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產業轉型工作考察報告

2015-11-23 22:27:46  
字體大小:【


    11月12日-13日,鐘祥市政協副主席王萬友帶隊,鐘祥市政協人資環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赴長陽縣高家堰鎮考察了農民產業轉型工作,現報告如下:

 

    一、資源優勢是農民實施產業轉型的“孵化器”

 

    考察啟示一:引導農民實施產業轉型,因地制宜、依勢而行是基礎。

 

    高家堰鎮地處長陽縣北部,最高海拔1000余米,是典型的山區鄉鎮。全鎮轄11個行政村,7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000人;鎮域面積2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000畝,人均0.8畝,在產業轉型前,是典型的山區貧困鄉鎮。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高家堰鎮高家堰村的向師強等一部分農民充分利用山區豐富的苗木資源優勢,開始進行盆景、根藝制作,經過十幾年的打拼,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們制作的盆景、根藝作品,先后在武漢、廣東、山東、北京盆景博覽會上多次獲得大獎,中央電視臺的多個欄目進行了宣傳報道;農民從中獲得的經濟效益更是可觀,家家擁有了小洋樓、小汽車。    

 

    二、市場需求是農民產業轉型的“催化劑”

 

    考察啟示二:農民成功實施產業轉型,依托市場需求、順應市場需求是根本。

 

    實施產業轉型后,高家堰村農民“一傳十、十傳百”,戶戶成了盆景、根藝大戶,人人成了盆景、根藝高手,家家門前有“招牌”、戶戶成了盆景園。目前,高家堰鎮盆景根藝核心區總面積3.8平方公里,擁有中華蚊母、藍天竹、金彈子、紫薇、臘梅、三角楓、冬青等100余個品種的盆景、根藝作品,總量達500萬盆;擁有苗木培育基地1500畝。

 

    核心園區輻射、帶動高家堰鎮1100多農戶從事盆景、根藝生產制作,產業人員3000余人,全鎮盆景、根藝作品存量900萬盆,存量總值超過10億元。全鎮每年盆景、根藝銷售收入8000萬元,人均增收近30000元,戶均收入近10萬元。

 

    同時,隨著高家堰村盆景、根藝產業的興盛,也催生了一個新興行業:盆景、根藝用品制造業。目前,高家堰村專業從事盆景、根藝用品制作的農戶近20戶,戶平年收入6萬元以上。

 

    三、政府引導是農民產業轉型的“加速器”

 

    考察啟示三:農民成功實施產業轉型,政府因勢利導、優質服務是關鍵。

 

    高家堰鎮屬長陽縣的“北大門”,是渝東鄂西的陸路咽喉,與長陽縣城、宜昌市區均相距30公里,滬渝高速、宜萬鐵路穿境而過,318國道、323省道在鎮中心處交匯,交通優勢明顯。

 

    為了引導農民成功實施產業轉型,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現場調研指導,要求長陽縣實施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宜昌清江盆景園”、“荊楚盆景根藝第一鎮”。規劃以高家堰鎮為核心,建設盆景、根藝“百里長廊、萬畝園區”,達到“萬戶受益”。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建成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觀光點、國際扶貧參觀點、“綠滿荊楚”示范區、華中盆景交易中心、三峽盆景生產基地、宜昌清江瀕危珍稀植物保護基地。

 

    長陽縣和高家堰鎮認真落實黃楚平同志的指導意見,按照“組織化、專業化、品牌化、現代化”的格局,全力做大特色產業,使小盆景、小根藝、小園區成為大產品、大產業、大市場。一是完成了園區規劃編制工作。二是實施了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整合國土整治、民居改造、國際扶貧等項目資金1000余萬元,進行了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和園區農戶環境整治,打造了20公里的盆景、根藝長廊。三是發起成立了盆景協會。高家堰鎮從事盆景、根藝制作和盆景、根藝用品制作的農戶全部加入了協會。協會主要負責技術傳授、信息傳播、市場管理等工作。四是形成了“買賣全國”的營銷網絡。在協會的帶領下,協會會員“走南闖北”,抓宣傳、搞推介,買“原材料”、賣成品,也有外省市客戶自駕前來選購盆景、根藝成品,市場繁榮、營銷兩旺。

 

(鐘祥市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  武永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