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公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是財務管理不規范。非公企業均為股份合作企業或家族企業,公司老總財務管理的意識不強、經驗不足,公司財務管理人員沒有經過專業技能培訓,公司隨意調撥、支付、挪用資金的現象比較嚴重,拖欠工資問題大量存在。
二是資金運行不安全。非公企業中的規模企業,雖然建立了財務監管機制,但是,普遍存在“老板說了算”的問題,財務監管機構形同虛設;規模較小的非公企業,幾乎沒有財務監管機構,企業資金運行風險較大。
三是社會監督不健全。對非公企業的財務監管職責不明、底數不清,稅務部門只管收稅,工商部門只管經營行為,非公企業的財務監管處于真空狀態;雖然建立了失信企業公示機制,但是,對“老賴”問題處罰不力。
二、加強非公企業財務監管的建議
一是健全完善非公企業財務管理機制。出臺非公企業財務管理政策性法規,要求非公企業建立完善財務運行和管理機制,由非公企業聘請專業會計師,或由相關部門向非公企業選派會計師,督促非公企業加強財務管理。
二是健全完善非公企業財務監管機制。落實非公企業財務監管部門,督促非公企業建立財務監事會,對企業財務進行科學監管;建立以勞務報酬監管為主體的預警機制,及時制止拖欠工資、挪用資金等問題,確保企業資金正常運轉。
三是健全完善非公企業財務保障機制。實行非公企業財務定期報表制度,與非公企業合作的相關銀行和財政部門的會計局,加強非公企業生產經營資金流動的監督,對大額資金走向進行全程監控,切實防范風險。
四是健全完善非公企業失信懲戒機制。建立完善非公企業誠信評價機制,定期開展評價活動,及時公開評價結果,接受社會廣泛監督;出臺法律法規,綜合運用金融、行政、刑罰等措施,對非公企業失信行為進行懲戒。
(鐘祥市政協 武永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