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高度關注“三農”問題,在投入農村改善民生方面,涉農項目建設等領域建設專項資金較多,為改善民生,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著對“三農”專項資金管理不夠透明、使用不夠民主、項目建設不到位、專項資金不專用等一些不可忽視問題。對此,建議:
1、建立完善“三農”專項資金建設項目,逐級申報審批制度,對村、村民小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產業基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申報專項資金的項目,應由建設單位提出申請,明確申報的建設項目、資金來源及產生經濟效益等方面的可行性報告,村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及上級財政部門應深入到申報項目建設單位進行實地調查,把好項目建設申報審批關,確保據實有項,專項資金專款專用。
2、規范下撥專項資金各個流程及各個環節,做到審批下撥專項資金公開透明,區(縣)層級對審批不撥“三農”專項資金,可以在媒體和網站上公示,鄉鎮街村層級,應該在公開欄上公示,讓每一項資金流向用途有據可查。
3、建立完善“三農”專項資金,建設項目跟蹤管理,財務審計制度。對于已撥付到位,建設項目已完成的項目工程,街村及上級財政部門(撥款單位)應對項目建設資金進行財務審計,并將審計結查公開,接受群眾監督,確保使用專項資金不挪用、不截留、不流失。
(武漢市江夏區政協鄭店聯絡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