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竹溪縣政協委員建言: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助推經濟轉型發展

2015-01-13 22:30:38  
字體大小:【

 

    日前,竹溪縣政協副主席周克新在縣林業局主持召開全縣林下經濟對口協商議政會,部分縣政協委員與縣林業部門負責人面對面溝通,為推動綠色轉型發展廣泛建言獻策。

 

    委員協商指出,竹溪是全國500個資源富縣之一,森林覆蓋率78.6%,居全省縣市區前列,林業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竹溪縣委縣政府堅定“綠色發展”理念,將林下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堅持一手抓生態建設不放松、一手抓產業發展不動搖,探索出了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委員分析認為,全縣林下經濟發展總體還存在“三少、三小”問題。一是發展模式少,規模小。近年來,雖然全縣林下經濟初步形成了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森林旅游等三種發展模式,但多數農戶都是以“放鴨式”的發展,自產自銷,除林藥、林魔、林牧有一定的規模外,其它模式還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規模效應;二是激勵政策少,扶持小。截止目前,全縣還沒有林下經濟發展專項規劃,也沒有出臺發展林下經濟的相關扶持政策、獎勵辦法,資金扶持與技能培訓少,農戶在種養過程中缺引導、缺資金、缺技術,造成種養成本過大,經濟效益不高;三是產業大戶少,效益小。全縣既沒有一家林下經濟龍頭企業,也沒有林下經濟發展比較突出的特色鄉鎮、專業村。現有的種養戶、專業合作社也都是“單兵作戰”、“小打小鬧”,沒能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模式,帶動能力弱,經濟效益低下。

 

    為此,委員建議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模式,完善發展機制,創新發展舉措,實現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互利共贏。

 

    (一)樹立生態理念,推動林下經濟科學發展。一是堅持林業生態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在實施好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的同時,立足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生態林業、經果林、工業原材林等現代林業產業,實現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的互動、協調發展,從而既保護青山綠水,又發展林業生態產業;二是堅持林業生態建設與農民增收致富相結合。把生態“綠”與群眾“利”有機統一起來,既打造綠色生態,又構建“綠色銀行”,形成獨具竹溪特色的“綠廊”、“果廊”、“景廊”;三是堅持把林業生態建設與促進資源節約相結合。樹立保護就是發展的理念,按照生態環保、低碳降耗要求,積極動員農戶改燃節能,最大限度減少人們生產、生活中對生態資源的破壞,實現提高生活質量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雙贏”。

 

    (二)轉變發展方式,推動林下經濟健康發展。一是改進發展方式。積極開展招商引資,結合全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按照平等、自愿、有償的原則,鼓勵各類社會主體通過轉讓、承包、租賃、買斷等形式參與林權流轉,發展“公司+林下經濟基地+產業農戶”、“林場+示范戶+散戶”等新型業態,著力構建企業帶大戶、大戶帶小戶、千家萬戶共同參與的發展局面;二是改進發展模式。因地制宜推廣林茶、林果、林草、林菌、林藥、林禽、林畜、林菜、林蜂等種養模式,淘汰不適應市場需求、種養不對路的林下產品,提高立體種養水平,提高產出效益;三是改進扶持方式。圍繞林下優勢產業板塊建設,按照“扶持、扶大、扶強”的原則,重點支持湖北龍王埡茶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做大做強,催生扶強一批專業化林下經濟發展龍頭,鼓勵帶動廣大種植戶、養殖戶搞深加工、精加工,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以龍頭帶基地的形式促進林下經濟快速發展。

 

    (三)創新發展體制,推動林下經濟穩步發展。一是創新融資機制。打破林業產業發展機制老化、資金短缺等瓶頸,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金融支持、部門扶持、農民參與”的多元投入方式,拓寬資金投入渠道;二是創新經營機制。規范和簡化農村土地流轉審批程序,鼓勵民營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大戶等租賃荒山、流轉土地,規模化發展花卉苗木培植、林果種植、林下養殖等綠色產業。三是創新獎扶機制。采取財政貼息貸款、中小企業政府擔保貸款等措施,促進金融企業積極放貸,支持民營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產業大戶發展林下經濟。

 

(竹溪縣政協  李章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