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加快我省家政服務業發展的建議

2014-09-15 00:55:02  
字體大小:【


湖北省婦女聯合會

    家政服務業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崛起的新興行業,目前產業雖小,卻與千家萬戶的生活息息相關,并且對于改善人民生活質量、促進就業再就業、轉移農村勞動力、加快城鎮化建設、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都具有積極的作用。最近,省婦聯聯合有關部門對我省家政服務業發展狀況進行了調研,發現我省家政服務業的社會需求擴大與發展滯后的矛盾比較突出,必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規范管理,促進我省家政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使小產業發揮大作用。

    一、我省家政服務業發展現狀
    1、家政服務市場不斷擴大,服務需求和檔次不斷提升,但供需失衡現象較為突出。據對我省城市住戶的抽樣調查,有一成以上的住戶目前正在聘用家政服務員,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住戶表示需要聘請家政服務員。家政服務的內容由傳統的保潔、做飯、接送孩子、陪護老弱病殘、育嬰等家務勞動向電腦操作、家庭教育和財務管理等全能型方向發展。隨著經濟外向度的提高,對涉外型保姆的需求逐步增多。但各地普遍存在“保姆荒”現象,很多家政服務公司處于“等米下鍋”狀況,家政服務人員“供不應求”。

    2、家政服務公司發展較為迅速,但整體規模較小,規范化、市場化和專業化程度不高。我省家政服務企業呈現較快發展態勢,家政服務公司和家政從業人員的數量、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均有一定幅度增長。現有的家政服務從業機構只有省婦聯扶持的“花木蘭”家政服務公司和武漢市婦聯牽頭成立的武漢巾幗家政服務聯盟等規模稍大,被調查的家政企業平均年營業收入只有6.4萬元,資產總額3.75萬元,年利潤僅0.6萬元。超過六成的機構只從事簡單的中介服務,大量的是未進行工商、稅務、職介許可登記,而從事家政服務的非正規機構。整個市場無序競爭,秩序混亂。

    3、各級婦聯組織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全面推進家政服務業發展,但尚缺乏有效的政策和監管手段。從1998年開始,各級婦聯以幫助廣大城鎮下崗失業婦女創業和再就業為目的,實施“巾幗社區服務工程”,開展“巾幗家政服務行動”,在全省建立了相對穩定的巾幗家政服務中心108個、服務站266個、服務隊403個、服務點542個,成為家政服務市場上的中堅力量。從2004年開始,各級婦聯以轉移農村婦女富余勞動力為目的,與勞動部門聯合實施“萬名巾幗家政服務員培訓工程”。婦聯作為群團組織,沒有行業管理職能,培訓工作也未能享受補貼政策,開展家政服務工作只是基于家政服務業與婦女的天然聯系而主動介入,對家政服務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扶持家政服務機構和引導家政服務從業人員進行,缺乏約束力,對于規范市場、行業監管作用有限。

    4、家政服務業成為促進城鄉婦女創業就業的有效渠道,但從業人員普遍收入不高,權益保障缺失。由于家政服務行業門檻低,成為吸納技能單一、年齡偏大的下崗女工創業再就業和農村婦女富余勞動力的主渠道。在被調查的800名家政從業人員中,女性占86.3%,近半數人月收入在600元以下,絕大多數沒有與家政公司或雇主簽訂勞動合同,近半數沒有參加任何社會保險。一旦發生風險或意外,家政公司、雇主和從業人員三方就很容易產生矛盾和糾紛,權益很難得到有效保障。

    二、制約我省家政行業發展的障礙因素分析
    1、行業管理落后,導致家政市場呈無序狀態。目前,我省家政服務業沒有明確的政府主管部門,服務、扶持、監管乏力;尚未建立有利于規范管理、行業自律的協會組織或統一的聯盟組織,沒有統一規范的行規、統一的服務標準和明確的市場指導價格,行業自律意識淡薄,誠信度低,經營不規范乃至惡性競爭較為普遍,嚴重制約著企業規模化經營,致使企業難以做大做強。

    2、社會保障缺失,導致行業抗風險能力脆弱。家政服務業是風險較大的行業。風險主要表現在:家政服務員與雇主的身份安全風險、健康安全風險,家政服務的培訓質量風險,家政服務員職業行為中的過失所導致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法律風險,家政公司的連帶賠付風險等。由于政府缺乏對家政服務業規避風險的政策支持,商業保險公司不愿涉足,使得家政服務機構規避風險的渠道十分有限,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差。

