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黃石市委員會
作為新興的旅游形式,工業遺址旅游有著廣闊的發展遠景,被譽為“朝陽中的朝陽”產業。黃石市因礦產豐富,地理位置優越,是我國中部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和港口城市。其礦冶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青銅故里、鋼鐵搖籃、水泥故鄉”,擁有豐富的工業資源,悠久的工業歷史。當前黃石,正在推進工業遺產片區(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漢冶萍鐵廠礦舊址、華新水泥廠舊址、大冶鐵礦東露天采場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特別是華新水泥廠舊址歷經百年的工業發展,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科技、審美價值,印證和承載了黃石工業發展變遷脈絡,具有不可取代的歷史價值,具有很高的旅游開發潛力。
如何協調好華新水泥廠舊址開發利用和城市建設的關系,實現工業遺產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工業舊址與旅游產業發展的完美結合、黃石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讓華新水泥廠舊址這一寶貴近代工業文化遺產的生命得以延續,對于黃石建設文化強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華新水泥廠發展歷程和工業遺產現狀
華新水泥廠是我國近代最早開辦的水泥廠,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它與當年的唐山洋灰公司、青島青州水泥廠同為中國最早的三家水泥廠,是中國水泥工業的鼻祖,被譽為“遠東第一”。從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開辦臺子灣水泥廠起,到湖北水泥廠、華新水泥廠,黃石的水泥工業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歷程,從最初引進的“機立窖”生產線,到1946年從美國引進兩座當時最為先進的“懸窖”,即“濕法生產線”,到如今更為先進的“干法生產線”,華新水泥廠不僅是黃石水泥工業發展史,也見證了中國水泥工業發展史。
隨著現代水泥工業的發展,華新水泥廠老廠已于2008年停產,現存有較完整的創建時期窯墩、辦公樓等設施。舊址有保存完好的濕法水泥窯3臺,其中1、2號窯始建于1946年;3號窯是上世紀70年代修建,被國家列為水泥工業的定型設備,并命名為“華新窯”,代表我國水泥行業當時的先進水平。老廠舊址遺留的廠房、生產設備、工藝流程等,在全國也不多見,是黃石一筆豐厚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中國水泥工業的歷史和靈魂。
2008年,湖北省文物專家對華新水泥廠舊址進行了考察,認為它整體保存最完整,保存規模最大(200畝)、現存時代最早,見證了中國民族工業從萌芽、發展到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是重要的工業遺產,應積極開展保護工作,并將其列入文物保護范圍,認證為湖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發現,并于同年申報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省文物局批準成立“中國水泥博物院館”,中國建筑設計院編制完成了華新水泥廠舊址文物保護規劃(初稿)。2011年黃石啟動以華新水泥廠舊址為中心的黃石工業遺產片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為黃石工業遺產旅游發展,開創資源城市轉型新局面提供了堅實基礎。
二、以華新水泥廠舊址為中心發展工業遺址旅游的優勢條件
工業遺址旅游是以工業遺產為核心的主題旅游活動,工業遺址旅游在國外開發較早,有許多成功和典型案例,國內只是近年來才受到旅游業界的關注。工業遺產旅游在我市得天獨厚,基礎條件相當好。當前,華新水泥廠舊址的保護與開發利用一直是黃石各界熱議的話題,社會比較關注。以華新水泥廠舊址為依托發展工業遺址旅游,有以下優勢條件:
