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春是醫圣李時珍的故里,李時珍的品牌價值具有世界的唯一性、中國的唯一性。“李時珍” 品牌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積累,已被賦予很高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特別是為帶動蘄春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有序管理和引導,目前李時珍品牌的使用出現過多過濫現象,極大地影響了李時珍人文資源的開發和打造李時珍品牌。如何合法使用“李時珍” 品牌,對“李時珍” 品牌進行有效管理,讓“李時珍” 品牌發揮最大效應,蘄春縣政協組織委員開展調研,就發展保護“李時珍” 品牌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加強宣傳推介,提高品牌知名度。充分發揮宣傳輿論的作用,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通過各種形式途徑,加大對李時珍品牌的宣傳和推介力度,重點是實施好“十個一”工程,即“一部電視宣傳片、一首主題歌、一套主題宣傳口號、一位形象大使、一個吉祥物、一個電視頻道、一套系列叢書、一個專題網站、一臺常演文化大典、一個著名節慶活動”,以提高李時珍品牌在全省、全國,乃至國際上的知名度,使之形成長遠的、有競爭力的馳名品牌。
二是整合品牌資源,增強市場競爭力。目前,全國以“李時珍”名稱注冊的85件商標,涉及到商標所有分類和若干個小類上,有部分沒有有效作用,更沒有發揮出其市場價值,蘄春的企業可以與商標所有權人協商,通過商標轉讓程序獲得“李時珍”注冊商標所有權。《馳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規定》中規定:馳名商標不得在同類及類似商品上注冊使用、不得在非類似商品上注冊使用、不得作為企業名稱使用,縣委、縣政府要大力扶持本縣擁有“李時珍”注冊商標的企業努力爭創中國馳名商標,通過法律形式實現自我保護,增強市場競爭力。
三是引導產業發展,構筑實體支撐點。李時珍品牌的核心價值存在于醫藥行業,打造李時珍品牌的關鍵也在于發展醫藥產業。要采取“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農民主力”的模式,不斷提高全縣中藥材種植覆蓋面,增加種植面積,豐富種植品種,突出種植特色,復興“千門萬戶懸菖艾,出城十里聞藥香”的盛景。同時,要扶持龍頭企業,以深度挖掘李時珍人文資源為突破口,著力引導發展中藥材加工生產、醫藥工業、醫藥物流、醫藥文化、健康旅游等行業,不斷壯大醫藥特色產業,為做強做大李時珍品牌提供有力的實體支撐。
四是強化政策保護,實施品牌攻堅戰。建議由縣政府牽頭制定《李時珍品牌保護實施辦法》,有效防止其品牌價值的弱化,建立健全土地、融資、稅收等激勵機制,進一步優化市場主體準入環境和生產經營環境,加大市場清理整頓力度,打擊非法使用李時品牌和制假售假行為,堅決制止各類不正當競爭,依法依規保護“李時珍”品牌,維護品牌形象。同時,努力爭取國家及省市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督、民政等部門的支持,為蘄春打造“李時珍”品牌,發展中藥材生產、醫藥工業、醫藥物流等醫藥產業提供政策扶持。
(蘄春縣政協 陳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