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縣政協主席 尹熙祥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抽象的口號,不是標簽,它既是個理論問題,更是個實踐問題,其目的是為了推動工作、促進發展。按照市委、縣委提出的“思想大解放、促進大發展”討論原則、討論重點和方法步......
枝江市政協主席 陳燕 做好群眾工作,是新形勢、新任務對人民政協工作的新要求。去年底,新一屆枝江市政協換屆成立以來,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全國、省和宜昌市政協關于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履職......
政協咸寧市委員會 近幾年來,咸寧市政協努力探索創新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的方法途徑,激發了各界委員的履職熱情,增強了政協工作的活力,提高了履行職能的實效。 一、建立機制,激勵委員履職 我們堅持用制度規范委員......
政協武漢市委員會 政協文化是人民政協大家庭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是凝聚委員意志、激發委員活力、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的精神力量,也是推進人民政協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幾年來,武漢市政協認真貫徹落實黨......
政協黃石市委員會 作為新興的旅游形式,工業遺址旅游有著廣闊的發展遠景,被譽為“朝陽中的朝陽”產業。黃石市因礦產豐富,地理位置優越,是我國中部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和港口城市。其礦冶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
政協隨州市委員會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加強學習培訓,建設高素質政協委員隊伍,是適應新形勢發展、提升履職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換屆后,我們針對新委員多的實際,高度重視委員的學習培訓工作,加強領導,......
政協黃石市委員會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指出,“政協委員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主體”。這是執政黨對政協委員與政協組織履行職能之間的關系所作出的一個重要論斷,這一論斷清楚地表明了政協委員在......
政協十堰市委員會 界別是人民政協區別于其他政治組織的顯著特征,是人民政協發揮職能作用的重要社會資源,是委員履行職責的重要平臺。以界別為抓手,充分發揮委員代表作用,有利于人民政協發揮優勢、彰顯特色,對推......
民進湖北省委員會 一、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現狀與特點 1、創新隊伍日益龐大,結構不斷優化。“十一五”以來,我省全面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制定了《關于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的若干意......
政協襄陽市委員會 今年換屆后,445名政協委員組成了新一屆市政協。為激發全體委員的履職熱情、創造政協工作新業績,市政協認真組織開展了“獻良策、獻力量、說實話、做實事”(以下簡稱“雙獻雙實”)主題實踐活......
民進湖北省委員會 生產性服務業是直接或間接為生產活動提供中間服務的行業,是現代產業競爭力的基本源泉。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生產性服務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第一、二產業,尤其是工業的競......
政協宜昌市委員會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是政協履行職能的基礎。宜昌市政協以創新工作機制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調動委員協商議政和民主監督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提升了政協委員的履職能力。今年......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循環經濟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模式。武陵地區循環經濟的發展不僅有利于生態的有效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而且有利于產業結......
沙洋縣政協充分發揮聯系廣泛、協調關系、建言獻策、匯聚力量的獨特優勢,堅持以圍繞中心、凝聚人心、維護核心為己任,團結和帶領全縣各級政協組織和委員,全力投身沙洋經濟建設主戰場。 圍繞縣委中心主動謀事。“參政......
農工黨湖北省委員會 當今社會,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推動社會變革的動力源。《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提出了大旅游和綜合性產業概念,強調要以信息化為主要......
農工黨湖北省委員會 2005年8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湖北時提出,要加快把湖北建設成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2011年6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湖北時,再次要求湖北加快構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
九三學社湖北省委員會 快遞業屬于物流生產性服務業,即第三產業,快遞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國家郵政局公布2010全國快遞業務收入574.6億元,快遞業務量達到23.4億件,我國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后第三個快......
段緒慧委員 武陵山區是國家和湖北省高度重視的集中連片貧困地區,2009年,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提出“協調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鄰地區成立“武陵山經濟協......
湖北省工商聯 隨著湖北經濟的健康發展,湖北的民營經濟也達到了發展的新高峰。經核算,2011年上半年全省民營經濟共實現增加值4484.85 億元(現價,下同),占GDP的比重為52.3%,同比增加113......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襄陽以其獨特優越的區位交通優勢和經濟基礎,被列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十一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襄陽的發展,為襄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大量政策及項目支撐,為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