民革湖北省委員會 “十一五”時期,我省農業發展經歷了重大自然災害和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的嚴峻考驗,取得了很大成績,糧食連續五年增產,農民收入突破五千元。“十二五”時期,是中國發展現代農業繼往開來......
民進湖北省委員會 在《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兩個重要文件的指導下,我省中職教育規模不斷擴大,2008年全省招生49.1萬人,已超過普通高中招......
周歆昕委員 食品藥品安全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著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當前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農村市場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與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 (一)......
民進湖北省委員會 2006年以來,我省各鄉鎮農業四站(農技站、畜牧獸醫站、水產站、農機站)作為鄉鎮的主要事業單位,全部參與了以“兩轉一退”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改革,各鄉鎮農技推廣機構都轉變了單位性質、轉變......
九三學社湖北省委員會 沒有新型農民,就不可能有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任務。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首先必須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這已被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發展的......
民盟湖北省委員會 《農村土地承包法》的頒布實施,賦予了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中共十七大再次明確指出,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2007年始發于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導致了全球性的就業危機。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2008年下半年開始顯著呈現,由于湖北地處中部,出口在經濟中的比重比沿海東部地區......
民進湖北省委員會 一般認為,高層次人才在人才結構中居于頂端的位置,專指那些擁有淵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技能,處于各專業的前沿,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力,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和文化領域......
民進湖北省委員會 一、我省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的特點 1、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的形式多樣化。目前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主要有四種形式:一是流轉經營權,規模經營的土地中來自農戶轉讓的占30%;二是大面......
民革湖北省委員會 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形勢日趨嚴峻。為此,政府出臺了多項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日益增多。根據《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公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應屆大學......
臺盟湖北省委員會 高技能人才作為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知識創新、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不斷加速的時代背景下,其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湖北省《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到“十一五”期......
民進湖北省委員會 最近,我們對我省農村宅基地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從調查了解的情況看,一些地區在農村宅基地管理上能夠積極宣傳和認真貫徹國家土地管理法規政策,依法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堅持節約、集......
農工民主黨湖北省委員會 中小企業是經濟增長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也是吸納新增就業的主渠道之一。在當前國際金融領域風險猶存,發達國家實體經濟回升困難、失業率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大力推進全民創業,加快發展中小......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科技成果能否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能否產生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所以,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也是近年來......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集體土地被征用,由此產生大批失地農民,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后,成為就業無崗位、收入無來源、保障無著落的“三無”人員......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目前,我省已逐步建立起日益完善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老有所養,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起步較晚,一直在困境中徘徊。我們從最近對鄂州市的農保工作調研中發現,當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農工民主黨湖北省委員會 目前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平均僅為20%,實現產業化不足5%,專利技術交易率只有5%,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盡管我國高校每年有近萬項科研成果通過鑒定,其中有30%以上的成果為國際首創......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大力發展村鎮銀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從外部環境看,國家鼓勵大力發展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從試點村鎮銀行探索取得的經驗和業績看,發展村鎮銀行大有可為。積極穩妥建設村鎮......
吳 堅 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保障困難群眾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線,它主要包括城鄉低保、城鄉醫療救助、臨時救濟、社會互助等內容。加強社會救助工作,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困難群眾,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
傅中望 委員 湖北作為我國中部大省,歷史文化悠久,藝術根基深厚。早在上世紀80年代,武漢成為中國當代美術的重要發源地,藝術人才輩出。近年來,隨著省藝術館的開放以及武漢美術館的落成,更多的藝術創作成果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