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襄樊市襄陽區雙溝鎮有一位名震千里之外的名醫鄧惠英。她擅長治療風濕、類風濕、骨髓炎、骨結核等疾病。她用精湛的醫術,為來自河南、陜西、四川、湖南、內蒙古等地的患者,送上了歡樂,送上了幸福。她的名字傳遍襄陽大地,傳向四面八方。令人深深痛惜的是,這位倍受患者敬重和喜愛的好醫生,因積勞成疾,于1987年8月,告別了人生,告別了她摯愛的衛生事業。但令人欣慰的是,鄧惠英有一位優秀的傳人——她的兒子,襄樊市政協委員、襄樊普濟醫院院長李旭升。
李旭升天資聰慧,7歲時,母親就向他傳醫,15歲時已能單獨行醫,被鄧惠英稱作“一把快斧頭”。他在醫學院校畢業后,于1990年走進了襄樊鋼鐵廠職工醫院。因企業效益日漸滑坡,有一身本領的李旭升于1996年,在老家雙溝鎮開了一個普濟診所。在企業體制改革的滾滾浪潮中,他又買斷了襄樊鋼鐵廠職工醫院,在原職工醫院的門前,掛起了“襄樊市普濟醫院”的牌子,成了襄樊市第一家私立綜合醫院。
“母親的醫術和醫德。為我一生所景仰。我要永遠象她老人家那樣,盡心盡力為千千萬萬個患者服務,幫千千萬萬個患者解除痛苦。”采訪中,年方40的李旭升多次淚花閃閃,滿懷深情地對筆者講。
多年來,李旭升按照祖傳秘方和他在醫學院學到的知識,熱情周到地救治每一位前來投醫的風濕骨病患者。到今年3月底,他共接診10萬多人次,有骨質突出、風濕、類風濕關節炎、骨結核、骨髓炎、強直性脊柱炎等方面的患者,治愈率達85%以上。這些患者來自河南、湖南、四川、山東、廣東、上海、湖北等地。他的名字,也同他母親一樣,響遍襄樊大地,響遍大江南北。
1998年7月的一天,烈日高照,酷暑難當。這天的上午11點鐘,有位患者被一汗水淋淋的大漢背進了普濟醫院。這名患者叫張英,家住河南鄧州,當年48歲。張英因患類風濕,已癱瘓10年,她四處求醫,致使家里一貧如洗,病魔還是纏著不放。一次,他愛人在湖北的一個親戚家,知道了李旭升的大名,兩口子高興得一夜沒合眼。第二天,他們便早早乘車來到襄樊。
“李醫生,我的病你能治好嗎?”在敘述自己的病情后,面色臘黃的張英,眼巴巴地望著李旭升,期待著他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復。“張大姐,我能治好你的病!”在仔細觀察了患者的手關節和腿關節后,李旭升把握十足的給張英回了話。此時,張英急忙拉著李旭升的手,連連說:“謝謝,謝謝!”她多么渴望自己有一天能站起來啊!
在普濟醫院里,李旭升為張英貼膏藥,給她服丸藥,僅20多天的時間,患者就能自由行走了。“神醫啊,神醫!”在鄧州,張英逢人便這樣夸贊李旭升。
家住襄陽區程河鎮的張社香,患腰椎骨質增生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已有3年,生活不能自理,進了幾家大醫院,花了五千多元,羊皮是羊皮,舊靴是舊靴。絕望中,她拿起了農藥瓶。“媽呀,你不能死,你死了我們咋辦哪!媽,媽!”在兩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中,她放下了那要命的瓶子,一把摟住一雙兒女,淚水嘩嘩地直淌:“好乖乖,媽不死,媽不死,媽還要養活你們長大成人!”2000年3月的一天,她在丈夫的攙扶下,慕名來到了普濟醫院。李旭升只為她進行了二十多天的治療,就神奇般地使她康復,還了她生活上的自由。為此,她別出心裁請人在一條寬大的綢帶上,為李旭升寫了洋洋1000多字的感謝信。
2007年6月13日上午10時左右,一位頭發花白,身材瘦弱的老人,攙扶著22歲的兒子,艱難地走進普濟醫院李旭升的辦公室:“李大夫,救救我的兒子,他受了大罪,他身上受罪,我心里受罪呵!”剛落座,這位和兒子連心連肝的老父親,便央求李旭升。他的淚水,在臉上劃出了一道又一道晶瑩透亮的淚痕,滴滴噠噠地落在他那褪色的衣服上,那皺皮包裹的手背上。
這位老人叫李天宇,家住老河口市竹林橋鎮。他的兒子叫李長建。2006年8月,李長建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他胸痛、背痛、膝關節、踝關節、髖關節都腫得像發面饃,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完全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李天宇帶著他來回奔波在武漢、襄樊的四五家大醫院,花費了3萬多元,都無濟于事。“天哪!我們到底得罪了誰,咋遭這么大的孽!”李天宇時常望天長嘆。“兒子要是殘廢了,我們這個家可就垮了!”李長建的母親,也常為兒子徹夜不合眼。
2007年6月12日上午,李天宇在竹林橋街上,得知李旭升擅長治強直性脊柱炎的消息后,便“噔噔噔”快步如飛地回到家中。“咱們兒子有救了,有救了!”他拉著老伴的手,臉上笑的象開出了一朵朵小白花。第二天一大早,李天宇便領著長建來到了襄樊。
“李大哥,不要怕,我能把長建的病治好,保證他今后能一蹦八丈高,保證不影響他娶媳婦!”李旭升一面診斷病情,一面幽默地安撫這位身心疲憊的老人。
隨后,李旭升為長建的患處貼上了自己熬制的膏藥,讓他服下自己配制的中成藥。如此3個多月的治療,奇跡出現了:李長建的關節不腫了,胸不疼,背也不駝了;他行走自如,還能下地干活了!有一天,李長建伸胳膊踢腿叫爹媽看:“爹,媽,我有精神了!”爹喜媽喜,爹樂媽樂。“李長建的病好了!”這個消息迅速傳遍全村。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很兇險的疾病,致殘率很高。經過長期的摸索,李旭升找到了治愈的方法。自2007年初到目前,李旭升的普濟醫院,已接診了三十五位這樣的病人,其中已有11人痊愈,其余的患者都大大減輕了病痛。
李旭升有精湛的醫術,還有高尚的醫德。2007年,他和襄陽區政協聯手,開展了“送醫下鄉”活動,為襄陽區每個行政村免費治療兩名骨病患者。他先后義務接診280多名患者,免費送藥達1.2萬多元,目前這批患者大都康復。為表彰他的善舉,2007年底,襄樊市慈善總會為普濟醫院授予“慈善醫院”稱號。2008年元月31日,程河鎮程河村11組類風濕患者程志蘭將一面“送醫幫扶、醫德高尚”的錦旗贈送給李旭升,以表達她們夫妻對李旭升的敬意。2008年5月日,李旭升積極響應區政協組織的向革命老區峪山鎮“送醫下鄉”活動,在這次“送醫下鄉”活動中,他頭頂烈日,不辭勞苦地為患者診斷和治療,當天免費送藥達1.5萬元。
在行醫的同時,李旭升還不忘政協委員的使命。他經常深入基層,體察民情,了解民生,反映民意。2007年,他同別人一起,就新農村建設、合作醫療等,撰寫了四份政協提案,都受到了有關方面的重視。(轉自《襄樊市政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