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補齊短板加快醫養結合工作進程的建議

2017-04-11 12:00:32  
字體大小:【

 

    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健康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強勁,迫切需要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與養老相結合的服務。

 

    為了解60歲以上老年人的養老基本情況、養老意愿以及醫療護理需求,咸寧民盟在社區、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抽取了1944名60歲以上老人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以咸寧的調研結果為基礎,結合對我國養老狀況的了解,分析我國醫養結合工作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一)養老的社區依托作用亟待提升。參照部分省市推廣的按照“9073”比例建設養老服務體系,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咸寧照顧,7%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享受機構養老服務。咸寧市目前僅有1.03%的老人由社區提供養老服務。可見社區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資源還遠不能滿足現實的養老需求。

 

    (二)政府對醫療養老服務扶持力度不夠。有42.54%的希望政府能夠降低養老機構服務價格,79.63%的認為應加大醫養融合工作進度,建立養老服務補貼或長期失能老年人護理保險制度。62.60%的認為應該在老年人醫療費用報銷上提供更大的優惠和政策支持,特別建議把部分康復、老年人常見慢性病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

 

    (三)政府部門統籌協調有待加強。當前推行醫養結合面臨的困難是,養老機構主要由民政部門審批和管理,養老機構中醫療衛生服務則由衛計部門認定和管理,醫療費用報銷由人社部門負責,老年人權益保護工作則主要由老齡辦推動實施,民政、衛計、人社和老齡等部門職責交叉,需要政策來統籌協調推進。

 

    (四)養老機構醫療服務建設滯后。有51.23%的老人認為目前養老機構收費價格偏高。不少養老機構定位沒有很好地契合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和實際養老需求,特別是新建的社會辦養老機構,往往定位于中高端市場、瞄準中高端老年人群,難以滿足普通收入家庭和經濟困難老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影響了養老床位入住率。另外有37.04%的老人認為養老機構里沒有專業的醫療及護理服務讓他們不愿意在養老機構養老。

 

    (五)老年護理服務專業人才匱乏。有67.90%和42.08%的老人現在急需專業的醫療護理和生活照料服務。但目前無論是養老機構還是醫療機構都面臨缺乏專業的老年人醫療護理人才。老齡護理人員存在“三大三低”的特征:工作強度大、社會地位低;人員流動性大、工資薪酬低;從業人員年齡大,專業服務技能低的問題,無法滿足老年人的實際需求。

 

    二、對加快醫養融合工作的建議

 

    (一)加強社區居家養老“醫養結合”服務。一是政府加強引導。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投資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二是建立社區老年人健康檔案和智能化老年服務信息平臺,依靠社區醫療資源和現代信息技術,有針對性開展社區老年服務。三是進一步拓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功能。提供助餐、助行、助浴、助醫和看護、照料、陪伴等更多養老服務內容。

 

    (二)將“醫養結合”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統籌推進。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將醫養融合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重要內容,大力發展養老大健康產業。要進一步摸清高齡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養老服務需求和養老、醫療資源的分布情況,著力構建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醫養結合”發展機制,統籌做好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建設的規劃銜接。

 

    (三)鼓勵社會力量、民營資本參與“醫養融合”發展。將養老大健康產業融入到“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產業當中,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醫養服務機構,進一步提高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運營補貼標準并督促落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為居家老人提供各種服務,培育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組織和服務企業。

 

    (四)做好醫療保險政策對“醫養結合”的支持。積極探索建立長期失能老年人護理保險制度,與醫療保險政策有效銜接,降低高齡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醫療支出的壓力。實行按病種付費的醫保支付方式,進一步完善老年病住院及門診大病醫療費用的政策。充分發揮商業保險的風險分擔作用,積極開發適應醫養結合需要的商業保險險種,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的醫養服務保障措施。

 

    (五)加快專業護理人才隊伍建設。多渠道、多形式培養養老服務人才,提高養老服務護理人員專業化水平。在高等院校和職業技術學校開設養老服務和護理專業,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專業人才。鼓勵高校畢業生特別是醫療護理專業畢業生到醫養服務機構就業。

 

    (咸寧市政協委員,民盟咸寧市委委員  周方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