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到來,春耕備耕成了農民的當務之急。筆者看到,在一些村灣的道路上,晾曬糧食、農作物種子、春耕用具的現象隨處可見。有的還將堆放在村灣道路旁的稻草、小麥秸桿、棉花秸桿等攤放在路上,嚴然把村灣道路當成曬場。這樣做雖然圖一時方便,卻隱藏著諸多安全隱患:首先,“曬場”路面成了村灣道路上的明顯“路障”。村灣道路一般只有3.5米寬,有的曬糧占去二分之一,有的則在“曬場”兩旁放上石頭,占去道路寬度的三分之二,不僅影響正常的行車速度,也為司機、避車增加了難度。試想如此行車速度,如果是一輛載著急救病人的救護車,那后果又將如何?
其次,村灣道路當“曬場”導致小孩在路上捉迷藏、玩耍,車輛來往遮住了看護人的視線和司機的視線,而那些摩托車駕駛者更是“摸”著駕車,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第三,路上晾曬糧食和秸桿,容易使輪胎打滑,稍不留神就會發生車輛側翻危險,同時,因機動車輛的燃氣排放和行人無意丟棄的煙頭,又很容易導致火災的發生。
為此,筆者建議:一是結合美麗村莊建設,采取就近就便的方式在村灣興建碾場、曬場,并對原有的“兩打一曬”(打場、打球、曬場)場地進行清理,以村灣為單位列入保潔員管理員范圍,做到垃圾有人清掃,使之真正發揮作用。二是實行村干部包片負責制,對村灣道路打場曬糧食現象整治到位,并在自然灣挑選老干部、老村民、老黨員擔任護路員,確保村民道路安全暢通;三是利用村民春耕備耕的時機,在村灣開展道路安全教育,邀請交警部門的同志講安全課,引導村民自覺維護家門口道路交通安全,讓大家都能平安出行。
(鄂州市華容區政協委員 陳慶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