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湖北省委員會
十堰市汽車產業經歷4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重、中、輕、微、客、低速貨車、各類專用車等全系列發展態勢,汽車主導產業成為十堰發展的主要力量。全市汽車及零部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500余家,占全市規模企業比重達到70%以上,資產總額1000億元,從業人員17萬余人,具有年產各類汽車50萬輛以上的能力,其中中重型車20萬輛、微型車25萬輛、低速貨車5萬輛、客車2萬輛,形成了年產各類專用車8萬輛的能力。2010年,全市汽車工業總產值973.9億元,占全市工業的比重為74.2%,整車產量達56.2萬輛。十堰汽車工業在發展規模、技術創新、產品質量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整體實力明顯增強,地方汽車工業也快速成長起來。
與此同時,也要看到,十堰地方汽車工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制約因素也很明顯,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企業規模普遍不大,產品同質化現象比較普遍。改裝車和部分零部件存在無序發展問題,一種產品,多家生產,企業間相互壓價、惡性競爭、效益低下,如車橋、車架、車身、制動器、油箱、消聲器、同步器、液壓油缸等存在此類問題。產業集中度也較低,十堰汽車產業過億元企業有60余家,但銷售收入10億的只有5家,過50億的企業只有2家,缺乏大企業的支撐作用。
二是科研開發能力薄弱,工藝技術水平落后。浙江、上海的研發投入率分別為4.3%和3.3%,且基數大,絕對投入資金多,而十堰汽車產業研發投入嚴重不足,研發投入率不到2%,大部分企業只能進行簡單的來料加工,不具備開發和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能力。
三是缺少自主品牌。由于長期以來只重視引進產品和技術,沒有形成產品研發的整體力量。大部分零部件企業生產的產品毛坯件、工藝加工協作件、零散小件占生產總量的90%左右,獨立的總成件、系統件僅占10%,配套層次低。地方汽車產品中國家級品牌產品僅有1個。
四是汽車產業的管理體制和發展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
為促進十堰市汽車工業更好更快發展,加快推進“國際商用車之都”建設,我們建議:
1、進一步加大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可以考慮建立汽車產業專項扶持資金,每年安排5000萬元,用于對地方汽車產業重點企業在規模擴張、項目建設、科技創新、品牌建設、聯合重組等方面的扶持,由相關部門組織實施,每年進行一次考核獎勵。
2、引導汽車產業集群發展,著力打造汽車產業工業園。研究出臺《十堰市汽車產業區域布局規劃》,對城區、縣市汽車產業布局和發展重點予以分類指導和引導,避免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建立新上汽車及零部件項目會審制度,成立項目評審小組,對不符合國家汽車產業政策和區域規劃布局、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實行限制政策。企業需新增用地的建設項目,一律進入對應的功能園區,并享受政府出臺的土地優惠政策,引導各類整車及零部件企業按功能逐漸向各大專業園區集中。
3、大力實施技術創新工程,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是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全面落實企業加大科技投入的各項政策,支持企業創建國家級、省級技術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二是完善產學研聯合創新機制。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建設實驗室、研發中心、技術聯盟等各類創新組織,吸引大院名所來十堰設立創新載體。鼓勵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高校汽車專業和汽車大企業集團共建研發中心、中試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共建產學研聯合體,爭創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湖北汽車學院發展,加強企業與汽車學院的聯系與合作,提升汽車產業的技術創新水平。三是組織實施重點技術創新項目。鼓勵企業加大投入,運用高新技術或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不斷提高工藝技術水平,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步伐,搶占技術制高點,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以市場為導向,研究提出并組織實施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水平高、帶動作用強、市場前景好的合力攻關、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在汽車傳動專用裝置、汽車電子、汽車新型電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開展聯合攻關,盡快實現產業化。
4、找準市場定位,優化產品結構。避免與東風公司產品沖突,走差異化發展的路子,以中低端產品為主攻方向,積極搶占中西部汽車市場。大力發展專用車,搶占農村、鄉鎮市場。加強與東風公司的協作,充分利用其技術資源和品牌影響力,促進地方企業與東風公司對接,共同開發生產中低檔商用車,不斷擴大市場占有率;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特別要在專、特上下功夫,打造2~3個專用車知名品牌,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在汽車零部件方面,鼓勵企業走“中性化”、“品牌化”的路子,實施精品名牌戰略,堅定不移地走“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打造知名品牌;應堅定不移地堅持高科技、寬系列、多品種、廣覆蓋的發展戰略,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技術含量,提高附加值。一是要著力培育一級供應商(總成類生產企業),在車身、車架、車橋等大總成方面選擇1—2家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其做強做大。二是對于數量眾多的2級以下供應商(中小零部件生產企業),要選擇那些產品系列化程度較高、市場覆蓋面較寬的企業進行培育,促進其發展成為行業巨人。三是按照政府引導、企業自愿的原則,鼓勵企業與國內外零部件制造商開展各種形式的合資合作,注重引進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跨越式發展。四是不斷開拓市場(四類市場),要注重發揮企業的比較優勢,鞏固提高東風公司配套市場,積極尋求與其他主機廠配套,大力搶占社會備件市場,努力開拓國際市場,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
5、打造國家級汽車展銷平臺,增強車城汽車文化影響力。一是高標準建設汽車會展中心,每年舉辦一次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展覽和汽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整車及零部件廠商、專家學者參加,組織對接,推介十堰汽車產品,擴大車城汽車文化影響力。二是積極組織重點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參加國際、國內重點汽車及零部件展銷等會展活動,開闊視野,學習國內外汽車產業先進經驗,拓寬信息交流渠道。三是對參加會展和論壇活動的本地企業,政府對企業參展費用予以補貼,提高企業參展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