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建立健全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的建議

2014-12-28 22:24:50  
字體大小:【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社會法制與人口資源環境委  余紅華


    新洲區版圖面積1500平方公里,其中農村地域占95%以上,農村人口達70%,日產垃圾420噸左右。全省“萬名干部進萬村、潔萬家、惠萬民”活動以來,通過市、區以獎代補,街(鎮)、村多渠道籌措資金,全區90%以上的農戶都配備了垃圾桶,597個行政村建有垃圾池38000多個,配備專(兼)職保潔員4600多人,垃圾收集板車(三輪車)3800多輛、村灣垃圾清運車60多輛。近兩年來,通過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示范村創建活動,涌現出了羅楊村、洪山村等一批美麗鄉村,帶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整體推進。


    農村環境治理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我區農村環境治理雖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制約性問題:一是街鎮、村灣重視程度不一以致工作進展不平衡,部分街鎮、村灣仍存在一些垃圾“死角”。二是資金投入不足,僅垃圾清運費用、保潔人員報酬就難以到位。三是部分農民陳規陋習難改,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不高。四是資金籌措、使用、監管不力,部分街鎮投入不夠,村級自籌資金困難,上級補貼也沒有專款專用。


    為進一步鞏固擴大我區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成果,現就建立健全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提出如下建議:


    一、落實責任主體,形成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合力。切實落實街鎮的主體責任,各街鎮按照屬地管理的要求,負責轄區村灣的環境治理并形成常態化。落實區城管委主管的職能職責,加強對全區農村環境治理的指導、巡查、管控和考核。區委農工委、區環保局也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重視和支持農村環境治理工作。


    二、加大投入力度,為村灣環境治理提供堅實保障。農村環境治理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其資金投入,要納入區、街(鎮)兩級財政預算,采取分級負擔、多元化投入的辦法,切實予以保障。設施添置、日常管護、人員報酬等經費,實行區、街(鎮)獎補、村灣自籌,即區、街(鎮)每年視財力加大村灣環境治理的投入,村級通過集體資金積累和向社會籌集公益性資金,多頭并舉加以解決,并做到專款專用,嚴禁將環衛資金挪作他用。


    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自覺性。“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要求。各街鎮、村要結合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文明村、文明灣、文明戶創建活動,將環境衛生、文明創建作為黨員責任區活動、“優秀黨員”、“五好文明戶”等評比的重要內容,通過各種載體、各種途徑廣泛宣傳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重要意義,激發農民的主人翁熱情,引導農民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不亂丟亂棄、亂潑亂倒,逐步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使城管革命進農村真正成為廣大農民思想上的一次“革命”,潔美家園成為農村群眾自覺遵守的“村規民約”。


    四、建立長效機制,實現農村生產生活垃圾規范處理和有效利用。進一步健全灣(組)保潔、村(社區)集中、街鎮中轉、區統一轉運處理的農村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由區、街鎮兩級城管部門加強對各環節的指導與監督,通過嚴格的日常抽查和月、季、年度考評,確保各個環節的工作落到實處。積極探索農村垃圾分類處理的新辦法,設立規范的廢棄物回收處理站,對于可回收利用垃圾或廢棄物,推廣應用如糞便制作有機肥料或沼氣生產、利用桔桿發展生物質能源生產等工藝方法,達到既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又防止垃圾二次污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