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在线_亚洲精选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电影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首頁 >政協委員 >委員建言 >議政建言

關于強化監管措施確保食品安全的建議

2014-09-15 00:59:18  
字體大小:【

 

農工黨湖北省委員會


    政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李鴻忠、王國生、蘇曉云等省領導親自出席省人大常委會在漢舉行的“2011年農產品質量安全荊楚行”活動,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全省各地區、各部門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從源頭抓食品質量的工作方針,堅持預防為主、全過程監管的工作思路,加強食品安全體系建設,抓健全制度,抓落實責任,抓嚴格監管,加強和完善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監管鏈條,持續深入地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食品安全總體水平穩步提高,食品生產經營秩序顯著好轉。但是,食品安全涉及面廣,問題錯綜復雜,食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食品安全形勢仍然嚴峻,成為公眾最為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鑒于食品安全問題直接關系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極大的社會影響和敏感性,亟需強化監管措施,徹底消除隱患,確保我省食品安全。為此,農工黨湖北省委員會組織了針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研發現,我省食品安全易發風險主要在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市場流通、餐飲消費四個環節。
    1、種植養殖環節的問題。農產品源頭有兩個突出問題:一是蔬菜殘留農藥超標。大量蔬菜種植散戶的蔬菜特別是夏季和秋初蔬菜,普遍存在農藥殘留超標問題,且高達蔬菜市場份額的30-40%左右。二是水產畜禽養殖戶在飼料中非法添加避孕藥或孔雀石綠,用來催生鱔魚、老鱉、鯽魚、鯉魚、草魚等,或者濫用抗生素、違法使用“瘦肉精”飼料等導致畜禽肉食產品中殘留有害物質。

    2、生產加工環節的問題。生產加工是食品安全問題高危環節,突出的是“三小”問題:一是小作坊制作。這些小作坊70%以上達不到基本的衛生許可標準,也是非法使用化學物質和添加劑的主要場所,如生產黃酒加敵敵畏、生產面條加硼砂、生產豆腐加工業石膏、生產饅頭加吊白塊、生產豆芽加化肥等。二是小雜食品攤點制作。這些攤點基本沒有從業健康證明、衛生許可和工商許可的必要證件,其反復使用的炸油、反復使用的不洗的油鍋會產生致癌物質,但難以監管。三是小黑窩點制作。這些窩點暗中非法制作食品,屠宰病死畜禽,提煉“地溝油”,制作假冒偽劣食品,屢禁不止,防不勝防。

    3、市場流通環節的問題。市場流通領域除運輸保鮮和倉儲管理存在一些問題外,主要問題是銷售假冒偽劣及過期食品,特別是有害食品充斥農貿市場。據業內人士反映,利用雙氧水、工業堿等有毒化學物質發制、漂白的毛肚、鳳爪、魷魚、海參等食品,用瀝青或松香去毛的豬頭、雞、鴨、鵝,用吊白塊或甲醛“保鮮”的魚肉等大量在市場銷售,危害極大。在走訪了解各類消費者中,遇到或買到假冒偽劣及過期食品的被訪者占80%以上。

    4、餐飲消費環節的問題。小餐館、小食堂、小早餐店、小夜餐攤原料質量無保障,存放不規范,防蚊蠅、防蟑螂、防老鼠、防灰塵必備設施幾乎沒有,極易受各種細菌的污染;餐具清洗消毒差,從業人員個人衛生意識差,有的甚至帶病上崗,極易傳播傳染性疾病。

    二、產生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
    1、經營層明知故犯。這是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本原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不法經營者和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守道德,不守誠信,不守法規,抱著僥幸心理,種養制售有害有毒食品。

    2、監管層力不從心。據調查,政府有關監管部門也都在積極作為,但食品安全問題仍然層出不窮,感到壓力很大。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經費嚴重不足。各監管部門普遍反映,財政撥付的經費僅占必須檢測費用的30%左右,監管部門無力進行應有的檢測項目,達不到應有的檢測面。有的監管部門執法人員的工資按事業單位差額撥款,執法人員還要為工資而忙碌。二是隊伍參差不齊,執法人員數量偏少,業務素質偏低。三是檢測設備落后。

