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把握三個環節強化委員作用

2014-09-15 00:59:43  
字體大小:【

 

政協英山縣委員會


    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項職能,以服務縣委中心工作為根本,以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為重點,以開展政協各項活動為載體,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服務大局,促進發展,政協委員主體觀念和責任意識明顯增強,謀事干事成事的能力明顯增強,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明顯增強,促進了政協委員主體作用的發揮,促進了政協事業健康發展。每年組織視察、調研和各種會議20多次,委員提出建議提案近100件,涌現了汪龍溪、余建中等一批立足本職崗位創業創新的典型,有力地推動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地提升了政協地位和形象。我們的主要作法是:   

    一、在提高素質上下功夫,讓委員“能”起來
    政協委員素質直接關系到委員履職水平。我們始終把提升委員素質作為基礎工程來抓,嚴把“三個”關口,讓委員真正“能”起來。
    1、把好入口關,讓能人成為委員。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要具有政治上和業務上的先進性。為確保有代表性、有社會影響、有參政議政能力的能人成為委員,我們嚴把入口關,提高委員準入門檻。在政協換屆確定委員之前,我們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同縣委組織、統戰部門一起,制定好方案,將委員名額、年齡結構、界別構成、學歷要求等指標分解到各鄉鎮和縣直各口。在確定過程中,要求各有關單位嚴格按照要求,由所在單位充分醞釀后進行民主推薦,主管部門審定,并由縣紀委、綜治委、計生局等部門實行一票否決。目前我縣新一屆政協委員有172名,代表14個界別,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委員135名,專業技術職稱委員92名,平均年齡43.2歲,一批社會各界的精英成為政協委員。

    2、把好學習關,提高委員內在素質。加強學習是委員做好工作、提高履職水平的基本功,也是蓄積發展能量的原動力。我們采取集中培訓、以會代訓的形式,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委員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十七大精神、省市縣委重要會議精神、政協章程、中央省市關于加強政協工作的意見、政協提案的撰寫要求以及其它政策理論,以界別或專委會的形式和方法及時傳達貫徹中央、省、市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委員培訓和考察學習活動,增強委員主體觀念和責任意識,讓委員理解政協性質,掌握政協職能和政協工作的方式方法,明確委員職責和義務,委員素質不斷提高,有效地實現了三個轉變,即委員政協知識由知之甚少向全面理解轉變,寫報告提案由無從下手向得心應手轉變,發言講話由不著邊際向能說會道轉變。
    3、把好考核關,強化委員履責意識。為充分發揮委員“一崗雙責”作用,調動委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我們加強了對委員的考核和管理,增加委員的履責壓力,強化委員的履責意識。一是建立委員履職檔案,將委員參加會議、調研視察、參與活動、創業創新等情況由各專委會進行考核,記入委員履職檔案,每年組織一次考核評比。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委員考核管理辦法、政協常委參會有關規定等制度,規范和約束委員的行為。三是實行跟蹤管理,對成績突出、具有帶頭示范作用的委員,我們全力支持和服務其創業創新,并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對群眾反響大、意見大的委員進行談話教育,直至撤銷委員資格,不斷增強委員的責任意識,使委員變“閑職”為實崗,變壓力為責任。

    二、在加強聯誼上下功夫,讓委員“親”起來
    政協工作最大的特點是組織會議和活動,通過開展會議和活動,密切委員之間、委員與群眾之間、政協機關與委員之間的關系,加強委員之間的團結,匯聚委員的力量,發展政協事業。
    1、開展界別聯誼活動,增強委員親和力。為增進聯系和友誼,我們在本屆政協各界別、委員之間開展了“雙向聯誼”活動,如工農聯誼、農科教聯誼、農商聯誼,定期組織活動,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通過開展“雙向聯誼”活動,更加密切委員之間的聯系,更加凸顯發展的機遇,更加增強委員的親和力。促進界別優勢相互轉化,委員長處相互轉化,實現資源共有、信息共享、成果轉換、產業對接、共同發展。如工業界委員、古泉清酒業總經理蔡煥明,釀酒需要大量優質原料,在石頭咀鎮租用農民土地70多畝,種植高粱,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解決農民就業問題,又為自己企業發展提供了穩定優質的原材料。農業界委員凡興權,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收購茶農的鮮茶葉,解決了農民茶鮮葉的銷路,又建立了穩定的“農戶+公司”的發展新路,實現了互利雙贏。今年以來,各界別之間的委員主動聯系、積極聯誼,發揮各自優勢,互幫互助,互相發展,目前,60多名不同界別的委員建立了穩定的互幫協作聯系機制,促進和帶動了不同產業的發展。

