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良華委員
省第十次黨代會從建設重要戰略支點出發,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建設“五個湖北”奮斗目標。根據省委、省政府總體部署,我省對臺工作特別是對臺經濟工作必須把握主題主線,深入解放思想,堅持開放先導戰略,擴大對臺招商引資,努力為湖北跨越式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自2008年兩岸關系發生重大轉變以來,臺資加速向湖北轉移。可以說,這五年是臺資在鄂增長最快、取得效益最好、投資結構日趨優化的五年,臺資已占我省引進外資第二位,并有趕超港資的強勁勢頭,因而,開展對臺招商引資不僅大有可為,而且應當有所作為。
一、當前臺資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去年下半年,省臺辦對全省對臺招商引資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從調研情況來看,目前我省對臺招商引資仍處“全國第一方陣”,但從全國來看,與先進省份相比差距較大。截止2011年,江蘇、廣東、浙江、福建引進臺資項目總數分別是我省的10.2倍、10.99倍、3.25倍和5.56倍。經分析,阻礙臺資企業在我省發展的主要問題,集中表現為“四難三憂兩不暢”:
所謂“四難”:一是融資難。2011年,全省僅有23個臺資項目向銀行融資,融資主力是富士康等大型臺企,中小企業融資不足20%。二是用工難。在鄂臺資企業有近三成面臨勞動力短缺。三是征地難。這是當前臺商工業園、農創園發展中面臨的最大難題。四是轉型難。由于受外部環境影響以及企業自身的內生動力、技術條件、資本實力等因素的制約,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步履維艱。
所謂“三憂”:一憂發展環境。“政策夠用不管用”的現象突出。二憂生產要素。不少臺企面臨勞動力成本增加、電力供應緊張、交通運費上漲等問題。三憂市場開拓。臺資企業進入國有、民營大企業采購體系障礙重重,有的受準入條件限制,被排除在招投標之外,無法與本土企業公平競爭。
所謂“兩不暢”:一是從境外打進資金進帳較慢,一次性不能提取大量資金,導致資金流轉不暢;二是出關手續比沿海地區繁瑣,辦事不暢,導致臺企時常在履行國際經濟合同時延誤失信,受到損失。
形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認識因素,少數地方領導干部對臺資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二是環境因素,少數部門尚未形成支持臺資企業發展的合力;三是自身因素,個別企業投資決策失誤、經營管理不善。
二、幾點建議
2012年,省委常委會提出了把我省培育成為中西部最重要的臺資密集區。前不久,李鴻忠書記在省委相關會議中強調指出,改革開放是永久紅利,不改革開放,敗局已定,改革開放不夠,弱局已定。因而,我省對臺經濟工作應高舉開放的旗幟,圍繞省委提出的打造中西部最重要的臺資密集區目標,堅持開放先導戰略,大膽改革、大膽開放、大膽突破,努力為湖北跨越式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確立打造中西部最重要的臺資密集區的總體目標
從我省對臺工作的實際出發,應樹立起五個奮斗目標:爭取今后五年內,全省引進臺資企業總數、合同臺資額、到位臺資額在中西部地區居于前列;臺資在我省利用外資中達到首位;臺灣前百大企業入駐湖北達60%以上;培育一批具有產業特色和規模的涉臺園區;引進一批臺資大項目落戶湖北;力爭將湖北打造成中西部最重要的臺資密集區,使臺資企業成為推動湖北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進一步營造高度重視對臺工作的政治環境
首先是營造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對臺招商引資及轉型升級工作的良好氛圍。各地市(州)委書記作為本地區對臺工作第一責任人,切實履行好對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職責,統籌協調對臺工作。其二是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部署、黨政領導齊抓共管、對臺系統組織協調、有關部門聯動實施、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第三是加強對臺系統干部隊伍建設。重點是調整充實縣區一級臺辦力量,提升全省對臺招商引資工作整體水平。
(三)完善臺資企業轉型發展有關政策,進一步營造寬松靈活的生產經營環境
2012年1月1日,省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支持臺資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23條),臺商反映強烈。當前,要進一步細化、完善其規定。一是加強財稅支持,建立投融資機制。繼續加強對臺資企業的財稅支持力度。建議省直相關部門借鑒外省經驗,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具體財稅及投融資支持政策。二是拓寬招商渠道,推進涉臺園區建設。完善扶持政策,繼續大力推進“臺商工業園”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園區建設。三是推動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強化鄂臺科技創新與合作。大力推動我省臺資企業實施自主創新、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三自主轉型升級工程”。建立鄂臺人才培養基地及鄂臺青年培養基金,鼓勵支持鄂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開展產業技術研發活動。加快臺灣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并分階段給予資金補助,具體資助標準由省有關部門提出辦法實施。四是搭建交流平臺,拓展經貿合作渠道。除繼續舉辦好湖北?武漢臺灣周活動外,積極爭取“兩岸中小企業論壇”落戶湖北。支持各市(州)搭建各類與臺交流合作平臺。五是提升服務水平,加強排憂解難。支持臺資項目進入全省重大項目“綠色通道”審批;建立臺資企業項目用地保障機制;積極推動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系統向臺資企業延伸覆蓋;優化出入境監管。在進出口通關、出入境檢疫方面,對臺資企業實施分類管理,實行出口貨物直通放行模式和綠色通道制度,簡化臺資企業貿易收結匯和出口退稅手續。
(四)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營造溫暖人心的生活配套環境
重點是完善醫療、教育、就業等生活配套政策。建議在臺胞較集中的地方,適時興建臺商子弟學校、臺商醫院和臺商會館;指定臺胞醫療保健服務定點醫院;臺商子女與本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做好臺生在事業單位就業試點工作,對臺商在鄂子女提供相應的公共就業服務;“臺協”可定期向地方交管部門申請預約安排臺胞集中辦理駕照。通過上述惠臺政策,使臺商真正安心、放心在鄂投資興業。(發言人單位及職務:中共湖北省委臺辦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