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荊州市荊州區城南街道辦事處收到區政府轉來的一篇社情民意信息,是區政協常委王思梅《關于郢都路東片區老舊小區改造的建議》。郢都路東片區老舊小區不是已納入今年改造計劃了嗎?我有些納悶。
6月2日,荊州區政協主席路明一行來到郢都路東片區老舊小區。路明主席笑著對王思梅委員說“這是你們委員工作室今年的第一篇社情民意信息,我們來看看”。剛進小區,居民們三五成群的圍攏上來。
“老舊小區改什么改,車仍然是開著進來倒著出去?!?/span>
“巴掌大的地方停車位都沒有一個?”
“小區房子失了火、誰生個病,消防車、救護車都進不來?!?/span>
“我們這里說是個小區,連棵樹都沒有,更談不上綠化。”
小區居民你一言我一語,說的我滿臉通紅。
居民口中的郢都路東片區老舊小區,是由荊州區原水利工程隊小區、江陵縣四湖管理段小區、荊州區農商銀行信合小區三個獨立院落組成。三個小區雖然彼此相鄰,但相互獨立,共有居民124戶298人。2022年,為減輕工作壓力,在沒有充分征求居民意見的情況下,我們上報了單個院落小區改造方案,已通過評審,馬上進入實施階段。
“可不可以拆除圍墻,讓三個小區互聯互通?”
“是否能拆除車棚、儲藏室等違章建筑,修建停車位?”
“是否可以將菜地改建成口袋公園?”
拆除三個小區圍墻、實施連片改造成為大家的共識。
但調整方案區政府會不會審批同意,增加的改造資金能不能落實,會不會影響工期?
功夫不負有心人。7月20日,優化后的改造方案審核通過。
老舊小區改造要從拆除違章建筑開始。7月24日,我們組織居民召開改造協商會。
“我反對!我們的儲藏室是單位同意我們建設的,當時花了我一個月的工資,拆可以,但要按房屋評估價值給補償?!?/span>
“車棚是1990年建設的,2008年城鄉規劃法正式實施,將我的車棚定為違章建筑,我不同意?!?/span>
“我也反對!我們農商銀行信合小區只有16戶居民,小區面積與另外兩個小區的面積一樣大,憑什么跟他們共享公共綠地?”
小區居民你一言我一語,協商會議不歡而散。
小區改造方案是居民提出來的,實施起來為什么又不同意了呢?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王思梅委員請到了江陵縣四湖管理段黨委委員黃發觀同志,和我們一起開展小區改造工作。
三分薄面,七份人情。黃發觀委員拉近了我們與居民間的距離。
“儲藏室和車棚按政策是違章建筑,不能補償!”
“補償必須有政策依據,不是錢多少的問題?!?/span>
“儲藏室和圍墻不拆除,停車位和口袋公園就不能修建,受影響的還不是我們?!?/span>
黃發觀委員也是小區居民,他跟居民說,“我先拆”。
8月9日,我們先期拆除了 8間儲藏室,剩下的12戶還是按兵不動,是在觀望還是在猶豫,我心里沒底。但與居民的言談中發現,居民們的心情順暢些了,情緒緩和些了,我做工作的底氣也足了。 8月12日10戶,8月20日17戶,8月24日20戶,隨著最后一間儲藏室墻體被推倒,“堵點”終于被打通。
有事好商量,居民的事同居民商量著辦,我深有體會。小區改造方案居民是否滿意?我們召開了第二次居民協商會。
“停車位能不能增加幾個?”
“口袋公園能不能增加幾張條椅?”
“充電樁太少了吧?”
“小區要增設門禁系統?!?/span>
“小區監控系統是不是跟公安監控系統聯網的啊?”
……
居民的要求就是小區改造目標,第二次協商會議讓老死不相往來的居民成為了真正的鄰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施工隊進場一個多星期了,但農商銀行信合小區的圍墻仍然沒有拆。拆除圍墻需要市農商銀行審批,發出的函卻遲遲沒有回音。
8月29日,路明主席與市區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到信合小區現場協商溝通,三個小區才正式連在一起。
小區施工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居民偶爾也打來幾個電話。
“下水道管小了,不能用80的,要用100的?!?/span>
“施工能不能快點,每天出行都不方便。”
“監控點位不合適,小區監控有盲區。”
“小區改造完成后,物業服務能不能跟上?”
小區居民提出的一個個建議,正在慢慢地變成現實??粗鵁峄鸪斓墓さ?,幸福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這幸福是政協委員送給我們的一份特殊的禮物。
(荊州市荊州區城南街道辦事處 趙蕭簫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