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節約出發,簡易搬家,自覺抵制盲從攀比、跟風宴請。” “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大操大辦,自覺融入文明大潮,除陋習,樹新風。” “自覺遵守《村規民約》、《易地扶貧搬遷崇尚勤儉節約、抵制大打操大辦倡議書》的規定。” 4月17日,竹溪縣政協辦公室一位負責人介紹時說,“這是泉溪鎮黨委政府在吸納了政協委員的建議后,與易地扶貧搬遷戶簽訂的協議書中部分內容。并且明確規定,如果違背協議內容,造成不良影響的,將按照有關程序重新認定該戶是否屬于貧困戶。這一招管用,剎住了借搬遷之際,請客送禮,大操大辦不正之風。”
時間回到2016年5月,竹溪縣政協召開的精準扶貧專題協商議政會上。在這次專題協商議政會,委員們就易地扶貧搬遷單項工作作了《關于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的建議》發言。發言中提出,扶貧搬遷解決了無房或危房貧困戶住房安全難題,但貧困戶在新房搬遷時,大操大辦、相互攀比,講排場、比闊氣,等等“人情消費”歪風仍沒有得到遏制。這種不正之風,既加重了貧困戶的經濟負擔,也帶壞了社會風氣。建議:一是制訂相關制度,用制度管住這種不正之風。二是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新房完工交鑰匙時,搬遷戶要簽訂文明、節儉搬遷協議書,嚴格按照協議書執行。三是分別以安置點為單位,實行集體組織統一搬遷,集中監管。這一建議得到了縣委、縣政府領導的肯定和支持,并要求各鄉鎮結合地方實際抓好落實。
協商議政會議結束后,縣政協又在全體縣政協委員中開展了“當好文明搬遷勸說員”活動,活動以委員對口聯系幫扶的貧困戶為突破口,以縣鄉(鎮)兩級委員活動組為單位,一對一或一對N的方式宣傳講解文明搬遷、節儉搬遷,節約資金發展生產;大操大辦、不當開支,浪費錢財、增加負擔。有理有據、有情有義的勸說,贏得了易地搬遷貧困戶的理解、配合,也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贊揚。已經住進新房的馬家壩村易地扶貧搬遷戶王某感慨地說,“新房子蓋起后,我最著急的是搬家。搬家不容易!我們這里有一個習慣,搬家時得忙幾天,人累不說,煙、酒、肉這些東西,都得好幾千,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少說也得花上萬塊錢。我們哪兒花得起啊!好在有了規矩,又有村干部安排,搬家時總共還沒花到一千塊錢。”村黨支部書記王大貴介紹說,規矩不僅解決了貧困戶搬家難,也為村里其他人“解了套”,村干部也輕松了。他算了一帳說,村里有幾十戶易地扶貧搬遷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每戶搬家都得送一個禮,一年下來得一萬多,家庭條件不算好的,就這個禮呀!“拖”也把人“拖”窮了。現在有了規矩,啥事都解決了。
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以來,全縣各地用規矩剎住送禮風節約下來的資金不下百萬元,這筆資金全部投入到再生產中去了。
(竹溪縣政協 李明 杜香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