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加強村鎮銀行扶持力度提振我省農村金融

2014-09-15 01:00:14  
字體大小:【

 

民革湖北省委員會


    近十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步伐也隨之加快,在以盈利為目的的利益驅動下,一方面提高貸款的準入門檻和增強貸款的選擇性;另一方面撤消或合并縣和縣以下分支機構及營業網點,紛紛將信貸業務轉向城市,致使農村金融機構的競爭力下降,農村資金不斷外流,農村金融供給嚴重不足。以武漢市新洲區為例,據中國農業銀行湖北分行的調查顯示:目前中國農業銀行在新洲區的“三農”業務發展中呈現“網點覆蓋率低、工作人員不足、金融產品單一、經營授權偏小、辦貸流程太長、激勵機制欠缺”六大障礙,嚴重制約了農村金融的供給。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農村金融發展,服務“三農”工作刻不容緩。

    一、村鎮銀行現狀和問題
    作為我國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的一項創新之舉,村鎮銀行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村金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對于加快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村鎮銀行有助于填補農村金融空白,增加農村金融供給,促進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的競爭,打破壟斷,逐步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效率低下、產品單一、受眾面小的不利局面,引導各類民間資本健康、合理、有序發展。實踐表明,村鎮銀行作為金融補充力量,在農村金融市場充分發揮了“鯰魚效應”,并為縣域實體經濟的發展給予了有力支持。但在村鎮銀行的發展過程中,仍有許多問題值得政府及監管部門關注和解決。
    1、市場定位偏離服務“三農”目標,服務范圍難能“一心為農”。村鎮銀行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法人,必然要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經濟目標。而受到整體金融環境的影響,村鎮銀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矛盾和沖突也就不可避免。村鎮銀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發展也呈現“不村鎮”趨勢,部分村鎮銀行的工作中心也開始向縣城傾斜,服務對象也更傾向于中小企業。
    2、吸儲困難,營運資金緊張。其一,村鎮銀行作為新生事物,社會認同度低,缺乏品牌價值,農村居民普遍感到陌生,更愿意將錢存在知名度更高的農信社和郵政儲蓄銀行。其二,村鎮銀行網點少,很多村鎮銀行只有一個孤零零的網點,很難形成規模優勢。其三,由于費用有限、系統落后、產品單一的因素影響,村鎮銀行很難吸引儲戶的眼球。

    3、監管力量薄弱,監管難度大。村鎮銀行“低門檻”特征給“嚴監管”要求帶來了很大障礙,一方面,我國縣一級監管人員少,監管任務重,隨著村鎮銀行數量和網點的增加,這種嚴峻的局面會越發嚴重;另一方面,由于農村金融監管法規滯后,監管手段單一,而各村鎮銀行的經營規模和業務復雜程度不同,經營管理模式各異,要根據每一個村鎮銀行的經營特點制定不同的監管措施,則更是難上加難。
    4、人才、技術、系統相對落后。由于村鎮銀行一般地處農村,又是新鮮事物,因此在吸引專業人才方面有著較大劣勢。這導致對一些專業要求高、收益大,但同時風險也大的業務難以開展。受技術落后的影響,銀行卡和貼現方面的業務也無法辦理。此外,大部分村鎮銀行沒有加入大小額支付清算系統和賬戶管理系統,無法辦理異地資金往來等業務,使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

    二、對策建議
    1、建立針對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的監管評級機制。形成市場激勵機制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農村金融機構聲譽激勵制度的建立,通過放寬監管評級結果的運用范圍,逐步公開評級結果,實現監管評級結果與市場機制的高效聯動,增強評級等級較高的農信社的正面市場聲譽激勵,對評級等級較差的農信社給予負面的聲譽壓力,從而激勵農信社努力改善自身評級狀況,實現其自利行為與監管當局監管目標一致的激勵效果,保障農村金融體系的穩健發展。監管當局的介入對于增強農信社改善風險等級的積極性有巨大的作用。因此,監管局應結合市場情況,制定《農信社監管評級工作獎懲條例》,通過制定明晰的監管評級機構獎懲指引,在市場準入、業務擴張、管理人員升遷等農信社管理方面,對高等級或者等級有較大改善的農信社給予更多更大的機會和扶持政策作為獎勵;否則提高門檻和限制性條件以作懲罰。
    2、靈活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目前,村鎮銀行執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等同于農村信用社。在資金實力、貸款規模、從業人員業務熟練程度和對農村地區的了解熟悉程度上,村鎮銀行遠遠不能與農村信用社相比,但在支持農村金融的發展上,村鎮銀行一樣的不遺余力,并且是惟一能做到,將吸收的存款100%用于支持當地經濟發展的金融機構。建議人民銀行對存貸比例較高、支農比例較大、資產質量優良的村鎮銀行實行差額準備金管理,適當調低存款準備金率,擴充生息資金規模。

    3、建立風險分擔機制。村鎮銀行服務的對象基本上是處于成長期的小微企業、農村種養殖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弱勢產業群體,一無實在的資本金,二無規范的財務報表,三無有效的抵押物。地方融資性擔保機構要么不愿意介入,要么介入后提高融資成本,加重了貸款人負擔。村鎮銀行既想投入,又想保證資金安全,左右為難。建議地方政府、或與村鎮銀行實行對接的鄉鎮政府,將少部分土地承包、出讓款以擔保發展基金的形式存入村鎮銀行,村鎮銀行再以1∶5或更高的比例進行放大,挑選信譽好、發展前景可觀的企業和農戶給予充足的信貸支持。對已對接的鄉鎮,還可實行對口支持該鎮的企業和農戶。
    4、適度調整貸款規模。村鎮銀行要穩健快速發展,就必須擴大資產業務規模。目前,貸款規模由人民銀行控制,每季下達指導性計劃。對突破計劃的,人民銀行將采取約見談話等手段進行管理和約束。對于全部貸款用于縣域、大部分貸款用于“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村鎮銀行來講,建議人民銀行在貸款規模控制上適當給予放寬。
    5、加強外部發展環境建設。村鎮銀行目前還屬于新生事物,社會認知度低。建議政府和監管部門要協助村鎮銀行做好宣傳,改變公眾認為村鎮銀行是“私人銀行”、“農村基金會”的誤解,利用積極有效的形式為村鎮銀行“正名”,讓社會各界了解村鎮銀行的性質、經營原則和目的,提高社會特別是農村地區廣大農戶、小微企業對村鎮銀行的認知度和信任度。政府還要在稅收政策上對還處于初級階段的村鎮銀行給予大力支持,建議對營業稅和所得稅的地方留存部分實行“三免兩減半”(即前3年免、后2年減半)的稅收優惠,支持村鎮銀行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