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一身勤和智 敢叫黃土變成金----記丹江口市政協常委、丹江口市鳳源農牧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偉
2014-09-21 11:18:39

丹江口市政協常委、丹江口市鳳源農牧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偉
他,是一個優秀的政協委員,也是一個回報家鄉的孝子,更是一個青年創業的楷模,他依靠著自己的勤奮和智慧,從一個白手起家的打工仔變身為一個資產千萬的農民企業家,這就是丹江口市政協常委、丹江口市鳳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偉。
窮則思變
今年三十八歲的錢偉出生在丹江口市土關埡鎮一個普通的小山村,70年代中后期,當時的農村還是生產隊“大鍋飯“年代,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記憶中的童年,“那時候家里特別窮,我就去山上揀柴、井邊提水、洗刷碗筷……,經常就是上完學后幫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這對于一個不滿10歲的孩子來說,讓他過早懂得了生活的困難和艱辛。
當筆者問起他童年的夢想時,“雖然童年生活苦了點,我認為還算幸運,在現在看來這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不過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只是想通過努力賺錢能改善家里的生活現狀就滿足了。”童年的這些經歷也激發了今后立志創業的決心和信心,他從15歲時離開家鄉,開始外出打工,先后從事過餐飲、建筑、物資貿易、運輸、汽車(汽配)等多個行業,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艱辛之路。
宏圖大展
2004年,在外漂泊的他回到故鄉丹江口市,目睹家鄉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經過反復斟酌,決定在家創業,利用十幾年來積攢的資金、技術和豐富的管理經驗,2005年創建了屬于自己的丹江口市龍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錢偉在經營好自己房地產開發的同時,始終掩飾不住自己濃濃的鄉土情懷,一直尋找著幫助家鄉農民致富的農業投資項目。
在丹江口市成功引進南京雨潤集團3000萬只肉雞加工項目后,他發現,“我市家禽養殖業基礎相對薄弱,這個項目填補了丹江口市無禽產品加工企業空白,為家禽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正是看好了肉雞產業這一廣闊前景,為滿足本市廣大肉雞養殖戶對優質雞苗的需要,在經過充分研究市場后,錢偉于2007年3月份投資新建起目前丹江口市乃至鄂西北第一個集種雞養殖、雛雞孵化為一體的高標準專業養殖企業——丹江口市鳳源農牧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八萬套父母代肉種雞養殖孵化場。該項目總投資2600萬元,占地54000平方米,建成現代化標準種雞舍17幢16000平方米,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專業養殖大戶+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于2007年10月份投產,已于2008年5月出售第一批商品代雞苗,2008年全年共提供優質雞苗660萬余只,預計今年可望產出雞苗1200萬只,銷售收可達3500萬元,創利1500萬元。
飲水思源
自己富了不算富,要富就要一起富,錢偉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后,就一心想著家鄉的父老鄉親。在土關埡鎮四方山村,村民們提到錢偉常常引以為豪,“他真不忘本,這些年村里的道路、橋梁、校舍等修建都多虧了他的積極捐資”。錢偉除了支持家鄉,還幫助臨近的土臺鄉中學建校舍,并先后資助了6名貧困大學生。錢偉,以自己的行動向家鄉人民展示了愛心和對公益事業的熱衷。
在肉雞養殖方面,他多次聘請華中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及安排公司的技術人員為養殖戶講解養殖知識,并定期上門傳授養殖技術,以及與六和飼料集團簽訂合作協議,有效解決了養殖農戶購買雞苗及飼料、疫病防治、銷售等方面的問題。“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趕上了好時代、黨給了好政策,每一份成績都離不開生我養我的這片熱土地,離不開家鄉父老鄉親對我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他對自己所作所為是這樣解釋的,“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應該更多的履行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那么,就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回報社會、回報父老鄉親。”
勾畫藍圖
他按照“公司+基地+專業養殖大戶+農戶”的經營理念,旨在大力發展農戶養殖,幫助農民實現增收,鳳源農牧實業公司發展勢頭蒸蒸日上。在錢偉以及他自己公司的示范帶動下,丹江口市肉雞養殖業呈現出繁榮發展、生機勃勃的景象,全市新建雞舍總面積達20萬余平方米,新建種雞場4個,新建百萬只養雞小區2個,發展專業肉雞養殖戶273個,其中50萬只的4個,10萬只的7個,5萬只的8個,截止今年6月底已出欄肉雞620多萬只,現有存欄肉雞約230萬羽, 全部養殖戶人均純收入預計可增加650元。
“公司未來的發展計劃和目標是,用兩至三年的時間,力爭建成完整覆蓋區域市場的種雞繁育和技術推廣體系,立足本地,輻射全國,把公司打造成我省范圍內乃至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規模化、集約化的大型種雞養殖企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當筆者問起今后公司的發展前景時,他以一名新時代中國青年創業者的姿態展示著自己的勃勃雄心。
(丹江口市政協 曹棟梁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