    3、從業人員教育培訓滯后,導致行業整體素質低下。培訓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完備的提高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素質的教育培訓服務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表現在:我省尚未建立培訓服務體系,未被納入勞動部門技能培訓管理;尚未實行持證上崗和就業準入的約束;市場供不應求,許多家政服務員只需略作培訓甚至不培訓就直接上崗。教育培訓滯后,直接導致了從業人員素質和勞動技能的低下,進而影響到服務質量和層次的提高、服務領域的擴大,從而陷入低培訓、低質量、低收入的惡性循環。

    4、行業發展外部環境不優,導致家政市場供需失衡。家政服務業作為從傳統“保姆”發展起來的新行業,其職業化尚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加上收入低,從業經歷不被勞動部門認可為正式工齡,合法權益無法用《勞動法》保障和規范,不少人寧愿在家“吃低保”,也不愿從事家政工作。家政市場供給不足,供求失衡。

    三、加快我省家政服務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借鑒外省市的經驗,結合我省的實際,我們對加快我省家政服務業的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1、加強行業管理,促進家政服務業規范有序發展。一是建立家政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家政行業服務、協調、扶持和監管。針對目前政府管理職能缺失的問題,建議建立由省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經委、發改委、財政、商務、勞動和社會保障、工商、民政、宣傳、婦聯、工會等部門參加的家政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行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行業規劃和扶持政策,加強對家政市場的監管,引導行業規范有序發展。二是建立行業協會或統一聯盟組織,強化行業自律。行業協會參與制定行業標準、協調服務價格、監督服務質量、建立市場信息平臺,暢通供需渠道。三是實施準入制度。家政服務員持證上崗,家政公司建立行業準入制和準入標準。對家政公司、家政員、用戶三方的權益通過簽訂規范的合同予以約定。四是加強宣傳引導,逐步形成正確成熟的消費觀念。引導人們正確對待家政從業人員,尊重家政從業人員的勞動貢獻,逐漸形成正確成熟的消費觀念,創造全社會尊重、關心及支持家政服務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2、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家政服務人員技能和素質。一是建立家政服務崗位培訓體系。建議勞動部門將家政業崗位培訓作為獨立行業的崗位培訓納入其管理中。二是開展針對性和應用型培訓。三是開展多層次培訓。細分培訓市場,進行高、中、低多層次家政服務培訓,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復合型高級管家、涉外家政服務員培訓,以滿足不同檔次的市場需要。建議在一些職業學院有選擇性地增設家政服務專業,開展學歷教育,以進一步提高培訓的水平和質量。

    3、加強產業規劃引導,扶持家政服務企業做大做強。一是加強產業規劃引導。家政服務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發展前景的朝陽行業,建議各級政府加快制定家政服務業發展規劃并納入服務業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引導和推動家政服務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二是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建議制定相關支持鼓勵政策,包括鼓勵家政服務公司和中介機構納入誠信管理的政策,鼓勵從事家政服務業的就業補貼和保險費補貼政策,以及對家政服務崗位培訓的補貼政策。對納入誠信管理的家政中介機構和家政服務公司,給予一次性資金扶持,用于購買配置身份證鑒別設備,以及開通和使用信息系統網絡等費用。對納入誠信管理的家政中介機構和服務實體,成功推薦失業、農村勞動力的,政府出資購買中介服務成果。對家政服務公司從事家政服務業務所實現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形成的地方財力部分,除按規定享受有關商貿型、服務型企業稅費減免補貼政策外,三年內給予一定補貼。家政服務公司和中介機構的工作人員,給予就業和社會保險費補貼;家政服務公司吸納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給予就業和社會保險費補貼。對從業人員,參加家政服務員上崗、初級、中級或高級培訓且鑒定合格者,給予培訓費用補貼。對優質服務實行優質優價政策鼓勵。三是樹立行業典型,打造服務品牌。建議重點選擇木蘭花巾幗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等一批規模較大、管理較為規范的企業予以重點扶持,培育龍頭企業,帶動和促進全省家政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

    4、著力解決社會保障問題,穩定家政服務人員從業隊伍。一是制定有關靈活就業的政策法規。一方面從簽訂雇傭雙方規范合同入手,為就業者提供法律上的保護;另一方面建立“靈活就業”專項社會保險。二是倡導家政服務公司實行員工制管理。這種管理模式更有信譽保障,有利于保障家政服務人員和用戶家庭雙方的合法權益,提升行業服務水平。三是著力解決家政服務人員社會保障問題。建議政府擴大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補貼政策范圍,解除獲得補貼人員必須為持有下崗失業優惠證的身份限制,將所有家政從業人員納入靈活就業人員享受養老保險補貼范疇,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范疇,推動家政服務向職業化方向邁進。四是探索商業保險進入家政服務領域。五是完善現行低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