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充分利用現代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我省文化產業

2014-09-15 00:59:24  
字體大小:【

 

民盟湖北省委員會


    一、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省文化產業堅持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2010年上半年,我省文化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達到306.45億元,同比增長16.4%,占全省同期GDP的4.36%。

    1、國有文化企業集團穩步崛起。通過采取資源整合、聯合重組、資本運作等市場化措施,我省國有文化集團持續快速發展、產業鏈不斷延伸,實現了多元化經營和規模化擴張,成為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行業領軍和重要支撐。

    2、民營企業活力日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并鼓勵民營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在我省成功舉辦的幾屆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所簽項目有相當大的比重為社會資本、民營資本。一批初成氣候、潛力較大的民營文化企業,極大地增強了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

    3、產業園區快速發展。通過政策引導、產業扶持、搭建平臺等方法,我省以特色資源優勢為依托、以打造新型文化業態為方向,建設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現代文化產業園區,極大地增強了我省文化產業發展后勁。

    4、市場體系不斷完善。近年來,我省先后組織舉辦一系列重大文化展示交易活動,推出文化產業項目1000多個,成功簽約300多個,簽約金額達800億元。先后與多家金融機構簽訂了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合作協議,金融支持授信額度達到1000億元。湖北華中文化產權交易所的成立,成為我省各類文化產權交易服務和資源配置的重要平臺。

    5、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以武漢雜技為代表的文娛演藝,以長江出版、新華崇文為代表的出版發行,以銀興、天河為代表的電影院線,以江通動畫、海豚傳媒為代表的原創動漫,以荊楚網、長江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等系列文化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國的文化市場都有較大影響力。

    二、我省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1、政策法規不盡完善,缺乏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財政投入。從總體上看,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具體經濟政策還很缺乏,資金支持、稅收優惠、銀行信貸、土地使用等具體的配套政策并沒有到位,已出臺的政策措施有些也未得到很好的落實。

    2、投融資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完善的投融資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一些重點的國有文化企業已經認識到了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正努力推動上市工作,但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零的突破。

    3、文化產業結構、布局有待進一步優化,競爭力強、品牌特色明顯的市場主體數量不多,國際影響力不夠。主要表現為:集約化程度還有待提高;產業鏈條已初步形成,但發展不充分,個別短板還有待提升;行業發展、區域發展不盡平衡,整體發展尚未滿足結構好、布局好、效益好、可持續的要求。

    4、缺乏懂文化、會管理、善經營、熟悉金融的高端人才,科技創新提升文化產業的潛力未被完全激發。由于歷史原因和行業特性,造成我省文化產業的高端復合人才極度缺乏,不利于產業和企業的發展。同時,將科技創新轉化為產業實力的配套工作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我省文化產業在利用現代資本市場、特別是上市融資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解放思想力度不夠,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難情緒。長期以來,國內文化領域與資本領域存在隔膜,既懂文化又懂金融的人才極度缺乏,造成省內一部分不了解現代資本市場的文化企業經營管理者對上市融資的積極性不高,認為困難很大。

    2、部分文化企業上市融資的條件不成熟,渠道不暢,程序不規范。我省一些達到上市條件的文化企業,由于對金融市場的了解不夠,對相關法規、政策的熟悉不夠,導致文化企業上市的程序不規范,延緩了上市進程,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3、國有文化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尚不完善,導致上市融資隱患較大。通過轉企改制,企業的經濟活力大大增強,員工的實際利益也得到了切實保障,但是,改制并不代表現代企業制度的同步確立和完善,這給上市融資工作帶來隱患,增加難度。

    四、進一步做大做強我省文化產業的對策建議
    1、繼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和落實有關政策。各級要進一步深化認識文化產業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增強經濟實力方面的重要性,為我省文化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在全面落實《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綱要》的基礎上,要進一步貫徹、完善和實施中央和湖北省的稅收優惠、財政扶持、專項資金等配套文化經濟政策,加大對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企業的政策傾斜力度,從而以政策為杠桿,以本省實際情況為根本出發點,既重點突破又全面發展,引導我省文化企業做大做強。

    2、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培育骨干企業,推動文化和市場深度結合。要進一步深化轉企改制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工作,切實推進大型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集團公司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發展,積極支持民營文化企業做大做強,重點扶持科技成長型文化企業,引進一批文化戰略投資者,從而促進我省文化市場主體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實力增強。

    3、加強產業園區基地建設規劃與管理,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 加強對文化產業園區的統籌規劃,對于現有的文化產業園區要嚴格管理,對潛力較大和優勢明顯的產業園區,在基礎設施建設、土地使用、稅收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對于在建的和尚未上馬的文化產業園區,要科學規劃、謹慎審批,充分發揮產業園區在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積聚資源、孵化企業方面的優勢,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良好的微觀環境,避免重復建設、市場運作不充分或政績工程帶來的資源浪費。要精心組織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工程,以湖北華中文化產權交易所為平臺,建設好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庫,通過一批成熟度高、成長性好、具有先導性、示范性的重大項目的運作來帶動企業、產業發展。

    4、拓寬投融資渠道,完善多元融資體制,推進重點企業的上市。重點貫徹落實《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財政、銀行、銀監、保監、證監、外匯管理等部門通力合作,利用好各種專項扶持資金,建設文化產業投融資的服務平臺,鼓勵和引導設立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基金,為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暢通渠道。同時,建設好湖北華中文化產權交易所,整合交易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力量,努力建設文化產權評估、抵押和交易的公共服務平臺。對于正在推進中的重點企業的上市工作,要解放思想、鼓勵創新、大膽探索、多方合作,通過實踐總結一些經驗、鍛煉一批人才。

    5、積極開展文化招商和文化貿易工作。根據當前國內外資本流動新趨勢、產業轉移新特點和社會投資新需求,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招商活動,重點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進行項目推介和文化招商,同時有選擇的引進境外和海外優勢資本,積極搭建引資平臺,高規格、大規模、多層次地組織舉辦大型文化產業招商博覽會。要多組織國際交流活動,使一些條件成熟的行業和企業可進一步展開與省外乃至國外優秀企業機構的深度合作。不僅要把資金引進來、項目招進來,更要把先進地區的有效經驗學過來,為我所用。同時還要順應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的趨勢,重點加大高文化附加值和高科技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將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鼓勵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特色鮮明、外向度高的文化企業,興辦一批適應國外文化市場需求的文化實體和企業,探索符合國際慣例和市場運作規律的營銷方式,推動荊楚文化走出去。

    6、加強人才培養、理論研究、技術創新等基礎性工作,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研究制定適合本省省情的文化產業中長期人才培養規劃,著力培養懂經營、懂策劃、會管理的高端管理人才和懂操作、重實用的普及型人才。建立健全業務培訓和職業技能教育制度,完善文化產業人才激勵和職稱評定制度。吸引財經、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優秀人才以及海外高端創意、科技、管理人才的進入。引導高校專業設置和研究方向,著力推進高校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科技創新等方面的人才培養和研究工作,積極創造有利條件,把我省的科教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撐和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