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有效防范新一輪熱錢涌入我省的對策

2014-09-15 00:55:05  
字體大小:【


民盟湖北省委員會

    目前,流入中國的熱錢已經達到1.75萬億美元,幾乎與中國外匯儲備總額相當。顯然,受限于熱錢口徑的界定,以及熱錢進入渠道的隱蔽性,目前對其規模尚難作出準確統計。熱錢涌入的風險不可小視。過多熱錢的進入將導致更多基礎貨幣被迫投放,加劇國內的流動性過剩;熱錢進入股市、樓市后,還會助推市場價格的非理性上漲,加大我國通貨膨脹的壓力和宏觀調控的難度。一旦熱錢大規模撤出,同樣會給我國經濟安全帶來風險。

    一、熱錢進入中國的主要路徑
    第一種途徑主要通過國際貿易。貨物貿易境內外貿企業既可以通過低報進口、高報出口的方式引入熱錢,又可以通過預收貨款或延遲付款等方式將資金截留在國內,還可以通過編制假合同來虛報貿易出口。目前,“買單出口”已經成為熱錢通過貿易渠道流入中國的重要方式,在國內已經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買單出口市場。外匯核銷單的申領失控與倒賣,造成了大量的虛假貿易以及相應的熱錢流入。其次是服務貿易。由于操作隱秘、手法簡單,不像貨物貿易形式那么繁瑣,通過服務貿易形式流入的熱錢也在大幅增加。比如有一筆熱錢要進入內地,通過CI設計、項目論證、課題轉包、委托費用等,其中的操作空間非常大,由于這種方式操作方便,也無法監控,因此雖然形式比較新,卻已成為熱錢流入的主要渠道之一。虛報出口數額、出口預收款和進口延期付款等一般的外貿形式,正是熱錢慣用的操作手段。

    第二種途徑主要通過資本項目下的FDI(外資投資)、證券投資、貿易信貸和貸款等。由于我國地方政府一直對FDI采取鼓勵與吸引政策,FDI的外匯既可在銀行開立現匯保留,也可通過銀行賣出。熱錢可以FDI名義流入提供便利,通過銀行兌換成人民幣之后,再借助某些方式投資于中國股市及樓市。

    第三種途徑主要通過購買具有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的海外金融機構未使用的投資額度,使之以正常的身份進入中國A股市場的合法渠道。

    第四種途徑主要通過收益項下的海外公司提供境內職工報酬以及經常項目轉移進入中國境內。其中包括“有條件捐贈”的名義流入。例如部分海外捐助提出的要求可能是,承諾給某地無償捐助3000萬元,但要求當地政府幫助境外機構從銀行再匯兌3000萬元。這種“有條件捐贈”的現象目前在武漢周邊地區、某些貧困地區比較多。

    第五種途徑主要通過外債形式進入。外商投資企業法規定了外資企業注冊資本占投資總額的最低比例,因此外債逐漸成為熱錢進入中國境內的便捷通道。目前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債主要有三個來源,即國外銀行提供的貸款、國外出口商以及國外企業和私人的貸款、在華外資銀行的貸款,其中第二項是最重要的外債來源。目前中國大陸對國際商業貸款的指標控制并不十分有效,對國內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債也沒有擔保限制,因此熱錢可以通過此種形式進入。

    第六種途徑主要通過境內機構或一些企業主動去海外融資。針對目前嚴厲的信貸緊縮,國內企業會感到很強的資金壓力,解決的辦法,比如放慢存貨的積累速度等。但通過各種方法從境外市場去籌措資金是解決的主要手段之一,企業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從海外把錢吸收進來,這就表現為大量熱錢的流入。

    第七種途徑主要通過地下錢莊的形式進入。其操作模式如下:先將美元打入地下錢莊的境外賬戶,地下錢莊再將等值人民幣扣除費用后,打入境外投資者的中國境內賬戶。地下錢莊的主要功能在于滿足一些通過合法渠道無法進出中國國境的需要。正是由于地下錢莊的“灰色”背景,使得一些國際著名機構在是否利用地下錢莊問題上持謹慎態度。

    二、有效防范新一輪熱錢涌入我省的對策
    1、為防止熱錢通過貿易渠道的流入,我省外管局應加強與海關的合作與數據共享以及數據有效監控,以更準確地識別虛假貿易,用公平價格來判斷是否存在轉移定價的情況。
    2、各地方政府和外管局應加強對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未分配利潤和對外負債的資金使用與流向的監管,防止熱錢通過FDI渠道流入中國資本市場。
    3、證券監管部門要對非居民投資我國證券市場施加外匯管制,規定其持有我國境內企業股票的限額,并限制其投資境內未公開上市的股票;控制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對境外投資者的開放程度,限制甚至禁止外國證券公司經營境內證券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規定境外投資者只能通過在岸或離岸海外投資基金,間接進入我國證券市場,并對外資或合資證券公司和投資基金加以限制。
    4、針對“熱錢”流入的不同渠道,各地方政府應協調聯動,采用不同方法,加強監管。外匯監管部門加強對沒有真實交易背景的貿易外匯收支管理,在便利多數守法合規企業經營的同時,重點加強對關注類企業或地區經常項目外匯收支的監管。針對“有條件捐贈”的現象,各地方政府與民政部門聯合監控制止以套利為目的捐贈款項。
    5、防止“熱錢”以各種形式混入經常項目流入流出。要加強國際收支統計分析和監測,對異常的外匯流入要跟蹤調查,對于危害較大的“熱錢”流入流出渠道及時采取措施。要加強和改進外債管理,鼓勵和引導境內機構更多地使用國內資金。
    6、省和各地房地產管理部門要對外商投資房地產的市場準入、開發經營以及境外機構和個人購買房產等領域進行明確規范,落實外資進入房地產市場的外匯管理政策,加強匯兌環節的監管等。
    7、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外管局聯合其他省市建立有效的地下錢莊動態監控體系,加強對跨境資金流動的監管。嚴格審查與監管提供類似地下錢莊服務的商業銀行;定期組織開展外匯資金流入與結匯檢查發現的涉嫌違規線索和異常資金線索。
    8、打擊“熱錢”需要多方面部門的政策協調,我省建設主管部門、內外貿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等相關部門要配合有關金融監管部門,協調自己部門的政策,實現政策統一、步調統一,不給“熱錢”留下投機的空隙。
    9、采用適當的手段,加強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協同。一是利用稅收措施抑制“熱錢”的侵入。可以開征某些特定稅收或懲罰性稅收來抑制“熱錢”的頻繁流動,還可以根據持有資產時間的長短,對資本利得征收所得稅,這樣也就更能抑制“熱錢”的猖獗侵入;二是通過財政和稅收手段,進一步拓寬對外投資渠道,引導資金有序流出。
    10、加強國際協調,防范“熱錢”沖擊。我省在充分了解國際經濟政策協調、國際市場游戲規則制定的基礎上,加強與國際有關金融組織的信息往來,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利益。在一個金融機構擁有更大經營空間、金融監管更加嚴密有效的市場上,“熱錢”的破壞性作用才會被減至最低,國際資本流動促進經濟貿易發展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