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恩施州鶴峰縣鄔陽鄉高峰村,由該縣衛健與林業、農業部門聯合組織的4名中藥材技術專家正在田間地頭組織藥農開展八角蓮和球藥隔重樓的施肥和防凍工作,確保來年的藥材有一個好收成。
“在之前的院壩協商會上,藥農提出種植技術指導的需求,縣直部門就兌現了承諾,每到關鍵時期就會組織技術人員上門為我們提供中藥材種植技術指導。”高峰村黨支部書記田盛林連連稱贊。
回想起之前在該村召開的院壩協商會,田盛林記憶猶新。7月12日,鶴峰縣政協組織衛健、交通、林業、科經、農業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以及部分政協委員、村民代表,在該村三組村民王昌義的家門口召開了院壩協商會,大家圍繞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建設談問題、議點子、商對策。
這次院壩協商會緣起該縣政協委員、鄔陽鄉黨委副書記龍明在縣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提交的“關于創建鄔陽鄉高峰村千畝中藥材基地”提案。該提案作為重點提案,由縣政協主席覃長玉領辦。覃長玉曾多次率調研組到高峰村實地調研,提出通過院壩協商的方式,共商產業發展良策。
“7月12日下午2:30,縣政協將組織政府部門在三組村民王昌義的家門口開院壩會,幫大家想辦法發展中藥材,有意愿的都可以來參會加。”根據縣政協的安排,村委會告知了村民。
藥農們聽說這事后,紛紛趕來參會。
“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高峰村平均海拔達1500米,有得天獨厚的中藥材種植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理應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提案人龍明首先發言并介紹了情況,本村村民李書波于2021年回村投資百萬元創辦利錦醫藥有限公司,立志帶領鄉親致富。但苦于缺人才、缺技術,缺廠房、缺資金,企業一直以種植為主,沒有進行精深加工。
“沒想到這么多領導在我家門口開會,我認為種好中藥材的關鍵是要懂技術,標準化種植才能提高收益。”村民王昌義顯得格外興奮,帶頭發言。
“我種植中藥材20多年了。以前藥材都要去五峰縣牛莊鄉賣,路遠不說,價格還沒保障。現在村里有了公司,如果公司能搞紅火,可以解決銷售難題。”藥材種植戶向宗桂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接著發言。
“目前,高峰村及周邊五個村的中藥材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了5000畝,如果有項目支持建標準化廠房,實行精深加工,我有信心把企業辦好,帶領鄉親們致富。” 李書波信心滿滿。
大家圍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談想法。隨后,相關職能部門一一回應,紛紛表態,將根據職責分工不遺余力支持高峰村發展中藥材產業。
直到下午6點,一場近4個小時的院壩協商會接近尾聲,最終達成了共識:全力支持企業發展,通過科技興企、興農,并建立專業合作社,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實行統一流轉、統一規劃,連片種植、訂單回收,實現企業和藥農雙贏。
會議雖結束,履職仍繼續。院壩協商會后,鶴峰縣迅速將部門的承諾事項形成清單,并與部門溝通,明確了工作計劃、責任人和完成時限。
縣衛健、林業、農業部門聯合組織的技術服務隊已先后三次到高峰村開展技術指導,并編制培訓計劃,將利用培訓項目加大中藥材人才、技術培訓力度。
鶴峰縣職能部門組織技術專家深入藥材基地開展技術指導
縣農業農村局通過“減量增效、精準施肥”項目,為利錦醫藥有限公司解決了10萬元項目資金,采購了中藥材前處理設備,扶持企業大幅提高了藥材處理能力。目前,利錦醫藥有限公司已加工大黃30噸、白附子10噸,預計年底可新增加工藥材總計50噸。
縣科協支持資金5萬余元在中藥材示范基地制作安裝了中藥材基地科普標識牌,并且正在指導將高峰村中藥材示范基地建設成中藥材科普長廊。
……
一項項承諾擲地有聲,一件件實事落地開花!感受著院壩協商會帶來的變化,高峰村村支兩委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勁頭也越來越足。在鄔陽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連日來,村支兩委正在組織村民召開會議,共同商議組建專業合作社,實行土地統一流轉、統一規劃、連片種植。
“只要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致富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展望未來,田盛林語氣堅定,他說這是全村中藥材種植戶的共同心聲。
(恩施州政協 張麗麗 鶴峰縣政協 譚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