    2、政協委員與群眾聯誼,增加委員吸引力。加強委員與群眾聯誼,團結一方群眾。發揮委員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科技和信息,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有針對性地向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督促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把群眾團結在一起,共同致富奔小康。加強委員與群眾聯誼,穩定一方群眾。利用政協和委員的優勢,理順群眾情緒,協調鄰里關系,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群眾安居樂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加強委員與群眾聯誼,致富一方群眾。在產業相對集中、群眾致富信息要求迫切的地方,設立政協委員聯絡站,一方面加強與委員的聯系,另一方面以聯絡站為依托,及時向群眾發布信息,提供技術和中介服務,引導群眾致富。縣政協委員、湖北怡蓮陽光絲綢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善超在孔家坊、金家鋪等地新發展1000余畝桑園基地,既促進了蠶桑產業發展,又帶動了農民增收,既體現了委員自身價值,又增加了委員吸引力。
    3、加強機關與委員聯誼,提高委員向心力。政協機關是委員的娘家,要使委員與政協機關謀到一處、打成一片、干在一起。我們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縣直分界別、鄉鎮分片的方式,先后召開座談會9次,與委員面對面進行交流,宣傳政協職能和任務要求,聽取委員意見和建議,與委員促膝談心,交流互動,組織委員開展調查研究、外出學習考察、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搭建委員知情平臺。同時,積極服務于委員的學習和工作,為委員創業提供便利,為委員成長創造條件,密切了政協機關與委員之間的感情,委員把政協當作娘家人,說真話、講實話、建真言,有難處找機關,有喜事也及時報告,委員真正做到了與政協機關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三、在履行職責上下功夫,讓委員“賽”起來
    為發揮好委員的“一崗雙責”作用,我們在委員中開展履職履責比賽活動,充分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
    1、比履職履責賽水平。委員履職履責的水平關鍵在于質量,關鍵在效益。我們重點通過開展三項比賽,著力提高委員履職履責水平。一是圍繞服務大局賽參政水平。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圍繞縣委、政府的大事要事,組織政協委員開展調查研究,組織調察活動,提出建議和意見,委員積極參與,踴躍發言,先后有15名委員的大會發言,得到了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有80多名委員的40多份調研報告,為縣委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二是圍繞社會管理賽監督水平。開展民主監督是委員履行職責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組織委員開展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十佳三差、十佳優質服務單位等的評議,選派委員到縣直執法部門擔任民主監督員,參與執法監督活動和行風熱線活動,委員認真開展監督活動,履職不越權,參與不決策,公正不偏袒,促進了所在單位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工作的改進。近年來,派駐民主監督員50多人,參與民主評議12次,參加行風熱線活動40人次。三是圍繞民生發展賽提案水平,情系民生,關注民生是委員的共同心聲。政協委員圍繞民生熱點、焦點提出建議提案,通過提案的落實,促進民生問題的解決。去年底的新一屆一次政協全會上,172名委員共提出提案120多件,涉及農村基礎設施、醫療、教育、城市建設等各個方面,委員提案質量提高,提案涉及范圍擴大,關注民生事務增多。政協委員徐同心等提出的《關于解決城區供水安全的建議》引起了縣委、政府重視,籌資300多萬元,新建了攔水攔沙壩,解決了河道取水井暴露、洪水易沖垮、水質差的問題,確保了城區8萬多人的供水安全。