(一)政策機遇優勢。黃石作為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國家出臺政策鼓勵支持發展生態環保項目,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而旅游業等“無煙產業”發展是我市大產業建設、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重要載體。以華新水泥廠舊址為代表的黃石工業遺產是黃石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前景看好。
(二)工業遺產優勢。舊址3條舊窯生產線、“燒成車間”、“制成車間”等代表性的生產和活動設施保存較好,歷經百余年形成濃郁的工業文化,工業遺產資源豐富吸引力強,為黃石開發工業遺產旅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基礎,能夠吸引旅游者對其歷史演進的觀摩。
(三)資源帶動優勢。啟動華新水泥博物館及相關景區的建設,能帶動黃石工業遺產旅游經濟,推動黃石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利用開發工作,是黃石創建國家優秀旅游城市的現實要求,能進一步增強黃石旅游中礦冶文化特色內涵,使黃石礦冶文化旅游品牌更響更亮。
三、華新水泥廠舊址發展工業旅游的策略選擇
目前,華新水泥廠舊址已經省文物局批準成立為“中國水泥博物館”,舊址得到保護和開發利用。但專家學者指出:事實上,任何一個地區能夠保持活力的博物館數量都是有限的,愿意參觀博物館的旅游者數量也是有限的。因此,設立博物館只是保護工業遺產的方法之一。要保護工業遺產,就必須根據工業遺產的性質,探索更為合理而廣泛的利用方式,如美術館、展覽館、社區文化中心等,也可以針對工業遺產建筑所特有的歷史底蘊、想象空間和文化內涵,使之成為激發創意靈感、吸引創意人才、集聚創意產業的文化產業園區,開展美術創作、產品研發設計、科學普及教育等,既體現工業遺產特色,又使公眾得到游憩、觀賞和娛樂。
國外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有主題博物館模式、工業遺址公園模式、公共休憩空間模式、購物旅游中心模式、工業博覽與商務旅游開發模式、出租轉讓定性使用模式和區域一體化治理模式等7種典型模式。工業旅游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具有典型近現代工業遺產的城市出現了少量的謹慎、零星和初步的發展,雖然工業遺產旅游在國內發展的時間不長,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處于探索起步階段,但已被各地政府所重視,紛紛出臺相關文件,都將發展工業遺產旅游作為保護工業建筑和城市文脈的最佳思路。現結合華新水泥廠舊址“中國水泥博物館”的籌建以及黃石工業遺產片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就以華新水泥石舊址為依托的工業遺產旅游進行初步分析和探討。
(一)科學規劃旅游項目。華新水泥廠舊址已經被確定建設為中國水泥博物館,相關規劃正在編制中。但一個占地200畝的舊址如僅僅是建設一個文物、標本和陳列展覽室,主題單一的教育設施,今后是難以吸引旅客參觀和觀光的。必須在展示與工業遺產資源相關的服務項目過程中,為參觀者提供高質量的旅游產品,營造一個開放、富有創意和活力的旅游氛圍。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統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要綜合華新水泥廠舊址旅游資源,制定整體規劃,把工業遺址旅游納入地方旅游的整體規劃中,在編制華新水泥廠舊址規劃中,既要注重教育宣傳,同時也要努力創造和設計出既屬于現在和未來、同時也記錄和體現過去工業成就的空間形態,在傳統中融入新的形式和功能,使工業遺址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在規劃博物館時,充分考慮工業遺產旅游特點,打造具有獨特的觀光、休閑功能的新的文化旅游方式,形成工業遺產利用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工業遺產的保護性建設。