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一所小學引起了微信朋友圈乃至整個網絡的關注。12月8日,一篇名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開始刷爆朋友圈,作者是一名該校四年級學生的家長,她描述了孩子在學校廁所......
2016年11月23日,民建湖北省委會社會服務工作會議在武漢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民建全省社會服務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并表彰了一批在社會服務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荊州民建會員、湖北亞惠農業......
敢想敢干,人生從此不一樣瞿德勤出生于沙洋縣拾橋鎮東風村,是土生土長的沙洋人。1982年,高中剛畢業的他在荊門市第二釀酒廠參加工作,領取的第一份工資僅42.8元,工作第三年升職做了荊門市龍泉物資供銷公司的......
近日從中國散文學會獲悉,宜昌市夷陵區政協委員黃榮久的《寄君一座醉美官莊》榮獲第二屆“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賽金獎。第二屆“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賽是由由中華散文網、華夏博學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世界詩人......
王東林(中)在麥城村分發獻愛心物資現場王東林(右)正在麥城村分發物資湖北省當陽市第七屆政協委員、女能人王東林,積極參與精準扶貧,與麥城村貧困戶結對幫扶,奉獻愛心。11月3日上午,王東林夫婦將首批價值一萬......
湖北省鄂州市段店鎮盛田林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有這樣一位熱血青年,他中等身材,體魄健壯,舉止穩重,頭腦靈活。一提到他,村民自然就會和養豬聯系在一起,對他嘖嘖稱贊,他就是共產黨員、區政協委員、鄂州市段店鎮盛田......
昨日,從民建中央傳來喜訊:荊州市“十佳政協委員”、荊州市心理援助志愿者協會會長鄧培軍,榮獲民建全國社會服務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據了解,全省民建會員僅有14人獲此殊榮,荊州民建僅他一人。鄧培軍,民建荊州市委......
10月19日晚,央視7套《致富經》欄目播放了荊州區政協委員熊孝陵養殖黃粉蟲和青蛙創業致富的故事,其創業經歷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熊孝陵是彌市鎮人,荊州區五屆政協委員。2010年6月,她拿出所有積蓄,又借了一......
近日,2016湖北“最美一線職工”頒獎儀式暨“最美一線職工”荊楚行活動在武漢進行,廣水市政協委員、市郵政局投遞員沈寶棟被評為“湖北最美一線職工”。今年4月份以來,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總工會聯合開展了......
認識和熟悉徐時成同志的人,都對他有深刻的印象,他那種執著的追求、孜孜不倦的精神,熱愛生活的態度,平易近人的作風,關心下一代的事跡在當陽廣為傳頌。一、與青少年工作結下不解之緣徐老今年83歲,從18歲參加革......
9月13日,湖北省通山縣政協委員孟清正在黃沙大幕山寫生。9月13日,湖北省通山縣政協委員孟清正在黃沙大幕山寫生。連任通山縣第八、第九屆政協委員孟清,1969年出生,她從小癡迷畫畫,2001年以來,她足踏......
湖北省宜昌市政協委員林匯泉《人民日報》(2016年08月31日19版)我是1999年開始擔任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政協委員的,2007年又同時擔任宜昌市政協委員,激情燃燒著一路走過了將近20年。 我是......
《人民日報》2016年8月17號20版刊文集民意,我樂此不疲 湖北省宜城市政協委員楊明生我是2011年擔任湖北省宜城市政協委員的,2014年被聘為湖北省政協特邀信息員。近幾年來,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通山縣連任五屆政協委員譚崇展,30年前在一次事故中導致他雙目失明后,他克服了正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學習了中醫診斷學,經絡學,針灸學,推拿學等多門醫學課程,經殘聯及衛生部門考試,取得按摩主任醫師和職業醫師......
艱苦創業誠信經營 從大柳供銷社到鄖陽商場,楊新榮的青春年華在三尺柜臺上獻給了她所鐘愛的商業事業;從偏僻的小鎮到繁華的縣城,十余年的工作歷程,她早已習慣了計劃經濟下的四平八穩、按部就班的工作狀態。正當......
羅田縣三里畈鎮夏家鋪村是典型的高山貧困村、庫區村,境內擁有一座460萬方的水庫、一座近10萬方的仰天窩水庫。這個村7組熊家沖13戶房屋全部建在夏家鋪水庫溢洪道水位線以下,6月30日以來的持續大暴雨導致這......
回想起來,6月30日那晚,瓢潑的大雨讓每一名鄉鎮干部都難以入眠,想起羅田縣九資河鎮七里河村大山腳下的9個小組889名群眾,尤其是那些住在土坯房里的貧困群眾,雨水砸在窗戶上好似扎在我的心里,疼痛不安、心急......
7月1日,瓢潑的大雨在羅田上空不知疲倦的傾倒。435毫米的降水,945位鄉里鄉親,70戶還住在土坯房里,還有34戶五保低保家庭……一組組扎眼的數據,一股腦的堆在勝利鎮邊遠的瓦學村。鄉里鄉親現在過得如何?......
2011年,33歲的侯玉華被推選為黃石市十二屆政協委員,在她擔任政協委員的時間里,始終高度關注我市的教育和民生建設問題,并努力提高自己參政議政的意識和能力,提高作為政協委員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注定桃李于天......
紅安自古人杰地靈,鐘靈毓秀,這塊紅色的熱土涌現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中華兒女,走出了223名共和國將軍,革命戰爭年代,他們以自己的熱血和生命,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貢獻了畢生精力;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時期,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