    2、比創業創新賽事業。立足本職崗位,創新創業,把自己的事業干得更好,走在同行業的前列,是委員發揮作用的重要方面。我們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按照縣委提出的建設大別山經濟社會發展創業創新先鋒區的目標,在委員之中開展“雙創(創業創新)示范”活動,制訂了不同類型委員創業創新目標,注重宣傳,注重發現典型,注重考核獎勵,鼓勵委員立足本職崗位,通過創新創業當標兵,發揮委員崗位示范帶頭作用。政協委員積極響應,比創業,看誰的企業發展快、經濟效益好、就業崗位多。比創新,看誰的工作方法多、為民辦事多、科技成果多,掀起了謀事、干事、成事的熱潮,促進了委員所在單位發展。政協委員、湖北夢絲家綠色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汪龍溪,利用自己的長處,整合蠶桑資源,內抓管理,外托市場,注意宣傳推介,注重產品質量,將夢絲家系列制品打造成了中國名牌產品,年銷售收入6000多萬元。政協委員、湖北金馬玻璃纖維有限公司董事長熊耀明深化企業改制,不斷提檔升級,狠抓產品質量,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公司產銷兩旺,年銷售收入過億元,該公司己成為我縣的知名企業。委員在各行各業創業創新,爭創各級各界的模范,成為我縣經濟建設的主力軍。據統計全縣民營企業老板中,政協委員占了20%,每年在全縣進行評比表彰先進名單中,政協委員占了40%。

    3、比服務群眾賽奉獻。政協委員來自各行各業,代表不同界別的群眾,服務群眾是委員擔當社會責任的內在要求。在這方面,我們主要開展了兩項比賽,讓委員奉獻社會。一比服務群眾。委員按照縣政協的統一要求,在自己的崗位上勤于學習,勇于擔當,敢于負責,善于溝通,及時為群眾、為基層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真正做到了一名委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名委員就是一個窗口。政協委員、縣醫院內科主任趙茂林立足崗位,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創新服務方式,用最優的服務、最實惠的質量,傾力服務于患者,贏得了患者和社會的好評。二比為民辦事。我們發揮政協聯系面廣、人才智力雄厚等優勢,開展助民德政工程和愛心助民活動,組織委員捐款捐物,為基層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一屆政協組織委員3次向雷家店鎮楊莊村福利院捐款18萬多元,資助建房,解決23名五保戶的供養問題。今年4月中旬,我們組織科技經濟界29名委員為孔家坊鄉棕樹垸村建橋義捐9.42萬元,緩解了該村因建橋負債的壓力,解決了河道兩側600多人的出行難問題,群眾拍手稱快。近年來先后組織委員捐款60多萬元,救助貧困學生300多名,建設村級福利院1個,較好地服務了群眾。

    幾點工作建議:
    1、完善委員推薦機制。由于政協職能不同,政協委員的推薦與人大代表的產生有很大的區別。但作為政協組織要借鑒人大代表的產生辦法,采取自薦和他薦的方式完善初始提名辦法,擴大提名范圍,經過民主集中的方式確定政協委員,增加委員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2、暢通委員知情機制。政協委員除開展活動、參加會議外,信息渠道來源不足,要積極創造條件,利用網站、報刊、簡報、會議等方式讓政協委員真正吃透上情,了解縣情,掌握下情,以便更好地參政議政。
    3、健全委員“換血”機制。政協組織在換屆過程中,要對政協委員進行一次考核,對確實優秀、符合要求的要繼續留任,對年齡偏大、不具備條件的應予以調整。在屆中,對違反紀律、不參加會議和活動的委員,要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批評教育,甚至撤銷委員資格,增強政協組織的凝聚力。

    4、落實委員獎勵機制。要完善考核方式方法,開展評比優秀政協委員、優秀提案等評比活動,在屆末,對成就突出的政協委員要予以精神和物質獎勵,讓政協委員更加自覺地履行“一崗雙責”責任。
    5、建立上下聯動機制。政協組織上下級之間缺少溝通和聯系,不利于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共同發展。要建立上下聯動機制,上級政協組織要多關心和支持下級政協組織建設,解決基層政協組織的實際困難,促進政協事業平衡發展。
    我們將借這次會議的東風,學習借鑒各兄弟縣市的好經驗、好作法,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我們的工作,真正讓委員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助推縣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