當前,華新水泥廠舊址已經得到保護,但其環周邊地段的保護工作一直沒有列入到議事日程。由于舊址位于市中心黃金地段,其周邊房地產商業開發迅速,影響到舊址的下一步的保護開發建設。目前各地對遺址的保護力度相當重視,保護力度相當大。如大同,從2008年投資20億元,全面啟動了“云岡石窟周邊環境治理工程”,將4.8平方公里區域的對古城風貌造成嚴重破壞的多層建筑全部列入拆除范圍,盡最大可能恢復古城的基本格局,使古城外部環境煥然一新。在保護遺址的問題上黃石可以學習和借鑒,華新水泥廠舊址的利用開發工作應立足于構建“大建設、大文化”的原則進行建設。
(三)突出舊址主題特色。工業遺址不同于文化遺產,關鍵在于突出其鮮明主題。只有充分認識和挖掘華新水泥廠舊址旅游資源的價值和內涵,才能開發出有特色的旅游產品。除按一般形式建展覽館外,華新工業文化的發掘,可將城市人文特征與原有的生產設施聯系起來,形成一種特有的工業文化展示,原有的儲藏罐、傳輸帶、生產廠房、運輸車等都可以成為拓展音樂表演道具、酒吧廊、生態餐廳、創意園、工業文化展示廳以及現代藝術展覽館等,變成市場上叫座又叫好的旅游商品,形成黃石工業文化記憶庫、展示廳和集散地。
(四)導入旅游參與理念。博物館的實質是參觀者對事物的一次體驗認知活動,而新鮮感、親切感和滿足感是體驗旅游關鍵所在,兩者能夠統一、協調。因此,在華新舊水泥廠舊址開發設計中,應該樹立體驗旅游觀念,注重參觀者的體驗過程,為參觀者營造一次獨特而有趣的工業旅游經歷,使其在整個游覽過程中獲得感官和精神上的滿足,如可以開展體驗燒制和生產水泥的項目,在此基礎上,可增設時尚的休閑娛樂項目,充分展現水泥生產的獨特魅力,滿足現代人們對舊事物的懷舊和獵奇心理,增強工業遺址的吸引力。
(五)營造真實體驗環境。華新水泥廠舊址是黃石近現代工業的一個縮影、現代人體驗工業發展史的寶庫,利用工業遺址也應當遵循文物“修舊如舊”的開發原則,最大限度的保存標志性舊址、舊跡,保持其原真狀態,要收集和記錄歷史文物、故事、事件等無形工業文化遺產,最大限度地增強工業發展歷史的真實感和完整感。如除保留具有原貌特征的廠房、開辟能夠展示工業文明、工業時代的博物館、紀念館等,還可以讓參觀者互動,在尊重工作歷史的前提下,將現代科技融入其中,可以開發一些聲、光、電等多種現代化高科技術、情景交融、身臨其境的體驗式的旅游項目,提高工業遺址游覽的品味。
(六)注入工業文化元素。文化元素的成功注入是解決工業遺址利用現存問題大門的智慧鑰匙。在華新舊址開發得用中,可突出企業文化,將本土企業的文化和科技含量融入到產品的設計當中,能夠使游客增加知識、加深體驗,提升娛樂,延長參觀者逗留和消費時間,同時創造較高的經濟價值。將“水泥工業遺產保護與文化創意產業開發”相結合,將博物館建設空間與文化創意產業空間合二為一,對3個窯、老浴室、俱樂部等具有重要歷史和文化價值的老建筑物、構筑物在“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改造,充分融入文化創意元素,在建筑體積和數量、尺度、色彩等方面與保留建筑相協調,集文化藝術、攝影師工作室、精品酒吧等多種創意產業于一體的項目集群,使華新舊址形成以博物展示、文化創意、工業旅游為特色的產業園區。
(七)發揮科普教育功能。較強的知識性和教育性是工業遺址博物館的另一個突出特點,這是其它許多旅游產品難以替代的。結合科教興國的濃厚氛圍和人們對科技知識的渴求,將華新水泥博物館進一步開發為教育性旅游產品,形成特色工業遺產游是一個重要課題。在項目設計上,可將現場演示、模型展示、動感體驗等方式有機結合起來,設計可以參與并在廢棄的工業設施中開展各種活動的游戲故事,通過故事了解建筑文化和工業生產知識,接受科普教育,充分挖掘揮華新水泥廠舊址的旅游功能,推動和發展黃石工業遺產旅游。
總之,黃石實施“三大戰略”、“強化四大功能、打造五大名城、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促進資源節約型經濟轉型是現階段的重要戰略任務。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借黃石工業遺產片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東風,大力發展以華新水泥廠舊址依托的工業遺產旅游,將為黃石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