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加強我省濕地保護管理的建議

2014-09-15 01:00:33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 class="font01">大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湖北地處長江中游,位于我國南北過渡地帶。全省河流縱橫、湖泊密布、水面寬廣,素有“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美譽,具有十分豐富的濕地資源。根據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初步調查統計,我省濕地分為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總面積144.42萬公頃,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7.76%。全省濕地植物有702種,濕地動物有648種。全省濕地水質總體平穩,以三類水質為主。
    近年來,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大力加強濕地保護工作,濕地保護管理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一是濕地保護區(園)數量和級別不斷提升。截止到2011年底,全省建立濕地公園、濕地自然保護區(小區)共68個,保護面積約40萬公頃。二是濕地保護機構不斷完善。2011年省林業廳成立了濕地保護中心,洪湖、大九湖、龍感湖等專門成立了濕地保護機構,落實了編制、人員和經費。三是濕地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完成了全省濕地資源調查摸底,開展了濕地生態監測,啟動了濕地保護與恢復示范工程?!笆晃濉逼陂g,全省共實施了洪湖、梁子湖等10個濕地恢復與保護工程。四是濕地建設資金籌措渠道不斷拓寬?!笆晃濉逼陂g,我省積極爭取國家投入1.5億元,支持濕地建設。2004年至2005年,省政府投入7000萬元支持洪湖濕地恢復。2008年,我省成立了全國首家省級濕地保護基金會,凝聚社會力量參與,支持我省濕地保護。五是濕地對外合作不斷加強。由國家林業局濕地中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共建的長江濕地網絡在我省率先示范,現已推廣到整個長江流域。
    但是,隨著我省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濕地保護與開發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生態環境面臨著威脅,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建設與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快濕地保護立法,推進濕地保護法治化
    濕地保護立法,是做好濕地自然保護和濕地公園建設、管理工作的前提和根本保障。濕地保護是我省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立省”的戰略,應強化湖北濕地保護和管理,首要的工作是加快我省濕地保護立法。通過立法,對我省濕地及其資源依法進行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使濕地的綜合效益能夠有效發揮,為湖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保障全國生態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二、建立濕地保護和濕地公園建設的投入機制
    濕地保護是一項生態公益事業,任務艱巨,時間周期長,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要堅持政府投入為主導和引入市場機制相結合,多元化地解決濕地保護資金缺乏問題。一是濕地保護基礎性建設和工作經費應列入各級政府公共財政預算,設立專項資金,確保濕地保護和利用工作正常開展。省財政應重點扶持我省國家級、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并增列省濕地保護補助資金;省發改委在安排濕地恢復與保護項目資金時,應征求相關業務主管部門意見,對已批準建立的國家級、省級濕地公園優先安排建設資金。同時,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爭取濕地補助項目資金。二是借鑒外省經驗,凡是批準為國家級和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的,省財政應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適當補助。三是各地應制定優惠政策和措施,積極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吸納社會資金參與濕地保護和濕地公園的建設。
    三、加強濕地生態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監管
    一是始終遵循生態規律,堅持生態優先原則,避免產生輕保護重開發而導致濕地生態系統破壞的現象。以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依托開展濕地旅游的,應加強管理、合理規劃、監控人流和車流,不得影響野生動植物物種的生存繁衍和生態系統平衡。二是加強濕地科學研究與監測。要建立我省濕地檔案,監測濕地的動態變化,定期提供動態監測數據和監測報告,分析變化的原因,適時為我省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對策依據。同時調查評估國家大型水利工程對我省長江、漢江流域濕地產生的影響,為我省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學決策依據。三是強化監督檢查。加強對濕地保護、開發利用活動的監督和管理,定期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和管理評估。對亂征濫占濕地及周邊土地開挖魚池、種植農作物、圍網養殖、無序放牧等行為及時進行勸阻和清理;對少數不法分子亂捕濫獵、毒殺珍稀水鳥等違法行為依法進行嚴厲打擊,維護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正常的秩序。
    四、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強化組織領導
    根據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的自然資源,如水源、土地、植被、山林等管理權隸屬不同部門的實際情況,各級政府要理順其管理體制,建立權威、高效的協調機制,實行集中統一的組織領導。省、市、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負責本轄區內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規劃、建設的指導、監督和管理;水利、水產、環保、旅游等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濕地的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加強對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管理機構的考核。建立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根據考核結果和生態環境的評估,實行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