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武漢市新洲區畜牧業養殖污染現狀及治理建議

2014-09-15 01:00:59  
字體大小:【

 

申濟芳


    武漢市新洲區是全省蛋雞養殖大區,2012年畜牧總產值達到30.5億 元。近幾年來,全區畜牧業呈現跨越式發展態勢,畜禽養殖逐漸向規模化、標準化、組織化發展,已成為全區農業生產的重要支柱產業。隨著畜禽養殖業發展,畜禽 污染問題日益凸現,已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瓶頸。為了加快我區畜牧業轉型升級步伐,促進我區畜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破解畜牧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 盾,探索畜牧業與環境保護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一、我區畜禽養殖污染現狀


    我區雖然是畜禽養殖大區,但養殖規模化程度不高,廢棄物總量大,畜禽糞尿年產生量和污水產生量達到60萬噸。中小規模養殖場(尤其是養雞場)是畜禽養殖的主流,這些中小規模養殖場不按規劃布局,多數建設在村莊附近,有的甚至建設在人居環境中,但缺乏相應的污染防治設施,其糞污的處理方式主要是“就近肥田”,多數時候,這些畜禽糞便被堆放于養殖場內或其附近,無序發酵所產生的氣體惡臭無比,產生的可溶性物質也隨水滲入地下。由于我區人口集中,村鎮密布,河流水系密集,散養畜禽數目巨大,畜禽小規模養殖場較多,養殖污染對居民生產生活環境產生了較大影響。


    我區畜禽養殖污染表現形式主要有:(1)污染空氣。畜禽養殖過程產生的氣體,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養殖場及周圍空氣,加之糞污露天堆放或直接排放,糞污中的碳水化合物、含氮有機物和硫化物大量揮發,形成高濃度的臭氣層,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影響周圍村民的身心健康和農業生產。(2)污染水體。農村散養戶、規模養豬場糞便露天堆放,無害化處理不徹底,經雨水沖淋而排入水體中引起水體污染。病死的動物尸體無害化處理不到位,焚燒不徹底,有的亂扔亂拋也導致環境和水體污染。(3)傳播病菌。畜禽廢棄物中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以及孳生的蚊蠅,會使環境中病原種類增多,病原菌和寄生蟲大量繁殖,造成畜禽傳染病的蔓延。(4)危害農田生態。高濃度的畜禽養殖污水長期用于灌溉,會使作物徒長、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減產,甚至出現大面積腐爛,導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氣、透水性下降及板結,嚴重影響土壤質量。


    造成我區畜禽養殖污染的原因主要有:(1)污染物不處理或處理不及時。我區畜禽養殖污染主要來源于快速而無序發展的中、小規模養殖戶,這些養殖戶大都是上世紀90年代末建設的,基本沒有處理設施。近幾年來,我區畜禽養殖規模由小變大,經營方式由分散到集約,畜禽污染也由分散到集中,由于沒有配套相應處理措施,生產的糞便不能轉化為農田肥料。(2)畜禽養殖者環保意識不強。大部分養殖戶和農戶主體意識不強,主動治理和配合治理的積極性不高,只有國家扶持的項目按要求建了沼氣池,主動出資建沼氣池的業主少。(3)獸藥、飼料添加劑使用不當。生產中濫用抗生素、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藥物現象普遍存在,造成畜產品藥物殘留污染環境。(4)畜禽養殖業布局還不合理。局部地區存在養殖戶過多、養殖數量過大、養殖密度過高、養殖行為不夠規范等問題,嚴重超過當地環境承載能力。(5) 有機肥生產發展不夠。有機肥生產是目前處理畜禽糞污的新興途徑,然而我區目前有機肥行業發展更多的是依靠肥料工業效益推動,政府并未將其作為環保行業給予 足夠的支持。有機肥生產廠家都抱著臨時性的觀點,所建設的廠房與生產設備都極其簡陋,所采用技術也較落后,加之我區大農業生產環保意識還很淡薄,有機肥在 農業生產中并未普遍使用,導致有機肥生產量上不去,畜禽糞污轉化量不大。


    二、治理畜禽養殖污染的建議


    畜禽污染治理應堅持以源頭處理為主,從源頭削減污染排放量,逐步淘汰嚴重影響環境的小、散養殖戶,確保養殖業發展與環境承受能力相適應。在環境敏感地區,應依法劃定和調整禁養區、限養區,嚴格控制畜禽養殖企業在境內盲目發展,防止污染轉移。


