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全面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來,學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但也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全面了解情況,在市教育局的配合下,利川市政協于2015年6月中旬組織部分專家,州市政協委員深入元堡、忠路、都亭等8個鄉鎮(處)對17所幼兒園進行視察,情況如下:
一、基本估價
(一)學前教育發展迅速。
(二)園區結構日趨合理。利川學前教育從無到有,在經歷小學附帶學前班、民辦幼兒園興起兩個階段后,現已進入“以民促公”公辦民辦幼兒園平衡發展階段。全市112所幼兒園中,市城區42所,鄉鎮70所,城鄉協調發展。除原市民族實驗幼兒園外,三年來新發展公辦幼兒園39所,柏楊、涼霧2所中心幼兒園即將開園,其“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民辦并舉”的辦園格局正在形成。
(三)辦園條件極大改善。
(四)幼教管理逐步加強。2014年3月利川市幼托管理辦公室成立以來,開展了示范園創建,園長培訓、幼兒教學秩序維護的工作,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在幼兒園收費管理上,公辦幼兒園由發改、物價、財政和教育部門聯合發文確定保育費收取標準,對民辦幼兒園實行“市場調節、備案管理”原則。加強了對留守幼兒園的關愛。涼霧鄉民藝幼兒園搭建智能科技平臺,確保留守兒童、學校、家長的溝通與了解。
二、主要問題
視察組認為,利川學前教育已進入一個關鍵時刻,面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
(一)事業發展艱難。利川民辦幼兒園普遍辦學條件較差,72所民辦園條件均達不到國家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標準。在新的需求下,民辦園改善辦學條件已成為求生存求發展的艱難選擇。利川40所公辦園除市民族實驗小學解決了編制問題,其余39所公辦園有校園無編制,學校運行成本高,難以為繼。
(二)地方投入短缺。
(三)師資力量薄弱。目前全市幼兒園有幼教資格的教師僅為10%,并多數集中在城區。一個原因工資水平不高,據了解城區招聘幼教工資目前在1800-4000元之間,鄉村在1200-2200元之間。待遇不高造成師資隊伍人員流動大,園主不按要求給招聘教師買保險,違規用人。另一個許多人不愿到艱苦的鄉鎮工作,即使愿出高薪聘請仍然招不來人,留不住人。外地院校培養幼教人才遠遠不能滿足利川學前教育發展需求,市民族職業技術學校自主開辦幼師專業課卻又受到審批限制。
(四)辦學規范欠缺。由于傳統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家長和小學老師從思想上偏向于幼兒園保教小學化。在視察中,我們發現全市幼兒園普遍存在保教小學化現象,農村幼兒園比城市幼兒園突出,民辦幼兒園比公辦幼兒園突出。多數鄉村民辦幼兒園把保教變成小學教學,少數幼兒園學習內容已超越小學一年級教材,甚至出現幼兒有家庭作業的現象。因師資和成本因素,多數學校不按“兩教一保”配備教職工。有的幼兒園活動場所窄,辦學條件差,甚至出現大班現象。
三、幾點建議
根據利川實際,結合國家對學前教育政策和要求,提出如下建議:
(一)發揮主導作用,確保事業發展。學前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工程,政府的民生工程,國家的未來工程,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要求,建議政府把學前教育納入公共服務范疇,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擺上與義務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堅持以政府辦學為主,民辦形式為輔,多種形式并存的辦園方針,健全和完善政府牽頭,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出臺政策,破解公辦園事業編制難題,大力扶持民辦園。在統籌全市社會經濟“十三五”發展規劃時,將學前教育列入整個教育事業中。
(二)科學規劃園區,優化資源配置。在大力發展公辦園的同時,應該積極鼓勵支持民辦園的發展,形成“兩條腿走路”的格局。堅持幼兒園辦園標準,嚴格把握幼兒園新發展準入關。在新農村建設、居民住宅區建設時,要優先考慮幼兒就近入園問題。硬性規定房地產開發要為學前教育預留建設用地,在土地招商拍掛根據需要作附加條件。科學合理地制定利川學前教育園點布局規劃,實現有序發展,科學發展。
(三)加大資金投入,建立保障機制。針對利川公辦園債務重償還債務能力弱的實際情況,建議市政府現階段通過爭取上級投入,增加本級財政投入和適當提高收費標準等方式逐年化解公辦園因投入不到位,收費標準低等原因所欠債務。積極爭取上級對學前教育項目投入,想辦法解決地方配套資金不足缺口。同時,為了全市學前教育的長遠發展,積極探索財政投入方式,構建統一的編制撥款、生均撥款和生均公用經費撥款的標準和程序,用財政獎補方式加大對非營利、普惠性民辦園的支持力度。構建學前教育發展預備金制度和教師工資保障制度,要求民辦園為改善教育教學條件等預留發展基金。
(四)穩定幼師隊伍,提高師資水平。利川幼兒園教師以外聘為主,鑒于現階段解決編制財政壓力大,為確保公辦民辦平衡發展,建議一是適當提高公辦園收費標準,用于增加教師工資和“五險一金”繳納。二是政府制定幼教最低工資標準制度,參照恩施市對聘請人員補貼工資的辦法,實行補償,或者統一為教師繳付保險經費。三是參照來鳳、建始的辦法,逐年招收編制內幼兒教師。同時,為提高幼教隊伍專業水平,市政府要向州里爭取政策,在利川市民族職業學校自主開設幼師專業,培養本地人才,滿足事業發展需求。
(五)加強日常管理,規范辦學行為。堅持政府統籌,分級管理,教育部門主管,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教育管理體制,實行幼兒園年檢制度,對不符合辦園條件的幼兒園限期整改,整改不達標堅決取締。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突出身體鍛煉、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注重素質和啟蒙教育,遏制幼兒教育小學化趨勢。建立健全督導評估機制,定期對幼兒園的保教質量進行科學評估考核,完善獎懲、激勵、扶持等措施,推動學前教育健康協調發展。
(六)構建互動平臺,確保幼兒安全。明確安全職責。幼兒園負責幼兒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責任,教育主管部門加強安全的日常管理和監督,相關部門做好食品藥品、道路交通等安全工作。針對利川農村留守幼兒入學比例占60%以上的實際情況,要指導和督促幼兒園利用互聯網絡和智能科技,搭建家長、幼兒、學校空間互通平臺,采取情感互遞、愛心互聯、教學互補等方式,預防農村留守兒童因親情缺失而造成的性格裂變,確保幼兒身心健康。
(利川市政協 趙明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