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大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必須堅持安全發展,扎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堵塞各類安全漏洞,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頻發勢頭,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當前我區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時期,伴隨著工業倍增計劃的實施、開放開發的力度加大,安全風險因素相應增多,壓力增大。近期,我們會同區安全生產與質量技術監督局深入到陽邏開發區、倉埠街、李集街、舊街街等地,對30多家不同行業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了調查了解和剖析,形成調查報告如下:
一、我區安全生產與發展現狀
2015年,我區將安全生產隱患發現、排查、整改不及時納入“十個突出問題”整改承諾,區安全生產委員會進一步深化“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精心部署全區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六打六治”工作,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嚴格落實停產整頓、關閉取締、上限處罰和嚴厲追責的“四個一律”執法措施,重拳出擊,突出整治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問題、重點地區、重點時段,進一步規范了安全生產法治秩序,有效防范事故發生,基本形成了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協調、可持續的格局。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事故總量居高不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我區處于安全生產事故易發多發的特殊時期,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較多,在某些時段、某些行業、少數區域,隱患長期不能整改到位,發生事故幾率高,安全生產警鐘長鳴。
(二)企業經營者重視不夠,安全生產設施落后。全區規模以上企業中符合安全標準的不多,部分民營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差,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盲區和死角;一些企業主將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人為對立起來,對安監執法存在抵觸情緒,不愿按法規加大安全生產設施投入、加強工人的勞動保護和培訓教育,安全設施與生產經營投入極不配套。
(三)企業員工認識模糊,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低下。一些中小企業安全生產意識差,沒有管理機構和人員,甚至沒有規范的操作流程;很多企業職工對安全生產不以為然,對一些作業陋習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不愿意接受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和監督管理。許多安全生產事故都是因為從業人員“三違”(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
(四)安全監管方式單一,體制機制急需創新?,F行的安全生產監管中抓一般性檢查多,綜合治理少;傳統監管方式多,運用安全管理新知識、利用科技手段監管不夠;綜合監管有待加強,在安全生產綜合協調、督辦落實、考核獎懲等方面尚需一套適應形勢的新機制。
三、幾點建議
(一)加強教育,提高全社會對安全生產的認識。政府引導,運用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和手段普及安全常識,增強全社會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思想意識,讓安全生產知識進入千家萬戶。要在中小學校普遍開展安全基礎教育,安排防災避險演練。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應急避險和職業健康知識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成為社會的共識。
(二)創新機制,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要運用法治思維強化企業在安全管理、安全投入、應急救援、承擔事故風險的主體責任,建立起以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為前提的企業自我約束、自我激勵的安全生產自律機制,監督企業足額提取安全生產費用,加快技術改造升級,下決心淘汰落后工藝設備。同時要著力完善職工維權機制。引導企業員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自覺依法維護自己的安全和健康權利。
(三)深化整治,改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安全基礎條件。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改銷號制度。首先重點抓好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道路交通、消防、水上交通、建筑施工、特種設備等高危行業和領域的安全隱患整治,整合各類行政資源,運用多種手段,整改一批突出的安全隱患,使重點領域的安全基礎設施全部配套,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其次是強力推進紡織、制造等行業中小企業的隱患整治,責令企業經營者改善安全條件,使之達到管理有方、現場有序、流程科學、操作規范、防護配套的目標要求。
(四)強化執法,健全安全生產責任追究體系。充分發揮區安委會的綜合監管職能,加大安全生產聯合執法力度,對一般違法行為真正做到首查不罰、逾期不改堅決處罰,提高違法成本,發揮震懾作用。安監、公安、監察、檢察等部門和機關要加大對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責任追究力度,對不作為、亂作為的安全監管人員嚴肅查處,對因領導無方、監管不力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發生的單位領導啟動問責程序,處理結果曝光。
(五)積極探索,建立安全生產投入長效機制。要強化政府對安全生產投入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完善有利于安全生產的財政、稅收、信貸政策,將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類專項資金、信貸資金與企業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和結果掛鉤運用起來,監督企業將安全生產投入費用納入年度財務預算,并促其落實到位。落實工傷保險制度,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發揮保險機制的預防和促進作用。
(六)建強隊伍,提供應對安全生產風險挑戰的保障。一是要大力推進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高政府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分類制定不同行業和領域突發事故的應急預案,按照業務精、素質高、反應快、能戰斗、機動能力強的要求,組建區、街鎮、企業三級應急救援隊伍。二是要著力加強安監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的專業知識和依法行政的水平。推進街鎮安監執法中隊高效運轉,在區安質監局和街鎮的雙重領導下,履行屬地監管職能,及時發現和整改各種隱患,杜絕事故的發生。
(七)夯實基礎,提升勞動者的安全素質。人是生產力發展的決定因素,要堅持以人為本,抓好各級各類相關人員的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區財政單列專項資金,由區安委會每年分期舉辦街鎮分管領導、安辦專職人員、安監執法人員、企業經營者和安全管理人員等不同類型培訓班,同時監督企業開展全員安全培訓,每年不少于1次,新進或換崗人員未經培訓不上崗,使管理者、勞動者對安全知識入腦入心,并能正確處理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最終實現“雙贏”。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提案委員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