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醫療改革試點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暴露出諸多問題,根據對定點醫院和醫保患者的調查分析,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期盼醫療改革成功提高醫保基金抗風險能力。
一、現階段醫療改革的主要手段和成效
目前醫療改革的主要手段就是實行基藥制度,取消縣鄉兩級醫院基本藥品15%加成,禁止鄉鎮衛生院使用基本藥品以外的藥品,提高醫療服務價格,增加政府資金投入,加大醫保資金分攤份額,推行單病種結算模式,探索分級診療制度等。縱觀醫療改革成效,取得了一些成績,縣鄉兩級醫院醫療費高歌猛進的勢頭得到了緩解,醫療費用結構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藥品費主導變成了現在的檢查費和治療費主導,但老百姓的獲得感依然不強,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矛盾依然存在。
二、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1、改革的片面性:從國家層面看改革只提到縣鄉兩級醫院,只提到取消藥品15%加成和增加診療服務費,而過度檢查、過度治療和一次性醫用材料的大量使用未引起重視,也就是說50%以上的醫療費被忽視了。過去通過消毒處理后可反復使用的醫用材料都被拋棄了,取而代之的都是一次性醫用材料,一次性醫用材料不僅推高了醫療費用,而且污染環境和浪費資源,與我國建立節約型社會的初衷背道而馳,必須加以控制。
2、醫療資源配置嚴重失衡,分級診療制度難以推行:優秀醫生集中在三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水平差,缺乏受老百姓信任的醫生,分級診療制度難以推行。老百姓生病后無論大病小病都愛去三級醫院,既搶占了優質醫療資源加重看病難的問題,又推高了醫療費用加重看病貴的問題。
3、醫改還未進入深水區:目前醫改試點都在縣級醫院和鄉級醫院層面,未進入三級醫院。老百姓看病在鄉里在縣里不難不貴,看病難看病貴是在大醫院,是在三級醫院,而改革未觸及到這個層面,只有把三級醫院改革好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高檔藥品和高檔醫用材料都是在大醫院使用的,高額醫療費用也是在大醫院產生的,醫改如果不在大醫院進行而只是圍著小醫院轉是沒有出路的,因病致貧的是大病大醫院而不是小病小醫院。
4、藥品招標和醫用材料采購還不夠陽光透明: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只有把政府集中采購的藥品和醫院自行采購的醫用材料放在陽光下進行,才能擠出灰色水份,才能騰挪空間讓利于民和醫院集體。2016年12月24日中央電視節目《高回扣下的高藥價》,曝光了眾多大型醫院藥品中標價平均比市場價高出5倍和醫生收受藥品回扣占藥價35%左右的丑聞,矛頭直指省級藥品集中招標采購黑幕, 這不是個案,而是醫療市場普遍現象。醫用材料的濫用和灰色價,比藥品利潤還要高,。一個血管支架、一個人工關節所產生的灰色收入和利潤空間是用萬元計數的,相比藥品利潤而言更豐厚,藥品利潤引起了國家重視而醫用材料卻沒有。
5、基藥制度的缺陷:基藥制度取消了藥品15%加成,增加了診療服務費,其本質是此消彼長,總量變化不大,對控制醫藥費的增長作用不大,縣鄉醫院使用的都是中低檔藥品。藥品費用的增加不是15%加成造成的,而是藥品招投標灰色空間和使用環節回扣造成的,藥品15%加成造成的費用上長與醫藥領域灰色收入拉高的費用相比微不足道,如果不對三個環節同時發力改革是難見成效的。
6、防衛性診療拉高了醫療費用:醫務人員白衣天使的形象在患者心中逐漸淡化,醫患信任關系出現危機,醫院防衛性診療增加。患者總是懷疑醫生的決定是為了要拿回扣,信任危機導致醫生對患者采取防衛性診療,防衛性診療又拉高了醫療費用。
三、對醫療改革試點的建議
1、醫療改革需要綜合發力,保證制度的公平性。醫療費虛高不是醫院一個環節造成的,只改革醫院這個環節是不全面和不公平的,需要改革利益鏈條上的每個環節。任何行業和個人通過合法勞動獲得合法利潤都是合理的,不能用行政命令取消。
2、要引導患者合理醫療預期。醫生職責是治病救人,但不是所有病都能治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救的,病之所至該放手時就要放手,無謂治療和過度治療都是不理智的行為,社會不能助長這種任性行為。1/3的病是看不好的,1/3的病是不看也會好的,1/3的病是看了才會好的,我們要集中有限精力和財力治好那部分看了才會好的病。
3、擴大改革面,把所有公立醫院都納入改革對象,包括三級醫院。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要抓住關鍵少數這個牛鼻子,三級醫院示范好了,縣鄉兩級醫院就會跟著規范。縣鄉兩級醫院學習、提高、墮落都是在三級醫院學習得來的,三級醫院的模范引領作用不能被忽視。因病致貧的不是小病小醫院而是大病大醫院,醫改只解小醫院而不解大醫院是不公平的、不全面的,這種改小留大的辦法不是最科學的辦法。
4、基藥制度和醫用材料管理要同步進行。醫用材料的過度使用造成醫療資源的巨大浪費和環境污染,未富先奢的醫療理念對十三億人口的中國來說不是福音而是災難,是全民醫保難以承受之重,醫用材料的使用必須加以控制。過去做一個眼睛玻切手術幾千元就夠了,現在僅一個一次性玻切手術包就需八千元,連光纖都是一次性的。
5、建立規范的藥品招投標制度和醫用材料談判機制,加大醫療領域反腐力度。管好了藥品招投標和醫用材料談判就管好了醫藥費。要提高藥品招投標和醫用材料采購透明度,要允許醫院低于招投標價與廠家直接簽訂購買合同,要網上統一平臺公示藥品和醫用材料的出廠價格和招投標價格,廣泛接受民眾監督和同行監督,同時要加大醫療領域反腐力度。
6、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減少防衛性診療。和諧的醫患關系需要醫患雙方共同努力,多年形成的回扣醫生形象只有通過制度建設重塑形象,多年形成的暴力傷醫現象只有通過法治建設慢慢改善。信任就可減少防衛性診療,就能降低醫療費,同時也要積極推進”臨床路徑”的應用,明確常規檢查、治療項目,約束醫生任性行為。
7、正確看待醫保在醫改中的作用。我國正在推行全民醫保制度,醫保的廣覆蓋實際也是醫改的廣覆蓋,醫保資金的大量投入對醫療體制改革是筆巨大的資金投入,怎樣用好這筆資金是種智慧也是一種博弈,醫療費用控制得好,醫保資金的安全系數就高,要處理好醫保資金的有限性和醫療需求的無限性關系。
8、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建基層,強基本,要讓基層有好的條件、好的醫生治得好病,留得住病人,吸引得來患者,要讓老百姓愿意到基層去看病。只有基層醫療水平提高了,分級診療制度才會落地生花。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