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第一人----記武漢市硚口區政協常委王建普
2014-09-21 11:19:14
王建普,河南鞏義人,硚口區第十一屆、十二屆政協常委,硚口區科協常委,民建硚口區副主委,武漢泰肯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武漢中機工程環保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現年43歲的王建普,出生在河南省鞏義市一個普通家庭。1986年,王建普以優異成績考入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工業管理工程系。1990年, 4年大學畢業,王建普背負著家人的希望,放棄了去國企工作的機會,選擇了許多人不理解的——去廣東打工。
提起剛剛去廣東打工的生活,王建普說:“說實話,當時以自己的專業及文憑找個事做并不是難事,但是想找到能發揮自己潛能,使自己得以發展的工作卻很難。”
王建普像眾多想到南方發展的大學畢業生一樣,起初過程顯得異常艱辛。他先后在沿海城市當過銷售員、做過廣告宣傳員等工作。
1998年,王建普從廣州剛起步的電子行業中看到商機。他經過三個月市場調研后,決定回到有過4年學習的武漢,并用8年打工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錢,創辦了武漢泰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經營電子產品為主。在王建普與公司員工的努力下,公司不到一年即創下純利潤過百萬。這樣的業績,對于一個剛剛成立不久的公司而言不僅是對創業者選擇方向的肯定,更是對創業者未來發展的一種激勵。但是,勤于思索、勇于探索的王建普卻將目光投向別處——一個新的、更大膽的設想在他心中形成。
瞄準市場借力母校 率先在國內開創水污染源在線監測
華中科技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之一。曾在此求學四年的王建普自然清楚母校在全國大學中的位置不是浪得虛名。如何利用母校資源,發展壯大自己的企業?這是王建普時常思考的問題之一。
回到武漢后,王建普經過幾次與母校老師接觸、交流,他意識到環保產業將是國家、地方政府支持的重點,環保類產品和技術在國內、特別是內陸才剛起步,發展的空間會更大。1999年,王建普決定將正蓬勃發展的公司轉行環保行業,更名為武漢泰肯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并招募一批國外留學歸來的博士后、科研院所進行產品研發人士。經過不到一個的研發,2000年,公司率先在國內開創環境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產品,經過實驗和試點運行情況,儀器各性能指標皆符合國家環保相關標準,且價格、運行成本僅國外產品的一半。
產品成功了!但將產品應用到實際,仍然需要更多的嘗試及整個系統的設計。“三年艱苦產品研發和調試生產,我將蓄積的資產全部拿了出來,包括房子、車都做了抵押。”談及剛進入環保產品的那幾年,王建普仍感慨頗多。
2003年,泰肯自主研發的“COD在線自動分析儀”通過國家環保部(原國家環保總局)的檢測認證,且在線監測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與集成皆成品化,使傳統的實驗室手工監測轉向實時、全自動監測,并保證數據有效上傳到辦公室電腦成為可能。同時,武漢泰肯環保以絕對的優勢成為湖北省認定的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商和運營商。
2004年,武漢泰肯環保承擔“十五水專項”項目,獲國家火炬級計劃項目證書,項目僅一年的時間便提前結題驗收,更成為當時科技項目的一段佳話。同年,泰肯自主研發的“多參數水質在線監測儀”獲得武漢市科技進步貳等獎。
有了成熟的產品,如何推向市場,并讓環保監管部門和企業認可成了擺在面前的難題。王建普大膽推出“免費試用”方法。在重點監管企業進行試點工程,由環保監管部門和企業進行免費試用。比如泰肯2003年在武漢百威啤酒有限公司承擔的企業污水處理站總排口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工程,直至現在仍然是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的優秀典范工程。很快大家就發現,以前采用現場采樣、實驗室人工監測所帶來的滯后性、人力物力的浪費、以及數據因時間延長失效的各種問題全部都解決了。
2006年,隨著國家對環境監測的重視和推動,武漢泰肯環保進入發展快車道。2010年,武漢泰肯環保完成生產、安裝企業在線監控系統近400套,運營客戶愈700余家,僅在武漢市運營客戶近200家,撐起武漢市在線監測系統的“半壁江山”。
民營企業家不忘委員責任 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促地方發展
憑借著企業優秀業績和對區域、社會的影響力,王建普加入硚口區政協,并擔任硚口區政協常委。在謀劃自己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他不忘作為一名政協委員的社會責任,在這個暢所欲言、集思廣益的團體中,他積極參政議政,廣泛發現、收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宜的解決方案,形成了許多高質量建議和提案,為硚口區經濟、社會發展,環境防護、生態修復建言獻策。
王建普在區政協第十二屆四次會議上,提出的《化工企業園搬遷后環境恢復的建議》提案,關注因規劃等搬遷的化工企業、工業園,在搬遷后對土壤、周圍水系、空氣等影響的修復問題,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改善和恢復措施,受到了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采納。
針對硚口區建筑工地越來越多的情況,王建普經過深入調研,提出了《關于拆遷后土壤的評估和修復》提案。針對目前建筑工地土壤保護提出了解決措施。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雖然公司經歷過轉行,歷經長達6年創業艱辛,與許多與公司同甘共苦的“老泰肯”員工分不開。“大家一起創業、一起共事,現在我們更要一起創富!”這是2011年年終總結會議上王建普對員工說的一番話。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他不斷學習其他企事業單位先進管理理念,早在五年前就開始實行的績效考核體系,對提高公司管理有效性,員工工作積極性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企業定期組織的每年至少兩次的全體旅游活動,王建普每次都帶領全家參與,增強了員工的團體凝聚力。
談及企業目前和未來的發展,王建普仍然有許多的設想。企業已發展十余年,技術產品已非常成熟,“發展創新仍然是公司發展的動力”他說,“敢想敢干,堅持信念,這就是我和我的公司的文化。”
王建普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時刻不忘對社會回報。做好環保事業這一公益事業外,他還積極參與到各種公益事業中。連續多年協助市政府清理金銀湖上泛濫的“水葫蘆”;被評為“愛心助學先進個人”;在汶川大地震等災害發生時,發動全公司同胞捐款捐物。(武漢市硚口區政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