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的建議

2014-09-15 01:01:55  
字體大小:【

 

慎先志 羅孝杰


    當陽市是水利大市,全市水利工程已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工程為骨干,小型工程為補充,沮漳河、人工河、菱角湖堤防為主體的防洪、排澇、灌溉體系。


    全市在穩步推進水利產權制度改革中,重點實現了“四個突破”,即從投資方式上突破,創新投入機制;從資源配置上突破,創新激勵機制;從所有權上突破,創新管理機制;從主導權上突破,創新組織形式。


    一、主要成效


    (一)糧食生產能力不斷提升。水利基礎設施的完善,擴大了糧食生產面積,極大地促進了糧食生產的發展。全市糧食產量實現“十連增”。


    (二)現有水利設施不斷完善。產權制度改革后改變了過去水利基礎設施中重建設輕管理、重使用輕維護等問題,由原來多頭管理、無序經營、浪費嚴重為專人管理、責任明確、注重節約。使小型水利工程做到了專人看護、專人管理、專人維護,水利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充分發揮,使用年限大大延長。六、七十年代建設的中小型水庫的使用率達到95%以上,九十年代以后建設的小型泵站的使用率也在87%以上,堰塘的使用率達到99%,灌溉水利用率由30%提高到75%。


    (三)水利投資渠道不斷拓寬。通過改制,將經濟利益關系直接化,大大調動了社會各方面自愿投入辦水利的積極性,形成了政府、集體、個人三方積極參與,個人投資份額不斷增加的良好局面。稅改前鎮、村各級組織還能從“三提五統”中拿出相當一部分資金投入小型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稅改后的投入微乎其微。而個體私有資本的注入相應彌補了政府投入的不足,極大減輕了政府的負擔,促進了小型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四)高產高效農業得到長足發展。改制后,水利基礎設施的充分利用,農業農田用水的有力保證,調動了農民發展高產高效農業的積極性,政府合理引導,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全市高標準建成了萬畝優質油菜基地、萬畝水稻示范基地、33萬畝優質碰柑基地。


    二、主要問題


    (一)工程老化失修、效益滑坡直接影響到了改革的成效。我市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大都修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當時的條件所限,標準不高,土法上馬,而且基礎設施不配套,經過幾十年的運行,工程老化失修,損毀嚴重,服務農業和抗災的能力不強。因工程失修,效益萎縮,致使水利工程運行狀況不佳。一是小型水庫的安全隱患多,特別是鎮、村管理的小(二)型水庫的安全隱患令人擔憂。二是灌溉渠道多為填方土渠,由于年久失修已是滿目瘡痍,險工險段多,一到灌溉季節,事故頻發,一方面造成水資源和財產物資的巨大浪費,另一方面帶來了許多糾紛,嚴重影響了農民用水。三是由于長期得不到應有的維護,部分泵站、機井、堰塘等小型水利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甚至廢棄。年久失修的工程使經營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證,各方面支持幫助的能力有限,維持經營成本增加,難以為繼。有的經營者單方面終止履行合同,使農業用水矛盾加劇,直接影響了改革的成效。


    (二)工程基礎薄弱,運行經費缺乏。由于農村小型水利設施規模小且較為分散,點多面廣,很多工程配套設施不完善,加上目前留守農村的都是“老弱病殘婦”居多,青壯勞力外出務工,由農民分攤水利工程維修費用難度大,協會成立后,無資金來源開展設施整修,投入嚴重不足,大部分協會缺乏工程的正常管理費用和工程維修費用。


    (三)協會持續發展的動能不足。協會組建容易,但要使其可持續規范運行,困難還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內在原因;既有硬件條件制約,也有軟件問題存在。我市38個協會中,黃林、東風三干渠等協會制度健全、管理規范、運行良好,但還有部分協會由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各級扶持不夠,運行還存在諸多困難,協會發展動能不足,制約了協會職能的正常發揮。


    (四)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偏重于經營性,加劇了農戶與小型水利設施經營者之間的矛盾。從改革成效看,全市10個鎮(處)實行承包、租賃經營模式的小型水利設施,由于經營者偏重自身經濟利益,加劇了與農戶之間的矛盾,同時,對小型水利設施的管理和維修等方面,存在得過且過的短期行為,產生了集體無力投、經營者不想投的兩難局面。而對于采取賣斷產權的方式經營的小型水利設施,大多集中在泵站、機井。由于這些水利設施布局不合理、有效灌溉面積萎縮,加之經營者收取費用缺乏自主性,不能真實體現投資回報,造成盈利減少甚至虧損的趨勢加劇。


    三、幾點建議


    農村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是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強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產權改革,應當完善農村小型水利設施投入機制,堅持走政策引導、資金扶持與自我發展的路子,推動農村小型水利設施建設健康發展。


    一是加大對用水戶協會資金扶持。受條件的限制,協會成立之初,辦公條件簡陋,加之協會自身是以服務為主,幾乎沒有什么收入來源,協會理事會成員大部分每年都要義務貢獻一些勞務工日,有些甚至還要貼摩托車油費,久而久之,協會的運行將會陷入舉步維艱的局面。因此建議各級財政部門加大對農民用水戶協會的支持,給予一定的運行維護補貼費用,能使用水戶協會有個基本的辦公條件,為協會在建立之初開展工作創造必要的條件,為其正常運行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是加強對協會中農民必要的技術培訓。雖然這幾年來我們對建立農民用水戶協會的重要性做了大量的宣傳教育工作,使農民對用水戶協會的作用已有所了解。但由于協會內絕大多數農民沒有受到過專門的技術培訓,缺乏對渠道流量測定,渠道、涵閘的維修養護基本知識,限制了協會作用的全面發揮。因此,建議財政統籌安排必要的培訓經費,對協會中農民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使他們能掌握基本的維修及節水的技術知識。


    三是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資金投入。近年來,雖然國家大幅增加了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但與巨大的歷史欠賬需求相比較而言差距還較大,特別是中型灌區骨干渠系改造和分散地方的小型灌區末級渠系配套跟不上,嚴重影響了灌區整體效益的發揮。因此,建議盡快落實中央一號文件規定每年提取各地土地出讓金村收入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的政策,加大面上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扶持投入資金力度,以協會為主體,實行以獎代投,定額補助,調動協會組織用水戶興修水利的積極性,為農民用水戶協會的運行提供一個較好的工程基礎,使全市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能更好地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四是設立水利工程協會建設基金。探索設立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建設基金。基金由國家補助、縣級配套、工程水費三部分按一定比例配套組成,并建立財政專戶,制定收支政策,建立水利管理長效機制。


    五是建立協會管理激勵機制。要制訂激勵政策,完善協會管理辦法,對管理運行比較好的協會,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并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上給予傾斜,以提高農民用水戶協會的管理積極性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