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走實群眾醫療衛生服務最后一公里——新洲區農村衛生室建設情況調查

2014-09-15 01:01:50  
字體大小:【

 

    農村衛生室擔負著廣大農村地區的公共衛生服務及常見病、多發病的一般診治和轉診服務任務。是廣大農民群眾享受醫療衛生服務的第一道窗口,是最貼近農民群眾的醫療衛生機構,是醫療衛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村衛生室建設的好壞,是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滿足農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提高農民幸福指數的關鍵所在。近期,新洲區政協副主席王澤元,就重點提案《關于規范完善農村衛生室建設的建議》督辦,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對我區村衛生室建設情況進行了走訪、調研。


    一、基本情況


    我區總人口98.7萬,農村人口73萬。全區行政村583個,村級衛生室528個。其中,村衛生室房屋由村集體提供386個,產權私有性質“家室合一”的120個,獨立設置的22個。2013年完成省級村衛生室建設5個,市級中心村衛生室建設10個。2014年計劃完成國家級村衛生室建設10個,市級中心村衛生室建設13個。


    全區執業鄉村醫生95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8人。大專及以上學歷39人、中專及同等學歷548人,中專以下學歷359人;60歲以上287人、51歲-60歲175人、35歲-50歲335人、35歲以下157人。村醫年收入多數為5-6萬元,低的3萬元左右。


    二、問題及建議


    (一)規范完善村衛生室建設。我區仍有120個“家室合一”的村衛生室,這些村衛生室面積小、空間凌亂,治療室、診斷室、觀察室、藥房沒有分設,藥品隨手擺放,工作區與生活區沒有分開,村醫安全意識、責任意識、風險意識較低,患者就醫環境較差。建議:按照省、市文件精神要求,加快推進村衛生室建設。充分利用黨群活動中心、廢舊中小學等場地,為產權私有性質的村衛生室提供場所,有效保障群眾就近就醫。


    (二)建立村衛生室醫療責任保險制度。我區村衛生室多由鄉村醫生獨立經營、自負盈虧。隨著人身損害賠償標準的提高,村衛生室承擔的醫療風險日益增大。但村衛生室條件有限,村醫基本靠臨床經驗診治疾病,發生醫患糾紛的隱患極大。近幾年,我區發生的醫療糾紛中,村醫賠償高的達25萬,低的也有6萬。獨自承擔的高額賠償極大地增強了村醫的經濟負擔和行醫風險,制約了村醫隊伍的健康成長。建議: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在村衛生室推行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增強村衛生室化解風險能力,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三)加強村醫隊伍建設。我區村醫隊伍年齡偏大、學歷偏低,人員素質不高。有些村衛生室難以完成公共衛生服務任務,還有一部分村醫不會使用計算機,給新農合的報費和醫療管理帶來一系列問題。一方面村醫任務繁重,24小時應診,無論嚴寒酷暑,身背藥箱走村入戶。學歷高、業務能力強的年青人,不想到農村吃苦受累;另一方面村醫干一天得一天的工資,沒有養老保險機制,上了年齡的老村醫不肯輕易退出。建議:相關部門積極探索建立完善村衛生室準入和退出機制,讓老村醫共享醫療衛生改革的成果。采用公開招聘、定向委培等方式,鼓勵支持有為青年到農村顯身手;加大培訓力度,定期組織區、街鎮醫生到村衛生室坐診,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提高村醫業務水平和能力。


    (四)強化日常監管。隨著鄉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的深化,我區對村衛生室的管理不斷加強,村衛生室面貌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沒有徹底杜絕無證執業,有的一人當村醫帶領親屬無資質“行醫”;二是部分村衛生室醫療廢棄物處理不規范;三是沒有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有的村醫追求利潤最大化,隨意收費,增加村民負擔。有的不執行消毒制度,高壓鍋、紫外線燈等設備使用率不高,有閑置現象。有的消防意識不強,安全隱患大等。建議: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村衛生室的管理、指導,規范村醫執業和從業行為;加強督查,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提高村衛生室服務能力。


(武漢市新洲區政協  吳國旺 葉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