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庫區生活垃圾理的現狀
城市垃圾處理早己引起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可農村垃圾尚末納入議事日程,究其原因很多,經濟條件所限,推進難度很大。但我覺得在三峽移民庫區先行先試,很有必要也有可能。以此探索經驗和辦法,進而逐步在全縣推進。
如今農村,特別是城鄉結合部,青山綠水幾乎被垃圾覆蓋。田邊路旁及房前屋后各種食品袋、塑料制品以及建筑垃圾等,隨處可見。嚴重影響庫區環境衛生,長期下去造成土壤板結酸化,地下水體污染的嚴重后果。一句話,農村生活垃圾數量的急劇上升,己成為一個嚴峻的環境問題。當前,庫區生活垃圾從產生到處置主要呈現以下兩個方面特點:一是垃圾產生成分繁多,數量增加,特別是一次性用品廢棄物明顯增加;二是垃圾處置還處于任意性、隨意性、自由性、放任性狀態。
二、庫區生活垃圾處理的困惑
由于農村環境的特殊性,使得農村的生活垃圾處理不能簡單套用城市垃圾處理的辦法。一是成本高,庫區山大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變,顯然很難實行集中綜合整治。二是有心而力不足,需要長期投入,不能半途而廢,有錢才能辦事。經濟承受能力是生活垃圾設施建設與正常運行的先絕條件。三是不利于動植物生產的保護,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任務是防止動植物病蟲害的傳播,現有的這種任意性、自由性狀態,必然會對遏制養殖業、種植業病蟲害的傳播留下難以克服的隱患,對長江流域造成不良的環境影響,也可以說不搞不行。四是技術因素,技術因素是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形成路徑依賴的關鍵條件。
三、庫區生活垃圾處理的建議
從庫區實際情況和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出發,選擇長遠及綜合處理的方法,從而達到生活垃圾的源頭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采取庫區帶動非庫區的戰略,逐步全面推進。
一是把庫區生活垃圾處理納入三峽移民后續規劃項目。擠進國家籠子,才有可靠保證。關健的關健要盡早爭取納入,一經爭取成功,盡快組織實施。要按照后續規劃的要求,編制規劃、編制預算、建立機制、制定辦法、建立隊伍、配備設施、明確責任主體,納入綜合目標考核。
二是推廣垃圾綜合利用。一要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使其盡可能地變成資源,真正循環起來,不僅減少對大量新資源的利用,而且從源頭上有效地防止垃圾對環境的破壞和對生態的污染,一舉多得,事半功倍。二要科學合理的分類,結合農村實際,將垃圾分為可堆肥有機垃圾,惰性無機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等。其中可堆肥有機垃圾易腐爛,可將廚余、瓜果皮、植物殘體等用作牲畜飼料或進行堆肥處理。煤渣、泥土、建筑垃圾等惰性無機垃圾性質穩定,可以將它們用于修路等,或進行填埋處理。廢紙、碎玻璃、廢橡膠等可回收垃圾回收再利用,有毒易燃易爆或具有腐蝕性物品需要專門進行無害化處理。
三是建立固定的垃圾場所,定時搬運。有害垃圾和不可分解垃圾采用村收集,鄉鎮中轉,縣處理的垃圾處置模式。
四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環保意識。環保主管部門應經常性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廣播電視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進行宣傳教育,引導農民增強環保意識,掌握相關知識和法規。充分認識生活垃圾對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的嚴重性,危害性,提高自覺性,增強環保的責任感,緊迫感。
五是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通過地方立法等手段,確立垃圾產生者對垃圾的產生、收集、清運和處理過程中的行為規范和義務,明確垃圾產生者對垃圾處理必須承擔的責任。對已有的政策法規要落實到實處,對隨意傾倒垃圾等行為進行相應懲處,對于垃圾分類、收集、保潔工作較好的單位、村組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提高農民保護環境的積極性。要充分結合農村自身的經濟基礎與生產結構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垃圾處理辦法,引導并鼓勵各類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逐步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運行管理市場化。從根本上改善庫區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建設文明和諧的新農村。總之盡早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納入三峽庫區后續規劃,盡快組織實施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秭歸政協 余先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