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政協 陳慶躍
長江沿線是抗日戰爭“路線圖”的主要通道,筆者所在的市、區有長江岸線72公里多,據史料記載,沿途有新四軍渡口、壕口、土雕堡等抗戰設施17多處。如三江村境內的教堂附近,當時樊湖地區先后有16名新四軍在此被敵和殺害,但此處已是破爛不堪,雜草叢深。沿江多處“紅色渡口”也是名成實亡。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將沿長江岸線抗日戰爭設施保護列入長江生態建設內容和“湖長”工作目標考核條件。
二是建立長江沿線抗戰設施史料、故事收集機制,運用政協文史、黨史、新四軍研究會、老區革命故事撰寫等形式,整理有關抗戰史料,并編印成冊,作為革命傳統教育、黨員主題日活動補充教材。
三是實行為長江沿線抗戰設施“樹碑立傳”。各級政府,應設立長江沿線抗戰設施保護專項基金,對已有的設施進行維修,對已經毀掉的設施,要在所在地樹立紀念碑,介紹當時抗日的經歷或故事,讓后人對這一紅色鄉愁有所記憶。
四是結合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黨性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項目的建設和推進,將沿江抗戰設施建議并入其中同步規劃加實施,使之形成多位一體的紅色資源史料庫。
五是把沿長江岸線抗日設施保護與旅游景點開發相統一,構建紅色教育、景點開發、人文景觀于一體的紅色旅游模式,還可以將抗日設施的宣傳與當地不同時期的文物、風土人情、自然等資源相融合,打造具有時代特色的人文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