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武漢市新洲區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調查

2014-09-15 01:00:58  
字體大小:【

 

邱連新 游思萍


    為深化治庸問責,優化投資發展環境,武漢市新洲區委、區政府今年年初著力加強對審批流程、農村財務等“十個突出問題”承諾整改工作的督查,以利治理“庸、懶、散”走上“深入、常態、規范”化道路。作為一名區政協委員,受邀請參加督查。我們每到一個街鎮,督導檢查村級財務管理和公開問題時,均采取聽匯報、看出臺的制度文件、查帳目與執行情況、議存在的問題并建言整改。從全區15個街、鎮、處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村級財務規范與公開已建立長效機制的占主流,但少數街鎮處的個別村所暴露出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一、督查中發現的問題
    一是票據不規范。自制發票、盜版發票、偽造發票、變更發票、白紙條、各類領條報帳。有的村在換屆過程中,原任村支書、村主任“下臺”時,“交接手續”就是一張大額“收據”,有的村將一些書刊報紙郵寄來的信函廣告中的“收據”剪下來報帳。有的“領條”注明“領到村欠款”,讓人云里霧里,摸不著邊際。
    二是報銷事由含糊。省市區街村,涉及農村財務管理和公開的文件規定非常完備,但執行者大打折扣。從發票上的事由來看,村級送情風日甚,招待費普遍較大,非正常開支增加,一些應由村支書或村主任家庭(個人)開支的均由村集體結帳。不少票據根本無事由,無經手人。
    三是巧立名目發補貼。除發交通、通訊補貼外,少數村還發放會議、選舉、誤餐、汽油等補助。還有的村一年外出2—3次“學習考察”,動輒近萬元;村級收入不入帳,承包工程無合同,跨數個年度報帳結帳。
    四是財務假公開。個別村級財務不能做到真公開、全公開、常公開。村支書或村主任一人“包攬”所有財權,自己花錢,自己簽字,自己報銷;左邊口袋支出,右邊口袋報帳。少數村的民主理財小組有其名、無其實,村支書一手遮天;有的整本票據均由村級“一把手”一人簽字,雖然也蓋有“民主理財小組”公章,卻不難窺見其使假痕跡;有的大額支出或關鍵帳目,均跨年度走帳。毫無疑問,此類村平時的財務公開就是假公開;有的在辦公室“公開欄”或村部院內“公開”,有的村干部干滿一屆,該村財務也未公開過。

   二、加強財務管理與公開的幾點建議
    鑒于當前少數街鎮處的個別村,在農村財務管理與公開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大培訓力度。街鎮處和區農經局是農村村級財務管理和公開的主責單位,街鎮處農經站是村級財務管理與公開的直接具體責任者,承擔著業務指導、檢查督導、規范和審計的功能,因而街鎮處農經站工作人員的政策水平、工作責任心和業務素質尤為重要。據調查,因縣鄉機構改革等原因,少數街鎮處農經站工作人員,專業對口的不多,懂農村財務的不多,正因如此,“己不正,難以正人”。建議市區兩級加大對街鎮農經人員專業培訓力度,實行上崗證制度,因地制宜出臺約束農經站工作人員“充電”舉措;區和街鎮處要加強對村級財務人員的培訓。由于村級換屆過頻,一些有業務基礎的常常“名落孫山”,村級財會人員“連任”值得探索嘗試;還要與紀檢、監察、檢察院聯手,對村干部尤其是城中村、城郊村、開發區周邊村的村干部進行反腐倡廉系列教育培訓。
  二是真正落實健全“雙代管”機制并加強年度審計。個別地方為什么“陳谷濫米”都掏出來報帳,有的一張票據上萬元甚至數萬元,有的工程項目無合同,大額開支無詳細清單附件,有的跨幾個年度結帳,說明我們的“雙代管”流于形式,年度審計也未開展,否則不可能發生和出現村級財務亂象。下一步,應真正健全落實報帳、審帳機制,環環相扣;票據必須真實合法,時間、事由、經手人、證明人、民主理財小組和審批人“一個也不能少”;報帳之日,村民主理財小組集體審閱評議票據的合規性,按月在村民集中的顯眼位置公開村級財務帳目,接受村民監督。每年結束,農經站要對各村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結論。
  三是減少和規范村級達標事項,減輕村級經濟負擔。國務院和省市區均有一攬子減少村級達標事項之規定,但近幾年來各級部門側面強調其工作重要性,搞一些不切實際的“創優達標”,加重了村級經濟負擔。據村干部反映,各類“創優達標”標準要求嚴格,僅宣傳牌、打印復印費動輒就是數千元;少數部門還在給村級下派黨報黨刊限額之外的征訂任務,有些看似對村民“有益”的保險,實則加重了村級負擔,因為村民拒交,而上級下達指標后,村級無奈何只有墊繳。街村兩級呼吁,村級“創優達標”和有些保險,要問計于民,問計于基層,以減少盲目性,避免形式主義,同時也緩解村級經濟壓力,不致于出現新增債務。
  四是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做好村級財務管理和公開工作,向群眾交一本明白帳,是黨組織和共產黨員最好的形象展示。當前個別地方,正因為財務管理不民主、不透明、不公開,從而導致村民四處上訪,并留下不穩定和安全隱患。建議進一步落實街鎮處、區農經局、街鎮處農經站的相關責任,哪一環節出現不作為,就追究哪一方的責任。如果環環緊扣,認真履責,村級財務管理和公開一定能步入制度化、規范化。
  (邱連新系武漢市新洲區政協常委、區紀委常委,游思萍系武漢市新洲區政協委員、區民政局副主任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