    (一)堅持科學規劃,全面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合理選址、合理規劃、適度規模是防止畜禽養殖污染的重要途徑。要采取新老養殖場有別的辦法進行,科學規劃建設新養殖小區, 改建老養殖場。對于老養殖場環境污染問題,考慮到業主資金困難,政府應給予一定的改造補償資金。對新建養殖場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在選址上應遠離人口稠 密區、環境敏感區、舉水河倒水河等水系。應堅持農牧結合、種養平衡原則,最好選靠近農田、果園的地方,以便開展立體養殖,提高農作物和果林對糞水的轉化利 用率。新老養殖場要搞好周圍綠化,嚴格按環保部門要求,配套沼氣等無害化處理設施。新建、改建、擴建畜禽養殖場對污染實行減量化設計,除生產區、生活區、 管理區隔離外,養殖場設計上要嚴格實行二分離,一是在小區設計過程中建雨水溝和污水溝,實行雨污分離,污水系統不得采取明溝布設;二是干濕分離,應采用干 法清糞工藝,先清理糞便,再用水沖洗欄舍,糞便不可與尿水、污水混合排出,實現日產日清。實行干濕分離、雨污分離可使畜禽糞便污染減量70%。


    (二)改進生產方式,大力推廣立體養殖模式和清潔生產技術。首先,要大力規范整合,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建設。嚴格控制審批中小規模養殖,對5萬只雞、5千 頭豬以上規模養殖把好設計工藝關、生產監控關,對原有的中小型養殖戶采取股份合作制辦法,整合集并成標準化養殖小區,堅決做到沒有糞便處理和治污措施的不 準生產。其次,要積極推廣新工藝、新技術,盡可能減少和杜絕養殖污染。一是節約用水,減少液體肥和污染物排放總量。雞場、豬場宜采用飲水器,可大幅度降低 舍內的飲用水量及污物排放量;畜舍清洗要盡量降低用水量,減少液態水糞的形成,減少污水排放量。二是把握好飼料等投入品,嚴格限制重金屬等化學試劑的使 用,減少有害化學物質的排放。三是通過營養調控降低畜禽有毒有害物質的排出量。飼料中使用合成氨基酸,降低糞尿中氮的排出量;使用植酸酶,降低糞尿中磷的 排出量;使用益生素和非淀粉多糖(NSP)降解酶,降低不可消化營養素的排出量;使用有機微量元 素,降低微量元素的排出量;使用除臭劑,降低有害氣體的產生;添加微生物菌群,使飼料充分消化吸收,提高動物的消化率,減少糞便中未消化的飼料對環境污 染。四是采取科學的飼料配制技術和飼養管理技術,廣泛推廣漁豬結合、農牧結合、果豬結合等一系列立體養殖模式,逐步實現畜牧業綠色循環生態養殖。五是大力 推廣畜禽養殖場清潔生產技術。采用科學合理的飼料配方、先進的清糞工藝和飼養管理技術,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產生量。要在養殖場(戶)中推廣高效的環保型添 加劑,提倡使用益生素、酶制劑、天然中草藥等。使用高效、低毒、廣譜的消毒藥物,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對環境易造成污染的消毒藥物,有計劃地推廣生物發酵零排 放技術。


    (三)搞好綜合利用,著力發展循環經濟,變廢為寶


    畜禽糞尿既是廢物同時又是資源,含有豐富的氮、磷及有機物,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可作再生飼料。目前家禽糞便再利用技術已經成功,我區要引進一至二家有實力的企業或整合全區現 有的有機肥廠,對雞糞進行處理和再生飼料利用。要搞好糞便綜合利用,對糞便要進行無害化處理,設置專門的畜禽糞便貯存設施,堆糞場頂部應設置防雨頂蓋,四 周要通風,貯存設施應采取有效的防滲處理工藝,防止污染地下水。將干糞自然堆集發酵后用于種養殖業,污水用來生產沼氣。經發酵的畜禽糞便沼液、沼渣是農業 生產的優質有機肥,可作為農家肥料用來養漁、種菜。為充分利用好資源,要加大對有機肥的推廣力度,借鑒外地經驗,由政府出臺政策引導農民使用有機肥,生產 綠色無公害農產品。


    (四)加強執法監察,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一是建立病死畜禽無 害化處理長效機制。病死畜禽尸體是主要的生物污染源,要在全區推行病死畜禽統一收集、集中處理、統計報告等制度。加快建設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嚴禁并 及時查處隨意棄置或者不按規定處理病死畜禽及其產品的行為。要求養殖場最好建密封、不滲水的禽畜尸體處理井(化尸池)。二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由區政府牽 頭,成立專班,組織環保、規土、城管、畜牧等部門和街鎮聯合執法,對只顧養殖賺錢而不采取措施保護環境造成污染的養殖場(戶)依法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