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加快轉變武漢市青山區發展方式的戰略思路和對策建議

2014-09-15 00:59:26  
字體大小:【

 

致公黨湖北省委員會


    青山區作為武漢市的重化工集聚區,已發展成為我國中部地區最大的鋼鐵、石化、船舶產業基地。其未來的發展有三大優勢:一是有產業基礎。轄區內國字號大企業云集,據統計,武鋼、石化、一冶、電廠、船廠、461、471等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有12家。作為重化工集聚區、老工業基地,產業特色鮮明,生產配套能力強。2010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6億元,占全區GDP的77.2%。雄厚的工業基礎,不僅是青山發展的支柱,在武漢經濟發展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二是有區位優勢。陽邏長江大橋聯通國道主干線,已成為湖北省“四縱兩橫一環”公路的主骨架;天興洲長江大橋為京廣、滬蓉南北兩條鐵路干線提供了新的快速過江通道;武廣高鐵通車運營,武漢至北京、上海、重慶的高速鐵路也將陸續開通,大幅度拉近了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與武漢城市圈的距離;二七長江大橋動工建設,徹底打破了青山過去西進西出的“口袋型”交通格局,青山將成為武漢東部的重要門戶。三是有循環經濟。自2007年11月,青山獲批全國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以來,經過四年的建設,青山在產業發展、園區建設上以及社會面的推進上,特色越來越鮮明,亮點越來越突出,成功積累了一些經驗,儲備了一批項目,為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積蓄了充足的后發能量。
    準確把握青山區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適應發展形勢的新變化,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是保證青山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舉措。

    一、武漢市青山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思路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非常豐富,包括要素結構的變化,包括供給結構、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等系列因素,還包括資源和生態環境狀況,以及社會分配、社會保障。青山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結合青山區情創造性進行。

    第一,優化區域空間結構。“東工西居”是青山區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 “十二五”期間青山應該進一步拓展“西居”的產業內涵,提出“東二西三”的戰略,東部圍繞“一區四園”的發展格局,大力推進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循環經濟示范產業區構建,促進產業集群的發展,創造幾個在全國具有影響的知名品牌;西部圍繞 “一帶四片區”的空間布局,著力打造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高鐵經濟集聚區,優化青山區的空間布局,實現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第二,優化產業結構。青山毗鄰武漢火車站,應充分利用“高鐵經濟”帶來的發展機遇,放大“高鐵經濟”的磁吸效應,重點開發濱江和臨站區域,加快發展現代物流、工業創意、金融服務、商貿流通、旅游休閑等以“高鐵經濟”為先導的生產、生活性服務業,推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有機融合,打造具有全國影響的高鐵經濟聚集區和配套服務核心區。在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同時,提升發展第二產業,特別是大力發展鋼鐵產業,提升創造和制造的水平,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還要發展一些新型戰略產業,如節能環保產業和新材料產業。

    第三,優化需求結構。2010年青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約420億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1.8%,主要是靠投資和消費貢獻,而出口貢獻微乎其微,說明青山出口還有很大差距,這也是青山潛力所在。所以青山要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大力開拓國外新興市場,促進外貿出口的穩步提高。

    第四,繼續抓好自主創新。青山是科教大區,搞自主創新有非常優越的條件。要把科教資源轉化為創新優勢,青山還要進一步放寬政策,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促進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走向市場開展“產學研”相結合,結合工業園區建設和科技孵化基地建設,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技術創新體系,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建立科技研究開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合作交流平臺,推動科研成果市場化。使青山區經濟發展方式由目前的投資推動、要素驅動的粗放發展方式,轉變為創新驅動的集約發展方式,努力實現全面、均衡、可持續的發展。

    第五,繼續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從青山資源環境承載力出發,以武鋼、武石化、青山電廠為代表,打造循環型企業;建設工人村都市工業園、武東船舶配套產業園、節能環保科技產業園、北湖工業園“四大園區”,為冶金、石化、電力、船舶裝備四大產業和重點企業的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載體和支撐,高起點、高標準將青山打造成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區。在此基礎上,推動發展跨區域的循環經濟,在“青山—陽邏—鄂州”循環經濟試驗區中發揮核心作用,繼續爭當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的排頭兵,為我國重化工積聚區的發展提供新模式。

    二、加快武漢市青山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對策建議
    1、大力發展以高鐵經濟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青山區要充分利用高鐵開通這一提升功能、改變形象的重大機遇,擴大宣傳,以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在武漢火車站附近建設青山區自己的CBD。青山區發展總部經濟要與武漢市其他中心城區實現錯位發展,突出以鋼鐵、石化、船舶、環保、新能源、裝備制造、建材建筑、設計創意、倉儲物流等為產業導向,吸引符合產業發展的全國性、全省性大企業把總部或區域性總部設立青山。并以此為契機,促進青山的產業結構升級和城市經濟轉型,進一步提升青山的綜合競爭力。
    生產性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中之重。青山區發展現代服務業要以生產性服務業為突破口,提升產業競爭力。為適應青山區重化工生產需要,應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工業設計、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二、三產業融合互動。以青山濱江生態商務區和工人村都市工業園創意產業區為中心,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積聚,帶動青山區經濟的全面整體發展。

    2、成立濱江商務開發區領導小組和投資公司。建議武漢市將青山濱江商務區納入全市重點培育發展的城市功能區規劃。濱江商務區的建設,一方面要靠青山區自身的努力,同時也需要省市給予大力支持,包括資金支持、重大項目、基礎設施規劃建議等。同時成立濱江商務區開發投資公司,重點在搭建投融資平臺上做文章、下功夫,通過引進國際國內資金雄厚的戰略投資者,以BT方式、國有資本金注入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緊重大項目的前期策劃和儲備。

    3、加強財源建設。從目前形勢和未來發展看,在財源建設上既不能依靠、更不能依賴駐區大企業。青山只能采取借靠之策,一方面盡力確保和挖掘駐區大企業現有的存量稅源和新增稅源,作為區級財源的基礎和“保命錢”;同時圍繞重點企業延伸產業鏈條,不斷開發潛在和隱性稅源,擴大流轉稅源,進一步做好協稅護稅工作;另一方面大膽借用全區大企業在產品、市場、人脈資源等方面的品牌效應和影響力,吸引更多非鋼企業、配套企業落戶青山,逐步調整青山區的經濟結構,培植、培育新的稅源、財源增長點,促進財政收入的可持續增長,不斷提高區級財源的安全系數和穩定系數;第三,爭取省市更多的資金支持。青山作為“青山—陽邏—鄂州”循環經濟試驗區的龍頭,湖北省大循環經濟示范區預算內專項資金應給予青山更多的支持,武漢市循環經濟產業基金和市專項資金也應給予青山更多的傾斜。青山自身應積極整合循環經濟、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支持企業發展(企業獎勵)、科技三項費用、環境保護、都市工業園發展等專項資金,充分發揮財政扶持資金的效益。

    4、優化區域空間布局。繼續優化“東工西居”的空間布局,東部大力推進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循環經濟示范產業區建設,西部著力打造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高鐵經濟集聚區,實現青山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同時,加快舊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棚戶區改造的步伐,積極引導社會資本的投入,引進有實力的開發商進駐青山。政府要主動作為,加強與駐區大企業的聯系,本著共同開發、共同受益的原則,盡快將企業閑置的土地開發出來,實現土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