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襄樊市襄陽區政協委員、市勞動模范、襄陽金農惠種畜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國文
科學養豬,帶領鄉親共同致富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陳國文在襄樊米公飯店當廚師,練了一手好手藝,后來自立門戶開起了賓館,當上了老板。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2004年,襄陽區龍王鎮黨委政府針對本地外出務工人員多、回歸創業欲望強的實際,開展了以“鄉情、親情、感情”為紐帶的大招商、大引資行動,陳國文便辭掉賓館老板職務,返回龍王鎮開始“回歸創業”。陳國文興建了占地50畝的養豬場,購買了110頭大約克母豬、4頭杜洛克公豬,走馬上任當上了“豬倌”。他眼光長遠、思路新穎、管理科學、服務周到:一是籌措資金,成立了金農惠種畜禽有限公司,領跑養殖業。二是多次邀請周邊村民到養豬場參觀考察,并對養豬農戶實行“包仔豬供給、包配方飼料供應、包防疫技術傳授、包商品豬回收”。三是邀請華中農業大學、河北威遠公司專家到龍王現場為5000多農戶養辦養豬技術培訓班。四是采取種母豬讓利50%的辦法,吸引更多農民參與養豬。通過一系列新舉措,陳國文逐步走上了科學養豬的致富之路。
在科學致富的同時,陳國文還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養豬經驗教授給鄉親們。養豬專業戶陳貴枝在養殖過程中遇到了許多難題,陳國文知道情況后后,迅速趕到她的養豬場,進行細致的分析、了解、測試。結合具體情況,陳國文向陳貴枝夫婦提出了“興建150模式,走生態養殖之路”的建議,隨后,陳貴枝夫婦重新選址,重新養殖,迅速走上生態養殖發展之路。在陳國文的幫帶下,湖沿村陳天忠的千頭養豬場、龍興村陳貴枝的生態養豬場等一批專業養豬場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
二次擴建,“養殖航母” 凸顯“聚能效應”
2007年,陳國文又租場地97畝,搞豬場二次擴建,建500模式標準豬舍4棟,建150模式標準豬舍3棟,建一個1.2萬頭養豬場,內設實驗室、化驗室、消毒室、電腦監控室。2007年10月中旬,省畜牧獸醫局局長萬衛東在陳國文養豬場視察,充分肯定了他帶富一方的做法,并鼓勵他向襄樊十強進軍。2008年春,他再次擴建規模,興建了150養殖模式14棟,年循環養豬可達2.2萬頭,成為當之無愧的“養殖航母”。同時,他帶動養殖大戶興建150養殖模式10棟,300養殖模式6棟,輻射養殖大戶6000多戶,年循環養豬15萬頭。如今,養豬業已成為龍王鎮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和農民快速致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今年“五一”,陳國文被評為襄樊市勞動模范。
參政議政,積極履行委員職責
2007年,陳國文被推選為襄陽區政協第三屆政協委員。他知道,政協委員是一個神圣的社會職務,既有權利,又有義務,既是榮譽,又是責任。做了政協委員后,陳國文帶領鄉親們養豬致富又增添了一份責任。因為,他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自己,更代表政協委員和政協組織。如今,養豬、養雞、養魚和特種養殖已成為龍王鎮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但不少農民由于缺乏必要的科技專業知識,面對新情況、新問題不知所措。陳國文作為一名養豬大戶,對科學養豬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積累了一些經驗。為了讓更多農民接受、運用新科技,少走彎路,陳國文積極配合鎮政府和農業部門,積極向上爭取政策和技術的扶持。今年4月份,襄樊正大和區直農口單位聯合在各鎮巡回辦班,培訓養殖技術人才,陳國文迅速向分管領導報告了這一訊息,并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除了積極參加市、區政協組織的各種活動以外,陳國文還在龍王鎮政協委員活動組的組織下,多次就培植農村骨干財源、通村公路建設、農村合作醫療、勞務輸出等群眾最關心的事情進行了深層次的調查研究,并向鎮政府主要領導提了建議。今年春天,龍王鎮遭受冰凍雪災,部分民房倒損。在對倒損民房戶統計過程中,一些群眾認為有人趁機托關系,找人情,存在不公平現象。為了消除群眾疑慮,真正把黨和政府的政策落實到位,陳國文向鎮政府提出了《杜絕人情指標,讓真正意義上的倒損戶得到資助》的建議,引起了鎮政府的重視。隨后,全鎮所有干部分赴所包村,再次對農村倒房戶進行了重新審定,最后確定85戶倒房戶得到救助,群眾對此十分滿意。其他像《明確責權利,提高通村公路兩旁植樹成活率》、《實現規模養殖,讓養豬業成為骨干財源》等6條建議,均被鎮政府采納并實施。
今年,陳國文被評為襄陽區優秀政協委員,在襄陽區首屆優秀政協委員事跡報告會上做精彩演講,他的典型事跡被收入《襄陽區政協委員風采錄》。
(襄樊市襄陽區政協 田靜 彭漢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