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發揮農民在農田水利建設中主體作用的幾點建議

2014-09-15 01:00:13  
字體大小:【

 

民建湖北省委員會


    湖北是水利大省,治水興水歷來是湖北為政之要、民生之本、興鄂之基。建國以來,全省累計興修大中小型水利工程200余萬處,加固江河堤防1.1萬余公里;興建水庫5838座、總庫容260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54座;建成固定電力排灌站2.5萬余處,總裝機240余萬千瓦,基本形成了防洪、排澇、灌溉三大工程體系,躋身全國水利大省行列,江河干堤長度、大型水庫座數、大型排澇泵站裝機容量均居全國首位。
    針對2011年中央1號文件為農田水利建設發展帶來的新形勢,湖北省以實施“萬名干部進萬村挖萬塘”活動(簡稱“三萬”活動)為抓手,以解決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為目標,在荊楚大地掀起了以整治塘堰、清淤溝渠為重點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熱潮,整治當家塘堰21萬口,興建和整修小泵站0.84萬座、小水池(窖)2.64萬個、溝渠5.92萬處、其他工程1.63萬處,新增蓄水量近20億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積近1000萬畝,惠及全省20多萬個村組。支持鼓勵農民用水者協會發揮作用,引導受益農民自愿合作,投資建設小型水利設施。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支持鼓勵民營主體投資辦水利,充分地調動了農民興修農田水利的積極性。

    一、農田水利建設存在的問題
    但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的推進,農田水利建設管理的舊體制被打破,新體制尚未完全確立,農田水利建設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1、渠系建筑物老化失修,導致灌區面積嚴重萎縮,鄉鎮級泵站、涵閘嚴重老化失修。據調查,湖北監利汴河鎮等地泵站老化,灌溉設施失修,排澇泄水不力,導致農田常常受澇受漬,農民農業收入損失比較大;南漳縣九集鎮等丘陵地區灌溉設備不同程度老化或者缺失,嚴重影響了當地農作物的正常灌溉和牲畜的飼養,農民常陷入無水可用的困境;云夢縣吳鋪鎮之前每次抗旱都引徐家河水庫的水,然而2011年5月因干渠淤塞,泵站抽水設施破壞,耽誤了抗旱時機。
    2、排灌渠道淤塞現象嚴重。由于近十年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基礎建設止步不前,沒有新修溝渠;原有的溝渠也很少疏浚,河流沿岸群眾在河中泡黃紅麻,在河岸種莊稼、毀坡耕種、違章設障、挖沙取土、亂排亂放現象十分突出,致使水土流失嚴重,河渠淤塞嚴重。2011年3月荊州新聞網報道,公安縣北干渠已經有三十多年沒有清淤,以至于渠道淤塞越來越嚴重,當地農民不得不將水田改成旱田,甚至出現住在長江邊、卻不能及時用水的尷尬局面。

    3、農田的分散經營,農業的比較效益低,農民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積極性不高。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整體效益、規模效益,由于現行農村實行的是包產到戶,有效地組織農民進行水利建設困難重重,特別是當前農業的比較效益低下,農民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積極性不高。
    4、投勞折資的投入能力降低。農村稅費制度改革后,農民投入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必須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而基層組織及群眾在工作方法和思維方式上對執行“一事一議”政策缺少經驗,民主管理意識不強,思想認識難度較大,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人員多,導致“一事一議”成功率不高,議事效率低。
    5、建設形式不完善。目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組織形式多種多樣,建設資金來源渠道不一,規劃五花八門,各自為陣,重復建設,多頭建設。這些問題影響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健康發展。

    二、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建議
    從根本上解決我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問題,核心是解決農田分散經營和農業比較效益低下的問題。解決這兩個問題,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大力發展農田股份合作,整合農田綜合經營,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我國農田“從合到分”,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現在農田正經歷一場“從分到合”的過程。在這場變革中,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首當其中。現在的農業產業化基地、萬畝種田戶、農田股份合作制等,正在逐步向農田集中經營、規模經營轉變,政府要下大力推廣,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農民走出農村,在于農田規模經營、合作經營。
    2、實行科學規劃。建設之前,一定要進行規劃,尤其是要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規劃。將農田水利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做好政府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銜接,做好農戶投資與政府投資之間的銜接,做好農戶與水利系統的對接,做好大中小型水利系統之間的對接。

    3、積極探索“政府主導,多元投入”的機制。以政府投入為主,通過經營權流轉,引導企業、個人自籌資金開展建設。用項目帶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爭取國家和省的農業開發部門、地方政府、縣區投入、農民自籌按照比例聯合投入。在實施過程中,直接受益農戶的投入在農戶的承擔范圍之內,盡量不超過四分之一。這樣的投入機制,體現了政府投入“四兩撥千斤”的導向作用,可以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自籌的積極性。
    4、發揮集體責任制。在村組內部,要重視“雙層經營體制”中村組集體“統”的功能。一方面,積極探索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長效運行的新模式、新機制;另一方面,可以重新設置村民小組長或者專職灌水員等,提高村組集體在水利上的組織能力。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村民小組是農田灌溉的基本單位,村民通過村民小組參與到集體灌溉中去。加強統籌灌溉模式最具操作性的辦法就是恢復村民小組長,同時恢復村組的調地權,針對土地過于細碎化的事實,進行劃片承包,將土地連片經營,以便進行集體灌溉。
    5、在財政支農和項目下鄉的背景下積極探索民主自建。可設立專項水利補貼,用來資助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當然,水利補貼不能直接發放到農戶,而是發到村里,再通過民主的辦法進行農田水利建設激活農民的民主能力。不過,民主自建要與村民自治結合起來,不能以戶為單位進行,要以村組為單位進行。具體建設項目及其實施由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