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湖北省委員會 目前,流入中國的熱錢已經達到1.75萬億美元,幾乎與中國外匯儲備總額相當。顯然,受限于熱錢口徑的界定,以及熱錢進入渠道的隱蔽性,目前對其規模尚難作出準確統計。熱錢涌入的風險不可小視。......
農工黨湖北省委員會 建立武漢城市圈科教文衛資源共享機制,對于促進武漢城市圈建設,加快圈內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武漢城市圈內科教文衛資源情況可以用“資源豐富、亟待整合”八個字概括,不管是從人......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2007年12月7日,在京召開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宣布:武漢成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繼上海、天津、成渝后,武漢城市圈成為第4個國家綜合配......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隨著武漢城市圈建設的不斷深入推進,城市圈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武漢城市圈稅收發展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對城市圈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不斷增強。但由于現行稅制不完善,稅收分配機制不夠科學、合......
湖北省總工會 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派遣工在勞動力市場中產生并逐步發展。《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后,勞務派遣進入迅速發展的新階段,一些不規范的勞務派遣大量出現,形成了新的就業歧視,影響了勞動合同制度的全......
鄢烈文 委員 2008年,正值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的起步階段,我們經受了上半年宏觀經濟控制從緊和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機的巨大影響,2009年及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如何積極應對,化危機為機......
湖北省婦女聯合會 家政服務業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崛起的新興行業,目前產業雖小,卻與千家萬戶的生活息息相關,并且對于改善人民生活質量、促進就業再就業、轉移農村勞動力、加快城鎮化......
致公黨湖北省委員會 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建設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重大戰略決策的部署與展開,為把武漢建設成為區域金融中心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中國金融百年歷史上曾經......
付明星 委員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發展由速度、數量型向數量、質量、結構、效益并重型轉變,是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必然選擇,也是突破農業環境與資源約束瓶頸、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現......
民革湖北省委員會 推進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以豐富的生態資源為基礎、以深厚的文化底蘊為靈魂、以發達的旅游產業為引擎,推動鄂西地區資源整合、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對于統......
嚴羨蘭 委員 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關于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戰略部署。如何加快實施這一重大戰略?我認為,可以探索以振興湖北三峽庫區生態文化旅游為重點,全面推進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 一......
九三學社湖北省委員會 我省工業主導產業包括汽車、冶金、石化、機電和輕紡等支柱產業。其中汽車、鋼鐵、石化是三個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產業,因而形成了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模式。但總的看來,我省的經濟增長......
徐燕玲 委員 外貿出口是提高全省經濟外向度、拉動GDP增長、增加稅收、帶動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省高度重視外貿出口工作,大力實施“開放先導”戰略,不斷加大外貿出口工作力度,推進外貿結構調......
1月16日,政協委員王元山建議,選派優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為特派員,重點監督政府投資工程。 王元山說,政府投資工程是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投資較大、影響面廣、公益性強,但在建設過程中經常變......
何東英 委員 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隨著2006年1月1日起,全國統一取消農業稅,在中國延續二千多年的農業稅走入歷史的同時,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惠農......
臺盟湖北省委員會 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的行列。創新型國家建設,離不開技術創新和創業活動,也離不開風險投資的健康發展。風險投資是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孵化器”,是知識經濟的“發......
蘇征耀 委員 一、現狀與危害 我省地處長江中游,境內水系發達、河流縱橫、湖泊棋布。除長江、漢江外,全省有5km以上河流4228條;100畝以上的湖泊843個,總面積為2503平方公里;有大中小水庫58......
共青團湖北省委員會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作為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涉及千千萬萬個家庭,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通過建立良好的預警機制來防患于未然,對于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引導未成年人走好人生......
1月16日,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湖北省委副主委李坦建議,在首義廣場修建黃興戎裝騎馬銅像,迎接辛亥百年。 黃興是辛亥革命元勛,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后,他于10月28日騎馬抵達武昌,11月3日......
湖北省工商聯 當前,世界金融經濟危機擴散蔓延,沖擊我國,影響我省。 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是世界經濟增長減慢,外需收縮,我國產品出口下滑;二是企業投資意愿下降,投資后勁不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