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三心”站長與他33年的水利情結

2014-09-21 11:19:51  
字體大小:【

——記宜昌市夷陵區鴉鵲嶺鎮水利站站長、夷陵區第三、四屆政協委員何廷兵


宜昌市夷陵區鴉鵲嶺鎮水利站站長、夷陵區第三、四屆政協委員何廷兵


    “該鎮水利事業的發展,他立下了汗馬功勞”。“先進單位固然重要,個人榮譽也不能過于推諉”。夷陵區水利局局長鄧新禮慷慨激昂,語重心長的這樣評價“他”。而這個“他”,就是多次把個人榮譽讓給單位,被人們譽為對同志有愛心、對工作有熱心、解決難題有耐心的宜昌市夷陵區鴉鵲嶺鎮水利站“三心”站長,夷陵區第三、第四屆政協委員何廷兵。


夢想成真管水利


    現年48歲的他,是夷陵區鴉鵲嶺鎮原郭畈村6組人,家有五姊妹他排行老幺。父親是當時的公社干部,常年不在家。在那個年份,固然家中有5個勞動力,但是,一年忙到頭仍欠集體一大筆口糧款。“我從那個時候開始,自認為很‘懂事’,懂得‘勤勞’二字的深刻含義。”何廷兵略帶傷感地回憶起往事,“我小時候住的是土坯房,屋后有一堵高土坎。有一天深夜突下大雨,山洪暴發。母親迅速起床拿著鐵鍬在陽溝里拼命排水,以免大水沖垮房子。我獨自蜷縮在被窩里看那從瓦縫里射進來的‘金鉤子’閃電,聽那撕心裂肺的炸雷聲音,害怕的要命。等我看到母親全身濕透拖著疲憊的身子走進屋時,我就暗暗發誓,長大后要立志治水。”
    “真是無巧不成書,夢想變成真。1979年我在鴉高畢業后,頂父職被分配到鴉鵲嶺區黃家沖水庫管理水利工程和農田灌溉工作。直到1987年鴉鵲嶺公社成立水利電力站,我一同轉入水利電力站。彈指一揮間,我在水利戰線整整工作了三十三年”。平時不善言談的何廷兵此時眉飛色舞,說話一串一串。


防汛抗旱成典范


    鴉鵲嶺鎮是宜昌市與江漢平原結合部,全鎮有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水庫27座、4條河流、5大支渠、堰塘3658口,基本形成了以東風渠輸水為后盾,小一型水庫為支撐,堰塘為依托的灌溉體系。但是,大部分水利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小修小補,缺乏抗御大型自然災害的能力。
    2010年,時任水利服務中心主任的何廷兵,大力弘揚負責、求是的水利人精神,帶領中心一班人搶抓國家骨干水源工程、防汛保安工程、小型水利脫險工程等良好機遇,積極爭取鎮委、鎮政府及區水利管理部門大力支持,先后數十次在市、區跑項目、找專家,拿計劃、制圖紙。當年,何廷兵帶領手下一班人,利用爭取到的6000多萬元資金,率先在全區啟動了加固東西泉、海云店、黃家沖三座小一型水庫堤壩的宏大工程。“人民的錢要用的對得起人民“,這是何廷兵的口頭禪也是他的座右銘。僅用兩年時間,3座小一型水庫堤壩加固工程就圓滿結束,上級在驗收時,被定為名符其實的優良工程。
    2004年至2011年,是世行貸款、歐盟贈款1100萬元的長江中下游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五期、七期、八期重點項目建設期。何廷兵同他的團隊無數次上下協調、無數次吃住在工地,終于完成了東西泉、金和、龍潭、新場、牧童等5個村坡改梯6800多畝、沉沙池4萬個、抗旱蓄水池300口、沼氣池310口,涉及村民1100戶。2011年,在湖北省召開的水保現場會上,10多名歐盟官員看了金和村柑桔、苗木試點林后,伸出大拇指連喊“OK“,該項目被省領導譽為“項目實在、效益明顯”的典范。


