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谷城縣部分政協委員就當前的春耕生產進行視察。視察中,政協委員們了解到,近3年來,谷城縣遭遇到少雨天氣,半數以上新修、維修、除險加固的水庫、堰塘蓄水能力嚴重不足,有的還是底朝天;聽到農民反映說,再不抓好蓄水引水工作,今年的水田到時候又會改種旱作物的聲音,政協委員們也很焦急,保水就是保糧。他們建議:當前春耕生產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刻不容緩。
認清形勢,保水保糧。提高對做好蓄水保水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各地、各單位干部群眾,要從構建和諧社會、保障糧食安全的高度,提高對蓄水保水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切實抓好全縣春耕生產用水、水利工程蓄水保水工作。
疏通渠道,引水入塘。建議各鄉鎮村,積極組織勞力,清溝排漬,對垮塌溢塞的渠道進行修復和疏通,確保引水排水舒暢,將可能降下的雨水引入水庫堰塘。
管護堰塘,保水蓄水。對已修建完工、投入使用的水庫堰塘,落實管護責任制,做到能蓄水、保水,杜絕水庫堰塘外包養魚等行為,突出糧食生產這個主線,把水用在“刀刃”上。
加強管理,節約用水。責任人在管護水源的同時,要制止亂放水行為,應配備管水員,積極引水入堰,對出現的跑冒、滲水現象,及時采取措施關閉,堵住跑水源頭,堅決杜絕浪費,并協調廣大農戶,有序進行水資源的再利用。確保蓄水充足。
突出中心,多方求水。水利部門應派出技術人員,指導農民引水保水,科學用水;氣象部門應在天氣現象適宜的時候,適時搞好人工降雨,加大蓄水能力;各鄉鎮、村組,要主動行動,爭速度做好涵閘、溝渠等水利設施的后期建設工作,要不等不靠,確保水庫、塘、壩、溝、河的蓄水能力;應發揮提水泵站、機井的作用,早提水、蓄水到水庫堰塘,克服靠天吃飯,等天下雨的思想,保證早蓄水、有水用。
(谷城縣政協 王軒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