    3、決策層應對滯后。據調查,現在的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與面臨的食品安全形勢和任務極不適應。一是監管模式不協調。二是有關地方法規嚴重滯后。三是基層壓力大卻缺乏資源。國家和省沒有配套支持地方的專項資金,地方政府的財力、人力和物力難以負擔食品安全的責任,只能開展一些突擊性的專項檢查,經常性的檢查無力進行。

    三、強化監管措施、確保食品安全的建議
    要徹底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把食品安全這件大事做好做實,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的食品。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強化監管保障機制。沒有切實可行的保障機制,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將成為一句空話。建議建立統領全局、統管食品安全監管的食品安全委員會,整合監管機構的財力、人力和物力,設立專家咨詢小組、信息互通小組、責任考核小組,確立以衛生局為牽頭協調監管的與上對接的必要模式,使食品安全監管到位而不缺位、有力而不推諉、高效而不被動,最終建立統一、高效、責任明確的監管體系。確保食品安全監管經費,經專家咨詢小組測算,確定每年必需的檢測經費和設備購置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及時足額撥付,做到錢隨事走,專款專用,年終由審計部門審計報告,確保應檢必檢、應購必購,把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風險降到最低。優化資源配置,形成以質監部門和疾控部門檢測設備為主、其他監管部門一般檢測設備為輔、縣級檢測設備為補充的資源配置體系,避免重復購置、低檔購置設備,使現有已購置的檢測設備充分利用,實現檢測效益最大化。加大對執法人員隊伍的選配力度,堅持優先選配具有食品安全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按編制配齊執法人員。

    2、強化監管科學機制。實現科學監管,是增強監管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重要手段。要實施考核與獎懲相結合,堅持把食品安全的目標任務進行量化,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及黨政主要領導的實績考核內容,納入執法人員的業績考核內容,以增強做好食品安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大張旗鼓地宣傳食品安全法規和有關的防護知識,及時預告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通過報紙、電視、電臺、網絡、宣傳畫、宣傳手冊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全方位、多層次地廣為宣傳,達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形成全社會高度關注和重視食品安全的濃厚氛圍,使不法之徒和有害食品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實施定向與不定向監測相結合,大力推行衛生部制定的實踐證明有效的“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扶優治劣;堅持把影響食品安全環節的風險點作為定向監測的重點,緊盯農藥殘留、非法使用化學物質、病死畜禽肉及假冒偽劣等高危食品,使之無處藏身;同時,不定向監測影響食品安全的各個方面尤其是農村和城鄉結合部,不留死角、不留盲點、不留縫隙。實施嚴懲與疏導相結合,對于涉及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同時,大力推進食品產業的規范化、規模化、標準化建設,逐步破解“散”與“小”的難題,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3、強化監管參與機制。要暢通廣大群眾參與監督的渠道,設立獎勵舉報專線電話,并把舉報電話號碼和舉報事項廣泛宣傳,讓廣大群眾都知曉,可參照北京市獎勵舉報的辦法,重獎查證屬實的舉報人;重視舉報保密工作,保護舉報人的人身安全,讓違法犯罪行為陷于群眾監督的“汪洋大海”之中。要暢通新聞媒體參與監督的渠道,制定新聞媒體宣傳報道食品安全工作和食品安全問題的獎勵辦法,重獎揭露食品安全問題的有功人員,使新聞媒體更多地聚焦食品安全;在報紙、電視臺和電臺開辟固定的專欄,宣傳報道食品安全法規、防范知識及有關動態。暢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專業人士參與監督的渠道,聘請他們為有關監管部門的特約監督員,對監管部門工作進行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促進食品安全監管,并通過提交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促使解決監管部門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暢通行業協會參與監督的渠道,建立健全食品產業的各類行業協會組織,幫助制定行規約章,指導行業協會定期組織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定期交流經驗做法,增強行業自律,增強從業人員自律。