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完善我省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2014-09-15 01:00:12  
字體大小:【

 

民進湖北省委員會


    近年來,湖北省作為農業大省,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在以下幾方面取得較大進展:一是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擴大;二是農村信息服務機構和隊伍不斷壯大;三是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四是農村信息資源整合和開發利用得到加強;五是農村信息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等。目前全省縣鄉兩級有農村信息化機構2402個,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服務手段也已開始進入農村尋常百姓家庭。全省農戶上網的達12.17萬戶,全省網上銷售農產品及農資產品近百億元。

    一、我省農村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供給不足
    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農村信息服務網絡的覆蓋面不寬,延伸不夠。信息載體以傳統的紙質為主,信息數據庫少、信息容量小,在信息傳輸上,農村特別是村、社、農戶這最后一公里的數據傳輸網絡出現斷層,信息到達最終用戶出現梗阻。農村基礎設施跟不上農村信息發展的步伐,導致信息發布的渠道不暢,信息接收方式落后、單向。
    (二)農村信息化人才匱乏
    一是農村信息人才非常缺乏。熟悉當地農民經營活動及其信息需求的信息工作人員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廣大農民對信息的需求。二是農村信息網絡人才缺失。農村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需要一大批既精通信息技術又熟悉農業經濟運行規律的專業人才,但我省非常缺乏這方面的人才。三是農村信息化研究人才比較缺乏。導致在推進農村信息化進程中難以形成攻關型信息化研究項目的梯隊,不利于新農村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三)農村信息市場不規范
    主要表現在:
    1、信息意識淡薄。一是政府的農村信息化意識淡薄。有的領導干部對農村信息化的認識出現了偏差,工作不重視。二是農村生產經營主體的信息化意識淡薄。不重視信息對農業生產的指導作用,導致區域間產業結構、產品結構雷同等問題,“種糧糧多、種菜菜多、養豬豬多”等諸多“自相殘殺”的結局屢屢出現。三是農民的信息意識缺乏。在我省廣大的農村地區,農民文化程度低,獲取現代信息的能力差,能夠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強,大部分農民還沒有形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主動獲取信息的習慣。
    2、農村信息不對稱。由于市場信息傳播機制的不健全,農民很難根據市場需求對其種養的農產品類型和預期產量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導致盲目生產,致使農產品供給短缺和過剩現象交替出現;低水平重復生產或壓價競爭等問題難以避免。

    3、農民主體地位的缺失。目前,由于農村信息化是作為公共產品,由政府直接生產提供,因此農民成為信息化的主要服務對象,但是他們還不是農村信息化的建設主體,這就嚴重限制了農村信息化功能的發揮。
    4、政府監管不到位。政府對農村市場和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缺乏配套的現代化管理手段。權威的信息服務網絡還沒有建立起來,不能真正發揮信息網絡技術的優勢,也難以及時向農民、農業企業生提供準確的市場、供求、價格、科技等信息服務。
    5、信用體制不健全,農業信息服務缺乏自律。目前,農村信息供給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用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一些農村信息服務機構和企業普遍追求短期利益,存在信用危機;內部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和制度,沒有相應的自律措施。社會沒有一個合理的信用評價體系。導致農村信息服務行業“道德風險”行為的泛濫。

    二、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農村信息化法治建設
    建立健全農村信息化法律法規,并注重法治、監督,依法保證信息質量真實性、有效性及知識產權等,規范農村信息市場秩序,維護農村信息提供者和消費者的權益并積極促進信息的共享。
    (二)完善農村信息化建設投融資制度
    圍繞農業科研體制、投資結構、經費投入和實用技術研究進行政策調整,明確投資主體并保證基本投入。在政府加大對信息化建設投資的同時,可以借鑒其他農村公共產品建設的經驗創新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融資方式,吸引非政府資金,推進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模式。
    (三)培育農村信息服務社會中介組織
    由于我省農村人口數量比例大,單純的依靠政府對農村信息的提供,很難做到及時傳達,在我省培育社會中介組織作為政府與農民之間傳遞農村信息的橋梁,能夠克服信息的滯后性和農民獲得農業信息的單一性,有助于解決農村信息不對稱問題。

    (四)建立農村信息服務政策補貼制度
    加大農業信息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設村級信息服務站,除了對農民購買電腦、電話、電視進行補貼優惠外,還應對農民使用互聯網等獲取信息的渠道收費等進行補貼。通過政策扶持選擇條件成熟的地區、合作社推廣應用物聯網、3G等現代信息技術。
    (五)建立信息化人才培養制度
    綜合提高農村人口的素質,加強農村信息化專門人才隊伍建設,為農業信息化建設造就一批經過現代系統教育、懂專業知識、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六)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
    政府要加大對農村信息市場的調控,對于以事業性運行模式為主導的公益性、基礎性農村科技、市場信息的生產與管理,政府要承擔投資、組織、發布等責任。對于商業運行模式政府在政策引導貸款、稅收的管理以及對用戶利益的保護等方面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