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湖北省委員會
當今社會,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推動社會變革的動力源。《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提出了大旅游和綜合性產業概念,強調要以信息化為主要途徑,提高旅游服務效率,全面提升旅游企業、景區和重點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水平。可見,旅游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大別山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是享譽全國的革命根據地,曾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要貢獻,但至今仍然是一個集老區、山區、貧困地區和傳統農業地區于一身的經濟欠發達地區。目前,我省正圍繞“紅色大別山、發展大別山、綠色大別山、富裕大別山”的總體目標,建立湖北“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這對于探索湖北大別山試驗區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以信息化為標志的網絡化、數字化管理手段,是湖北大別山試驗區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建立旅游管理電子政府的第一要務。有鑒于此,我們從湖北大別山試驗區旅游信息化發展的現狀出發,梳理了大別山旅游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對策建議。
一、湖北大別山試驗區旅游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在大別山旅游信息化建設上,安徽己遠遠走在湖北、河南的前面。我省大別山試驗區在旅游信息化建設中存在以下問題:
1、對旅游信息化的意義認識不到位。有的干部認為,旅游信息化不外乎就是電腦打字、計算機上網報數據、傳資料,甚至就是趕“潮流”。由于對旅游信息化認識不到位,不能領會“旅游業既是信息密集型產業,又是信息依賴型產業”的真正內涵,嚴重影響了旅游信息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2、旅游信息化應用程度不高。湖北大別山試驗區旅游信息化應用水平普遍較低,大多數旅游行政部門及旅游企業信息服務能力很差,旅游網站建設滯后,旅游呼叫系統建設落伍,旅游數字化管理缺失,完全不能滿足旅游需求。
3、旅游信息化管理手段滯后。湖北大別山試驗區旅游企業普遍規模較小,信息化管理尚處于初始階段。大多數旅行社管理體制落后,沒有應用信息管理系統和業務管理系統,更談不上與外部同行實現網絡對接;星級酒店信息化應用程度普遍不高,多數酒店仍沿用傳統的內部管理方式,根本談不上網上預定和網上銷售。這種狀況最終導致資源無法共享、規模效應無法體現等諸多弊端,致使旅游信息不暢、旅游產業難以發展。
4、旅游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湖北大別山試驗區旅游信息化建設資金均未列入地方財政預算,資金來源缺乏,投入嚴重不足,絕大多數縣、市缺乏硬件設施和服務器配置,僅有的信息化設備停留于低檔的電腦管理,沒有相應的旅游信息咨詢中心、多媒體信息查詢系統以及自動語音解說系統等配套設備。
5、旅游信息化人才缺乏。湖北大別山試驗區信息化專門人才,特別是旅游軟件開發、網絡管理和網絡營銷人才短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更是奇缺,加之試驗區旅游信息化培訓機制尚未形成,大多數旅游企業沒有專職的信息管理人員,致使旅游信息化建設工作很難有效開展。
二、加強湖北大別山試驗區旅游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按照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確立的“統籌規劃、國家主導、統一標準、聯合建設、互通有無、信息共享”的方針,我們認為,加強湖北大別山試驗區旅游信息化建設,應采取以下具體對策:
1、建立主導機構,健全管理機制。建議在政府的領導下,各級旅游主管部門具體配合,成立“湖北大別山旅游信息化建設協調領導小組”、“湖北大別山旅游信息化建設研究會”,同時明確相應部門,具體負責旅游信息化工作的規劃、組織、協調、研究、聯誼和實施等,逐步建立跨區域、跨行業資源的有效配置、共享和互動,引導各旅游企業、社會團體積極參與,加強與交通、通信部門的協同合作,并為旅游信息化建設提供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支持,積極創造良好的旅游信息化發展環境。
2、建立健全旅游信息采集機制。旅游信息資源是旅游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核心。實現湖北大別山試驗區旅游信息化,一是建立科學、合理、實用的旅游信息長效采集機制。二是制訂旅游信息采集的標準、辦法和制度,保證信息采集的質量和效率。三是制訂信息發布平臺,方便各景點景區、賓館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業主動、及時填報發布信息。四是制訂科學合理的旅游信息管理辦法,保證各景點景區、賓館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業信息能及時填報上傳。五是建立旅游信息員隊伍,實行定人定責的信息采集崗位考核制度,確保信息稿件采寫、報送、簽審和發布實現常態化。
3、建立多元的媒體聯動傳播機制。一是建立多元化的媒體傳播聯動機制,加強與中央以及地方各級各類媒體的合作,借力發力,實現湖北大別山試驗區旅游宣傳效率最大化。依托電視、廣播、網絡、報刊及戶外大型顯視屏等多元化媒體聯動發布平臺,實現試驗區旅游信息宣傳傳播的聚合效應、整體效應和放大效應。二是建立和完善旅游電子政務系統、旅游咨詢中心系統、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旅游電子地圖系統等重要旅游信息板塊,發揮旅游信息在旅游商務、旅游服務、旅游管理等工作中的應用作用、政策宣傳作用。三是提高旅游基層服務單位的信息化水平,幫助旅游景區、旅行社、旅游飯店等旅游企業用信息化帶動旅游產品開發,不斷開拓旅游產品市場,擴大旅游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
4、建立長效的網絡人才培養機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大力培育人才、引進人才、挖掘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配備具有旅游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專業人員,逐步建立起一支既懂旅游又懂信息技術的跨行業、復合型人才隊伍。通過繼續教育對現有人員進行強化培訓,使之掌握旅游信息化建設所要求的基本技術技能;通過擇優錄用方式選拔網絡技術人才。
5、建立實用的信息資源共享機制。一是建立大別山旅游信息數據中心,提供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在內的全面、準確、權威的旅游信息和資訊。二是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行旅游工作網上辦公,實現通知、文件、簡報等文檔的電子化,提高電子政務水平;同時不斷改進和完善電子商務功能,為游客提供旅游在線服務、網絡營銷、網絡預訂和網上支付等一站式服務,同時積極推進12301旅游呼叫中心特服號碼與各地信息中心對接。
6、建立全方位的網絡營銷推廣機制。一是做好景區景點的智能化管理和網絡營銷工作。3A級以上景區景點對內要實現計算機售票、驗票、查詢、匯總、統計、報表等管理功能,對外要采用多媒體表現方式打造網上虛擬景區,同時充分利用門戶網站、論壇、SNS交互社區、微博等開展旅游網絡營銷推廣、產品預訂服務等工作。二是做好賓館酒店的智能化管理和網絡營銷工作。3星級以上的賓館酒店必須建立客房預定系統和餐飲信息化管理系統,在內部各業務環節上實現互聯互通,并與旅游管理部門、公安部門、消防部門以及其它涉及旅游的部門之間實現聯網。三是做好旅行社的智能化管理和網絡營銷工作。提升同行業間的外聯組團、散客服務、財務結算、游客接待等管理環節的網絡水平,完善網絡咨詢服務,方便個性化定制以及游客在旅途中的即時跟蹤查詢、意見反饋或投訴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