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和熟悉徐時成同志的人,都對他有深刻的印象,他那種執著的追求、孜孜不倦的精神,熱愛生活的態度,平易近人的作風,關心下一代的事跡在當陽廣為傳頌。
一、與青少年工作結下不解之緣
徐老今年83歲,從18歲參加革命工作到退休,主要從事四項工作,即青年團工作、黨務工作、政府工作、政協工作,先后曾擔任團區委書記、團縣委組織部長、團縣委副書記,鄉黨委書記、公社黨委書記、區委書記、縣革委會副主任、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縣長,市(縣)政協主席等職務。他參加工作開始,組織上安排了他從事青年團工作,從此與青少年結下不解之緣。他回憶在任團縣委副書記工作時,認真學習共青團工作理論和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深感做青少年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他親自到當時的城關鎮(玉陽)第一小學辦少先隊工作試點,總結經驗,受到了上級團委的表揚。后來,隨著職務的變動,無論在哪一個領導崗位上,他都十分關注和支持青少年工作,并與青少年交朋友,為青少年辦實事解難事,受到社會各界好評,退休后他仍然關心愛護青少年,熱愛青少年工作,在關心下一代的行動中默默地奉獻著。
二、為籌建志愿者協會獻智出力
徐老參與了當陽市關心下一代志愿者協會從籌建到成立的全過程。至于當陽為什么要成立關心下一代志愿者協會?這要從全國師德楷模鄭琦老師說起。鄭琦是一位特別優秀的小學教師,他在廟前鎮井崗小學從任教到退休,一直做中國少年先鋒隊輔導員的工作,因成績突出,曾兩次光榮出席了全國少年先鋒隊代表大會,受到時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胡錦濤同志的接見并合影留念。鄭琦老師在職時是學校少先隊輔導員,退休后仍然為農村中小學生開展課外輔導活動,提供學習、娛樂場所。他還直接幫助失足、失學、貧困、殘疾青少年,為他們辦好事、實事。他長期無私奉獻,關愛貧困學生、關愛留守兒童,情系紅領巾事業,深受家長和人民群眾的愛戴。他矢志不渝,情系學生,拿出多年積蓄創辦“廟前鎮桐樹埡青少年校外輔導站”。2005年,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長劉云山帶領有關人員視察了“廟前鎮桐樹埡青少年校外輔導站”后,對鄭琦老師幾十年來關心教育下一代的事跡作出了高度贊揚和評價,并指示成立報告團到北京、山東、江蘇等地進行了巡回演講。從此每年慕名前來參觀學習的單位和個人越來越多,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也越來越多。鄭琦老師順勢擴大了輔導站的規模,成立了“鄭琦鄉村少年宮”。如何適應形勢的發展,進一步把全市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做好,這時鄭琦老師曾幾次親自登門找徐老,談情況,談打算。兩人商量提出應盡快建立“關心下一代志愿者協會”這樣的組織,把方方面面的老同志組織起來,形成關心下一代的整體合力。經請示有關領導同意,他們著手進行籌備。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具體領導下,于2014年6月18日成立了“當陽市關心下一代志愿者協會”。市委書記鄭廷貴到會授牌、作重要講話,宜昌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賈慶生到會祝賀、講話。大會通過了《當陽市關心下一代志愿者協會章程》,選舉了鄭琦任協會會長,徐老任名譽會長。鄭書記向徐老發聘請書,發表感言。
三、身體力行,講好中國故事
市關心下一代志愿者協會成立之后,徐老更是盡心盡力參與協會活動,為辦好協會出主意、獻良策。雖說是名譽會長,但是他有請必到,積極參加協會的會長辦公會和會員大會,提出協會領導班子要尊重黨委、政府的領導,注重宣傳,加強團結,做好和關工委相關部門的合作、募集資金、搞好志愿服務等工作的建議,得到了協會班子成員的一致贊同。
2015年春,市委組織部、市委老干部局、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組織的“五老”宣講團,“講好中國故事”活動啟動,徐老被聘為宣講成員,主講抗戰史,他欣然受命,不顧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戴上老花鏡,親自起草講稿,他注重聯系當陽人民深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殘害之苦,講述當陽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英勇殺敵的許多動人故事。2015年徐老共到10所學校,8個機關團體單位宣講了抗戰故事,聽眾達5萬人次。
2016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7周年,組織安排徐老講“黨史、國史”。今年3月1日,徐老參加了由市關工委在玉泉中學舉行的“兩史”(黨史、國史)學習教育宣講活動啟動儀式上,請徐老為全校600多名師生作了《學習黨史國史,不忘歷史,開創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為主題的宣講報告,成為當陽市首場宣講黨史、國史第一課。徐老在每一處所作的報告中,始終緊密結合當陽實際,著重講解了當陽黨組織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四個時期28年的戰斗歷程及英勇斗爭中涌現出的英雄人物的經典故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7年,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所取得的偉大成績,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改革開放以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告誡青少年要不忘歷史,珍惜現在,聽黨話,跟黨走。
( 當陽市政協辦公室 李棟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