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區現有殘疾人5.3萬,約占全區人口的5.38%。目前全區已有2.2萬人辦理了殘疾人證,占殘疾人比例41.5%。從2012年至今,新洲區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市殘疾人工作優勝單位,但因受主客觀條件制約,工作“欠賬”多,殘疾人就業工作任務艱巨,在自身建設及管理規范性、服務性、創新性方面仍有一定差距。為此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提高宣傳力度,營造扶殘助殘的濃厚氛圍。一是加強法規政策的學習宣傳力度,大力宣傳《殘保法》、《殘疾人就業條例》,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殘疾人就業的良好氛圍。二是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利用每年的助殘日 、國際殘疾日等殘疾人重大節日,宣傳殘疾人事業,展示殘疾人技藝。提高社會各界人士對殘疾人的關心關注。三是宣傳殘疾人的創業典型和事跡,弘揚自強不息和頑強拼博的精神,樹立殘疾人的創業信心,推動殘疾人自強創業。
二、進一步貫徹法律法規,依法推進殘疾人就業。一是按政策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強化用人單位吸納殘疾人就業的法律意識,認真落實殘疾人就業政策。二是充分發揮殘聯組織的作用,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三是督促未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單位按年度繳足殘疾人就業保證金。把保證金用到殘疾人的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上,從根本上改善殘疾人的生存狀況。
三、創建殘疾人就業平臺,拓寬殘疾人的就業渠道。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搞好社會調查,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對殘疾人進行全方位培訓指導,提高他們適應市場需求的各種技能培訓。二是加快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的啟用,讓殘疾人找到屬于自己的“家”,提高其就業的機會。三是讓殘疾創業先進典型與殘疾人不定期開展培訓,通過言傳身教,手把手傳授技術,燃起殘疾人創業的熱情。
四、鼓勵殘疾人自謀職業。雖然殘疾人就業為政策規定的一種方式,但從事個體就業仍不失為殘疾人就業的一種主要渠道。因此,政府要鼓勵殘疾人自謀職業,并在創業初期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提供無息貸款。有關部門在經營場地方面給予照顧,在稅費方面給予相應減征或免征。
五、進一步實施各項惠及殘疾人的民生工程。加大殘疾人的康復工作,并依托社區資源,讓殘疾人能及時地享受到便捷的康復服務。從身心上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對信訪和穩定有著積極的作用。
(武漢市新洲區民進會員、政協委員 羅艷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