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完善我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建議

2017-03-29 16:06:50  
字體大小:【

 

    一、我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大宗農產品價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場的供求狀況。

 

    (二)國內外價格倒掛,各方利益難以平衡,不利于產業持續發展。

 

    (三)政策性收購執行走樣,中儲糧一家獨大,最低收購價預案需經多部門、多層次審核啟動,延誤交售時機,收儲點過少,售糧距離過遠。

 

    (四)農業生產模式落后,大型企業或流通組織在定價博弈中處于有利地位。

 

    (五)蔬菜等鮮活農產品物流體系不完善,中間環節多。

 

    (六)信息引導能力薄弱,價格波動劇烈頻繁,大戶炒作擾亂市場秩序。

 

    二、完善我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建議

 

    (一)探索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逐步實行目標價格政策

 

    1.建立我省油菜籽、棉花目標價格政策

 

    通過綜合成本、農民利潤、國內外價格差等確定目標價格。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根據差價、種植面積、產銷量等對生產者給予補貼;市場價格高于目標價格時,對低收入消費者發放補貼。

 

    2.完善糧食價格政策

 

    完善糧食生產成本利潤調查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成本利潤調查系統,統一成本測算指標。

 

    適度拉開地區和品質價差,體現優質優價原則,調動農民種優質糧增收的積極性。

 

    3.完善最低收購預案制度

 

    簡化預案啟動審批程序,由市級政府決定是否啟動,縣級政府對執行預案進行細化,并提前確定收儲單位,交糧半徑不超過20公里。

 

    (二)建設完善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

 

    1.培育農產品市場主體

 

    開展產銷大戶營銷培訓,增強其抱團的價格話語權。

 

    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通過與龍頭企業簽定種養合同規避市場風險。構建農戶聯盟,鼓勵發展鮮活農產品商會。

 

    2.堅持頂層設計,科學謀劃批發市場網點布局

 

    打造具有品牌效應的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物流加工配送中心。

 

    加強集配中心、冷藏儲運、廢棄物處理等設施建設,提升農產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組織化水平。

 

    3.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

 

    組織專業合作社、產銷大戶開展產銷對接;推進社區直銷連鎖經營試點工作,加強運輸網絡,加快冷鏈系統建設,調節農產品供應檔期。引進和培育大型物流企業。

 

    加快建立熟悉市場規則的高素質經紀人隊伍,發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餐對接、合作社門市直營、定點定制化配送等模式。

 

    4.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管理機構

 

    由政府引導和推動,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管理機構,監管和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開展。目前,我省已開展有水稻保險、能繁母豬保險等農業保險。

 

    (三)加強農產品市場法制建設和信息平臺建設

 

    1.出臺湖北省農產品市場管理辦法,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

 

    明確農產品批發市場基礎性公共設施地位,加強規劃指導,建立商務、發改、農業、國土、住建等多部門聯動的規劃協調落實機制。

 

    2.加強農產品市場公益化建設,提升交易市場公益性服務功能

 

    采取政府回購、政府股權投資、建立基金等方式,建設改造一批長期穩定提供微利公共服務的公益性市場。引導帶動銀行、保險等社會資本加大對公益性市場投入力度,將公建配套等多種國家投入作價入股。

 

    開展公益性試點,逐步向全省推廣。

 

    3.完善“分貸分還”配套的信貸、稅收服務體系

 

    把好承貸主體準入關,加大信貸監管力度,讓從事政策性收購業務的企業享受同等的信貸和稅收政策待遇,并對托市收入給予稅收優惠。

 

    4.加強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建設

 

    建立信息網絡,引導成立中介組織從事信息分析預測,適時發布準確實用的信息。發展電子商務,推動農產品供應信息上網。

 

    5.建立完善監測預警機制

 

    建立完善監測預警指標體系、采集分析體系和發布制度,強化專家隊伍建設,及時發布價格政策和市場信息,引導市場價格合理形成。

 

    6.加強價格信息管理,打擊價格炒作

 

    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亂漲價、散步謠言、哄抬物價,加強對資本市場運作的追蹤,堅決維護市場秩序。

 

    (民盟湖北省委  韓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