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是農村地區推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我市相關部門對農村開展美麗鄉村、宜居鄉村、生態小鎮、紅色村塆等專項建設助推了農村旅游業的發展,但城區市民的鄉村旅游舍近求遠的現象極為普遍,表明我市鄉村旅游和周邊市縣相比存在著一定差距。據遠城區旅游門店的員工反映,他們鄉村旅游的多數業務是把武漢市的城區人朝武漢外地鄉村送,很少組織武漢游客或外地游客到武漢的遠城區來旅游。經調查,除了黃陂區的旅游產業較為成熟外,其他遠城區都存在一定問題,具體表現在:
1.旅游行政部門力量有限,極少過問旅游景點和鄉村景觀的開發、建設和發展,幾乎不與轄區旅游公司或旅行社的門店聯系;
2.鄉村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停車、入廁等難以滿足要求,部分地區沒有旅游團隊餐的概念,面對旅游團隊和普通餐館點菜吃飯一樣的價格接待團隊游客;
3.鄉村旅游產品嚴重不足,類似新洲區問津書院等成熟景點不夠一日游,配上其他游覽方案幾乎沒有,有的也是旅游門店和自由團隊臨時采線或自己設計的線路,我市鄉村一日游的現成方案在旅游公司或旅行社極為少見;
4.宣傳推介力度不夠,在電媒紙媒和戶外廣告牌上見到的都是單獨的景區和景點,我市遠城區鄉村旅游的廣告宣傳很少見到;
5.導游和文字解說不夠,鄉村旅游應該存在大量的文化含量,但由于旅游文化的挖掘和地方文化的轉化不夠,使得解說員和導游的講述內容缺乏,趣味性不足,對游客吸引力不強。
為此,特建議:
1、政府要加強遠城區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投入,使他們有能力指導和推動當地旅游業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對鄉村旅游的引導、包裝和銷售;
2、組織旅游門店和景區景點骨干、專家制定本地區鄉村一日游的方案或路線圖,形成一個個“鄉村一日游”的個案,交給所有旅游門店銷售;
3、加大鄉村旅游宣傳力度,黨委和政府的官方媒體要把遠城區鄉村旅游的宣傳作為一項工作和任務來完成;
4、市旅游局要求各遠城區組織文化、寫作專家和民間藝人搜集整理游覽地的歷史和傳說,組織旅游專家和作家進行升級打造,變成講解員的說詞和導游的解說,提升鄉村旅游的文化含量。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常委 農工黨調研委員 徐 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