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風采

劉玉堂:學術參政相得益彰

2014-09-21 11:19:26  
字體大小:【

 

省政協委員、省社科院副院長劉玉堂


    近日,荊楚大地兩條消息振奮人心:第四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5月16日在隨州舉行和東湖文化產業示范區概念規劃出爐。省政協委員、省社科院副院長劉玉堂說,兩件事都和他有關。
    無論是作為楚文化的研究者,還是把楚文化推向國際的推動者,省政協委員劉玉堂近年來成果頗豐。

    一件提案提出“國家級大典”

    “加快隨州炎帝神農文化景區建設”,是劉玉堂當選本屆省政協委員的第一項提案。
    為什么有此提案?
    劉玉堂講出來由:有一年,他到湖南汩羅江參加屈原祭祀,萬人空巷。解說員說,湖北生有兩位偉人:一是神農炎帝,一是屈原,卻都死在湖南。但“生不如死”,這兩人現在都成了湖南旅游的名片。
    作為楚文化學者,劉玉堂聽后頗受震動,暗發誓要讓名人不僅在外省“死的光榮”,更要在湖北“生的偉大”。
    隨后,他又提出以省委、省政府名義舉辦“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2009年被采納。后又呼吁,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應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級大典”。
    日前,炎帝神農文化景區已登上百度百科,成為隨州響當當的名片。

    從“中國文谷”到東湖文化產業示范區

    劉玉堂始終堅持學以致用。
    作為省政協委員,以及省委、省政府智囊團重要成員,他力求將楚文化研究造福社會,促進湖北發展。
    他首提“中國文谷”的概念,認為文谷代表一個地區的文化實力,湖北應當光谷、文谷兩翼齊飛;提出“重振河山”旅游發展戰略,認為湖北應大力發展長江、漢江、清江和武當山、神農架、大別山旅游。
    2011年,劉玉堂擔任省政協提案質量和辦理質量綜合評估課題組組長。通過對省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以來3年間收到的2136件提案進行分析,提出提高政協提案質量和提案辦理質量的相關建議。

    最大心愿和三套叢書

    文質彬彬,待人謙和,政協委員劉玉堂在本職崗位上始終站在楚文化研究的前沿。
    陽春三月,我省又一輯楚文化研究叢書《世紀楚學》面世。
    談及這部360萬字、20多名作者耗神兩年完成的叢書,主編劉玉堂難掩興奮:“《世紀楚學》共12冊,是我省首次獲得的國家出版基金重大資助項目,全書盡顯國家意志、國家水平、國家規格,出版后將以國家名義贈送至世界各大圖書館。”
    這只是劉玉堂學術研究的一部分,他還參與了《中華文化通覽·湖北卷》、《湖北特色文化談叢》的主編工作。
    “向世界推介楚文化,是我的最大心愿。”劉玉堂坦言。
    窮盡30余年,他已發表著述超過300萬字,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主編、參與撰寫著作3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今年,由他主編的8卷本叢書《漢水文化史》即將完稿,填補漢水文化研究的空白。

                                                    (轉自《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