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把惠民的好事辦好,讓“村村響”更響亮

基層政協委員建議建好管好用好農村廣播“村村響”




2015-09-21 16:56:57  
字體大小:【


    農村智能廣播網(簡稱“村村響”)建設項目,是國家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點工程、惠民工程。“村村響”基本實現了宣傳教育、信息傳播、文化娛樂、應急廣播等四大功能。但同時它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需要得到重視。

 

    基層政協委員發現“村村響”存在管理機制不順暢、運行保障機制不健全,這兩個主要問題:

 

    一是管理機制不順暢。首先表現為“村村響”產權不明。當前的“村村響”廣播產權屬于誰?沒有文件界定,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屬于省、市、縣、鄉鎮哪級政府所有還是屬于村財產?或者屬于省、市、縣、鄉鎮文化等相關部門資產?如果把“村村響”資產明確界定為國有資產,要指定管理這類國有資產的部門。其次表現為“村村響”管理責任不明。農民不知道“村村響”壞了找誰修理,節目由誰編,由誰審,由誰播,可授權誰插播,誰為運行負責……總之,“村村響”廣播管理主體不明確,其日常管理維護、設施設備維修、內容播放等活動無明確責任人;

 

    二是運行保障機制不健全。首先表現為“村村響”工作隊伍不全。目前大部分“村村響”運行主要依靠文化部門。隨著體制改革,目前形成了四級辦廣播電視的體制,各鄉鎮已無廣播室和專職廣播員,各村(社區)更不可能配備廣播室和廣播員。村(社區)干部一般情況下只負責向上級匯報廣播使用運行情況,極少參與到“村村響”管理和業務活動中;其次,“村村響”工作投入不夠。缺乏“村村響”工作經費,部分村(社區)無管理終端平臺。“村村響”覆蓋率不高,未達到戶戶通標準。第三,“村村響” 節目單調、廣告過多。由于部分地方“縣—鎮—村三級播控平臺”未建立,鄉鎮廣播業務基本未開展,村廣播更少。“村村響”工作參與面不廣,鎮、村兩級作用未發揮,文化宣傳部門作用未充分發揮。有的地方“村村響”節目單調,只轉播新聞聯播和市、縣(市、區)廣播電臺節目。有的市、縣(市、區)廣播電臺節目在“村村響”播放的時間段恰好正在播放廣告,給農民產生“村村響”廣告過多的錯覺。最后,部分縣(市、區)、鄉鎮、村(社區)“村村響”功能開發不夠。“村村響”的插播、點對點廣播、廣播式廣播、與應急平臺聯網等功能未使用。有的鄉鎮不具有自主播放權、有的鄉鎮、村(社區)干部不了解手機與廣播聯網功能,不會用插播功能,不會使用手機電話撥打和短信接入等遠程控制功能。有的村,為解決“村村響”噪音擾民的問題,播放聲音小、群眾無法收聽。

 

    基層政協建議建好管好用好“村村響”:

 

    一是理順管理機制,劃分責任主體,落實管理權限,確保“村村響”能夠“天天響”、“長期響”。

 

    加大投入,建好“村村響”。每個縣(市、區)要配齊廣播電臺設施設備和人員;鄉鎮、村(社區)配備管理終端平臺、安排廣播室、播放設備和專職廣播員(每個行政村至少一名管理員兼播音員,可由網格員擔任)。擴大覆蓋面,不僅要覆蓋每個行政村,還要將“村村響”變成“戶戶響”,覆蓋到農村每個居住點和田間地頭。

 

    健全制度,管好“村村響”。建立健全規范嚴格的“村村響”設備維護保養制度、工作人員管理制度、日常考核制度等制度,并將農村廣播“村村響”惠民工程納入對鄉鎮、部門年度精神文明建設考核范圍。

 

    二是健全運行機制,辦好廣播節目,用好聯網功能,保證“村村響”能夠“優質響”。

 

    精制節目,用好“村村響”。建立健全農村廣播“村村響”節目制作、安全播出監管機制,更好實現縣、鄉、村三級聯動。建議由縣(市、區)委宣傳部牽頭,成立“村村響”節目審核工作小組,負責“村村響”宣傳內容的策劃、組織、審核。建議節目制作程序為:發動村民等各類人員編寫稿件報縣(市、區)“村村響”廣播電臺,或各鄉鎮、村(社區)廣播室→廣播稿報縣(市、區)“村村響”節目審核工作小組審核→審核通過后,縣(市、區)廣播電臺制作節目。播放鄉鎮、村(社區)節目有三個方式,①縣(市、區)廣播電臺每個時段播音結束后為鄉鎮、村(社區)留獨立的播音時間段,以保障他們的宣傳需要。②鎮、村(社區)廣播室隨時插播。③縣(市、區)與各鄉鎮、各鄉鎮與各村(社區)點對點廣播和廣播式廣播。

 

    建議加強對農村廣播“村村響”相關人員的培訓,至少應該學會插播等應急功能。

 

    建議授權鄉鎮、村(社區)自主播放。傳送鄉鎮、村(社區)廣播新聞和對農節目,利于鎮村兩級加強與基層群眾交流溝通;有利于鎮村黨委政府處理應急事件;有利于農民了解村情村務;有利于農民得到針對性、個性化(私人定制式)的服務……

 

    建議豐富節目內容。“村村響”要成為“道德講堂”:村(社區)要講本村新聞、播本村故事、組織 “五好家庭”傳經、孝順媳婦夸公婆、乖巧孩子讀作文、困難群眾求助、公益老板談捐助……“村村響”要成為政策“宣傳陣地”:播放國家大事、解讀惠民政策、安排近期工作,干部宣講法律法規、民警傳授防騙技巧、理事會公開征集意見、文化站預告最近將開展的活動、網格員提醒紅白喜事安全注意事項、司法所評理裁判止紛爭息訴訟……“村村響”要成為農民致富的“信息港”:播放各類致富信息、能人傳授致富經驗、最新天氣預報、農業科技服務、農資和農產品流通信息……“村村響”要成為傳播民間草根文化的“助推器”。播放農民藝術團、民間藝人的節目,播放牌子鑼、玉連環等鄉土氣息氣息濃厚、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

 

    總之:盼各級黨委、政府要出臺有效的措施,把“村村響”這件好事辦好,使其更接地氣、更受農民喜愛。期望各地“村村響”建得好、管得住、用得上,并長期發揮作用。

 

(鄂州市梁子湖區政協委員、區安監局副局長 陳兵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