末級渠系成樣板


    鴉鵲嶺鎮是夷陵區產糧大鎮,現有水稻面積53000多畝。而高榜田居多的原石橋村(現梅店村)就有“旱不旱、石橋看”的說法,堰水引不下田,被老百姓戲稱為“吊起豬肉吃寡飯”。
    2004年,鴉鵲嶺鎮迎來了湖北省農村末級渠系項目示范工程機遇。國家配套資金600萬元,在全鎮試建“U”型槽式末級渠160公里。涉及云臺、五龍、黃金堂、梅店、田畈5個村。何廷兵走馬上任,主管云臺、黃金堂2個村共70公里。“新生事物談何容易啊”,何廷兵回憶說,“從測量、施工、放線、質量管理不知道說了多少話,不曉得跑了好多路。”開始部分農民思想不通,渠溝隨田彎曲,隨心所欲。通過反復算節約成本賬、損失賬、助農增收對比賬,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達到了“截彎取直、順彎延滑”、“按渠縱坡安裝”的自創“工作優先法”要求。70公里溝渠節約U型槽3000米,砂漿11立方米,混凝土91立方米,全鎮160公里末級渠系工程爭先學習、效仿,節約項目資金26.35萬元。
    2005年,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在梅店村視察末級渠時,給予了很高評價:為開展“三農”工作找到了前所未有的路徑,予于全省推廣。
    2006年,國家水利部一名副司長會同聯合國世行貸款組織西班牙等5個國家官員到云臺村檢查末級渠系時給予了充分肯定,經驗和作法在全國推廣。


三萬活動成標桿


    按照湖北省“萬名干部進萬村挖萬塘”活動統一部署,宜昌市“三萬”活動于2011年12月8日在鴉鵲嶺鎮梅店村舉行啟動儀式。時任湖北省政府副省長兼宜昌市委書記郭有明出席啟動儀式并同市、區、鎮、村干部群眾一起,迎著刺骨寒風在電站堰清淤、擴容、挑塘泥。何廷兵按照鎮委、鎮政府要求,逐村調查了“三萬”活動堰塘整治的數量,擬定該鎮梅黃路沿線的5個村為試點,從而帶動全鎮19個村整體推進。
    通過“把握要求早謀劃,明確目標早啟動,多級辦點搞示范”的辦法,認真執行“五統二分一確權”方案,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驗收時,全鎮完成挖塘478口,超額24口,占全區總數1200口的40%。爭取財政補助資金近500萬元,增加農田蓄水量50萬方,解決3000畝水田、桔園5000畝灌溉引水,使原來“公牛瘦、公堰漏”的現象變成了“下雨有人引水灌堰,放水有人下堰堵豆刂”。2012年3月,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楚天都市報、三峽日報、中國新聞網等新聞媒體先后采訪了區委書記劉洪福、區水利局田邦柱、鎮水利站何廷兵及當地村民等,并予以播出。區政府率先在鴉鵲嶺鎮金和村向堰塘承包戶發放了《水產權證》,到2012年6月止,全鎮發放《水產權證》3658個,達到應發證的100%,成為宜昌市“三萬”活動學習標桿。


履職盡責寫提案


    “人民選我當區政協委員,我沒認為是一種榮譽,而是當作一個學習的平臺,一種代民說話的責任”。何廷兵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近幾年來,他多次利用業余時間走訪選民,了解社情民意,認真擬寫提案8件,多數被認可或采納。
    《小一型水庫管理人員待遇問題急待解決》的提案上交第三屆政協會議時,引起領導高度重視,從區財政局解決全區11個水庫共13人每人每年2萬元的工資待遇,并擬認了13個固定崗位。鴉鵲嶺鎮曾崗處麻陽寺渡槽橫跨小鴉公路,橋墩立在公路正中間,三年內大貨車撞斷橋墩3次,渡槽3次被毀。2011年一次撞橋墩連橋帶車損失300多萬元。何廷兵隨即寫了《用水安全是曠世之舉》提案上交到區第四屆政協會議,區政府已把渡槽改建納入2012年小鴉公路重點項目落實在建。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鴉鵲嶺鎮水利站連續多年被區水利局評為先進單位,被宜昌市水利局評為水利系統先進單位榮譽稱號,何廷兵個人也被區水利局、鴉鵲嶺鎮評為先進個人。面對榮譽,他很淡然:“我是個最平凡的人,33年來,做了我應做的平凡事”。何廷兵說,他要用畢生精力永做平凡的“三心”人,以一個政協委員的要求永葆旺盛青春,永遠為他最愛的水利事業貢獻光和熱。

                            
                            (宜昌市夷陵區鴉鵲嶺鎮政協  黃定虎 趙保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